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笔记本酷睿2 无"家"可归?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5日 14:57 赛迪网

  【赛迪网讯】

  当移动版酷睿2只能委屈在老一代的Napa平台时,消费者对酷睿2的质疑可想而知。

  Core2 Duo在台式机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明星。那么在笔记本领域,Core2 Duo还会一如既往地受到欢迎么?

  《迅驰4来了》!8月24日,笔者登陆某著名IT网站时,首先就被这个标题深深吸引了,点击进去,发现只是一台Napa平台的笔记本,换上了酷睿2的芯,就这样也能堂而皇之地称为“迅驰4”?看看底下的留言,“骗子”之声不绝于耳,看来大家都为标题的夸张而愤怒。硬件平台的每一次升级,都会引爆一场口水大战。不过,当酷睿2处理器出现在DIY市场上或者品牌机身上时,得到的评价缺是空前的划一,即使偶然有零星的反对声音出现,也很快被湮没在正面言论中。正当酷睿2没口水战的神话就要实现的时候,酷睿2移动版现身了,和前辈不同,这个笔记本上的“酷睿2”迅速引来了漫天的“口水”。大部分人都在质疑,在主板以及周边不变的情况下,仅仅是CPU的升级,对笔记本的意义有多大呢?

  为什么同是酷睿2,在台式机上得到的评价和在笔记本上的评价差距如此大呢?大家能接受DIY市场用i945主板去搭配酷睿2,为什么到了笔记本身上,就难以忍受了呢?笔者找了几位硬件烧友,略加询问,就发现答案其实很一致--在台式机身上,性能永远是硬道理。但是在笔记本身上,性能只是其中一个部分。或者说,笔记本身上的标志从Core变成Core2,人们期望的是移动性能的革新,比如说续航时间的增长、功能的增加,如果只是性能层面上的变化,肯定会令人失望。

  既定事实是,酷睿2带来的,只是一个CPU所能带来的改变。无论是抨击还是不以为然,大家面临的问题还是一样:买还是等。对笔记本来说,酷睿2的正选拍档当然是2007年才会出现的“Santa Rosa”平台,比起Napa,Santa Rosa有着太多的优势——FSB提升到800MHz更能发挥酷睿2的强大性能、集成显卡支持DirectX9.0c以及SM3.0、提供HDMI输出、集成千兆网卡并支持802.11n无线网络……在做出等待决定之前,你可以先思考一下Santa Rosa的出色之处,是不是真的值得自己去等待?

  我丝毫不担心酷睿2安在Napa身上会“屈驾”,也不建议大家去等Santa Rosa,在有应用需求的情况下,等待下一代硬件的出现无疑显得很愚蠢。我真正担心的是,酷睿2的优势,也会被某些厂商“简单而粗暴的升级”抹杀掉,同时还会带来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当年迅驰笔记本第一次进行换代时,也是CPU先行,平台后到。那时不少笔记本厂商争先恐后地进行升级,但升级只是把简单地更换一下CPU,并没有全盘考虑,这就导致了Dothan搭配着DDR266内存就开卖,性能大打折扣。那么这次厂商还会不会不假思索就重复当年“把旧的拔下来,把新的插上去”的升级操作?

  可以肯定,大部分厂商都不会因为酷睿2的到来就重新设计机器,这点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只是简单地把酷睿2插在为上一代产品酷睿设计的Napa平台本本上,却不进行散热和兼容性方面的测试,那么带来的问题与隐患将会由消费者来承受。我们知道即使是最顶级的酷睿处理器,其TDP是31W,而随便一款酷睿2,TDP就高达34W。试想如果一款笔记本是为酷睿 1.66GHz设计的话,那么这款CPU的TDP仅为27W。如果贸然把酷睿2放上去,散热系统能不能受得了?不经过严谨的测试和验证,没有人会知道答案。

  最可怕的是,这种隐患在平时很难发现,因为酷睿2并不是任何时候能达到设计的最高功率,因此平时应用时系统会比较稳定。但是一旦用户持续进行一些高CPU占用的工作,那么散热系统由于设计散热功率的问题,很有可能应付不了酷睿2,进而面临崩溃,出现CPU温度过高,出现死机或者速度降低等情况。即使CPU能在过热的情况下勉强支撑,但是其带来的高热量会波及其它部件,同时也会导致笔记本外壳的过热,直接影响用户的体验。

  所以,大家在选购酷睿2笔记本时,一定要多留心眼,如果没有把握,最好选择那些口碑较好的品牌,只有他们才有可能做到升级之后的完整测试,出现问题的机会大大降低。(n101)

  作者:李云山

爱问(iAsk.com)



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