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正文

董事会:置技术研发市场之困于不顾 并购洋跃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3日 14:07 《董事会》

  文/徐超

  中国一直吸引着这么多外国投资商来建造新工厂,以至于本国制造商实施的少量收购很容易被人忽略。但随着中国的工程、电信设备和白色家电生产商寻求技术专长和市场,这些小规模交易的涓涓细流正迅速壮大为收购大潮”没有张牙舞爪、没有风驰电掣、更没有胡萝卜加大棒。和平崛起的东方巨龙已经凭借积累多年的经济实力,开始‘润物细无声’地
全球出击。”

  这是一家中文媒体热情洋溢地对中国企业近几年全球并购热潮的描述,并引用法国伟人拿破仑·波拿巴的名言“如果中国睡狮醒来,世界将为之一动”,以此振奋人心。如今,每次中国企业的对外行动都得到了媒体亦步亦趋的跟踪报道,经常在第一时间抢先预告中国将在海外掀起一轮投资热潮。然而英国《金融时报》却冷冰冰地断言:“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尚未成气候。”

  许多企业家对《董事会》杂志说,出境发展是他们别无选择的选择,因为它们必须学会如何在国际大环境中竞争,否则他们有可能因不敌来势汹汹、资金非常雄厚的跨国企业而丢了本土市场。但是,出境发展同样面临着高难度的挑战。

  中国企业纷纷跨出国门收购兼并,似乎表现出日本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疯狂。他们能否与外国同类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相抗衡呢?跨国并购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去整合资源呢?这些“大手笔”,是公司发展的内在推动,还是企业家本人国际化的“形象工程”?中国企业是不是在进行脱离现实的“洋跃进”?

  跨国并购暗流潜涌

  事实上,中国对外投资早已在企业层面暗流潜涌。宝钢、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五矿集团等公司在国外频频掀起收购潮,令全球侧目。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截至2003年年底,中国公司已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了330亿美元,其中以制造商为代表的非金融类经营机构已近万家,协议投资总额超过百亿美元。200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额为12亿美元,同比增加25%。不过,这个数字只占同期海外企业在华投资额的三十分之一。

  几年前,对外并购的实施者主要是处于上游产业的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大多现金充裕,能够购买国外资源。例如: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投资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水域的石油和天然气;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澳大利亚的一家煤矿;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投资澳大利亚的一家铁矿,并有可能在巴西投资一家钢铁厂;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投资一家澳大利亚的发电公司;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买下了一家加拿大的矿业公司。

  2004年,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买下了经营状况不佳的韩国双龙汽车约一半的股份,接手破产的大宇汽车在波兰的子公司,以及英国的罗孚集团(MG Rover)。于是,上汽将成为首家进入欧洲的中国汽车制造商。

  近两年来,中国名牌日用消费品制造企业急于走出国门。比如,海尔集团已在南卡罗莱纳州建厂;TCL集团(TCL)与法国汤姆逊(Thomson)合资重组并由TCL控股生产彩电。

  虽然与日本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的巨额投资相比,中国目前的投资微不足道,但投资增长势头很猛。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公司2003年在海外的投资额为29亿美元,比2002年增加了5.5%,但只占全球对外投资总额的不到1%。2004年,中国大陆公司在海外进行了44起收购交易,比上年多了三分之一。据汤姆森金融(Thomson Financial)的数据,2004年的收购交易总额为14亿美元,比上年上升40%。

  解读“中国出击”

  是什么动力推动着中国企业走出去呢?

  按一般的理论解释,中国企业在基础产业上越来越信赖于国外的生产资料。与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狂扫世界不动产市场不同,目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和国外收购的重点在资源产业上。2004年末,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南美时,仅在阿根廷投资额就达200亿美元之巨。中国出击南美,是参与世界贸易体系的重要战略:拉美的矿产、木材、农产品对于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的巨胃来说可谓甘之如饴。

  第二种解释,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人才收购将成为企业并购过程中的最主要目标。例如,总部在杭州的万向集团收购了美国伊利诺斯州的一家公司,目的是获得其技术。由于技术的制约,中国企业试图通过并购国外公司,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企业竞争力。

  第三种解释,市场的扩张需求。国内市场竞争惨烈,价格压力越来越大;而在海外市场方面,也受到东南亚、南美国家的竞争。许多企业意识到,品牌产品比代工产品更有利可图。这种情况迫使公司必须进行创新与改进,摆脱廉价品制造商的形象。

  一些政治经济学家还乐观地解释,“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按照多边贸易机制和世贸组织的协议、规则参与全球贸易体系的竞争,这个战略意义尤显重大。

  从过去严格限制资本流出,到现在鼓励企业“走出去”,这被西方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是中国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措施。中国经常项目、资本项目近年来一直呈现双顺差,外商直接投资继上年勇攀世界第一后,2004年再创历史新高。国际“热钱”也因目前人民币和外币的利差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如过江之鲫,豪赌人民币升值。

  为积极配合企业的“走出去”战略,中国政府也不遗余力地从政策和体制上放松管制,并为其保驾护航。2004年开始,国家外管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放松购汇管制、放开“走出去”企业试点,允许个人财产对外转移售付汇等。这些措施都将推动着中国企业“走出去”。

  昂贵学费谁来付?

  回想20世纪80年代,许多日本公司在国外大量收购资产和好莱坞电影制片厂时的情形,出价之高,令全球咋舌。中国吸取日本的教训了吗?

  答案是没有。

  大型国有企业所处的市场都有“保护伞”:或者处于半垄断地位,如石油公司,或者所在行业的“门槛”很高,即建一家企业需办各类繁琐的证件,如汽车业。这就保证了这类国有企业能获得丰厚的利润。他们经过多年的经营,积累了大量资金,如今,他们可以用其购买海外资产。但在许多情况下,他们出价过高。例如,上汽兼并韩国双龙,付出的代价明显比美国福特兼并韩国大宇大(见本刊2004年11月号)。

  另外,中国企业在处理由于收购而顺带的巨额债务上,也存在着经验不足。由于像联想和TCL这样的企业展开收购时,大都采用现金交易,极少用股权置换,这对于现金流很少的国内企业,是一个重大的挑战。许多打算开展交易的中国企业可能也是在浪费时间:制定了目标,但没有坚持到底。“更常见的是,到了关键时刻,它们不是缺乏技巧就是缺乏资金”,一位驻香港的投资银行家表示。几家中国公司已进入美国和欧洲资产收购方的最后候选名单,但最终没有成功。

  据银行家们称,大量交易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中国企业的管理人员几乎没有并购方面的经验。

  整合之困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内因有三:技术、研发技能、新市场。他们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吗?

  一些跨国并购的企业也感到“走出去”的压力。他们对《董事会》杂志坦承,有时候跨国并购是“进退两难”。一些企业认为,自己有廉价的劳动力,比海外企业更了解中国分割的销售系统,所以就有竞争优势。一旦到了国外,这些优势毫无价值。由于他们的品牌缺乏影响力,难以在国际市场上找到立足之地。

  例如,TCL集团先在北美市场尝试出售自己品牌的电视机,出师不利之后,才买下了法国汤姆逊旗下两大“行将就木”的电视机品牌──Thomson 和 RCA。TCL集团想联手印度当地一家企业打入印度电视机市场的努力也没有成功。联想集团国际化战略受挫后,转向收购IBMPC部门,意在曲线国际化。但这些收购与兼并能结什么样的果,尚不得而知。

  再如,康佳集团于2000年在墨西哥建了一家厂,生产高清晰度彩电,希望借此在新兴的美洲高清晰度彩电市场上分得一大杯羹。一年半之后,该厂便关门大吉。海尔集团在南卡罗莱纳州的工厂,发挥最出色的还是“展台”效用。

  迄今为止,大多数收购都是小规模的,远低于1亿美元。这种数额在目前的国际并购市场中,还难以掀起波浪,更难以真正渗透到西方市场。

  问题的症结是如何与当地资源进行整合。1998年万向收购美国资金困难的发动机部件生产商Guidion Manufacturing Co.以失败告终。当时这家公司的工会阻止了这项交易。因为万向希望降低员工的福利,包括减少员工的休假。其实,工会组织也是上汽在韩国遇到的一大难题。

  我们的优势在哪?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维迎教授说过,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像我们一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被抛向全球化的竞争舞台,这是我们面临的最为深刻的问题。我们的企业就像在黑夜里走路,光着身子不穿衣服,谁也看不见谁,突然之间天亮了,光天化日之下,每一个人都感到难堪。

  简言之,国际化是资源在全球范围的配置。我们把企业的竞争优势归为三类:成本优势、产品优势、品牌优势。国际化最重要的是价值链的分配,品牌变得很重要,成本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国外一些同行人士认为,在许多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中,只有宝钢集团很有可能成为真正具备竞争实力的跨国企业,即在本土市场外拥有大比重的投资和销售。该集团有政策的保护与扶持,有条件大力投资新技术,使用世界顶级设备。它为其他公司生产初级和中间材料,而不是为消费者生产成品,所以其产品的品牌是否具有影响力便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了。宝钢是拿技术和效率,而非廉价劳动力与人竞争,所以它有机会在巴西等国家成功办厂。

  宝钢是一个例外,并不具有普遍性。在热情之下,所有迷恋国际并购的中国企业,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国际化战略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链接:日本的全球出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日本国内经济出现极度的衰落、萧条。依靠企业惊人的扩张能力和盈利能力的积累,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其经济增长平均高达10%;70年代和80年代,日本经济仍然保持高速发展,特别是1985年“广场饭店协议”之后,日元大幅度升值。为了转嫁升值的压力,在80年代后期,日本资金大量向海外出击,进行跨国经营。利用本国货币升值,及时将升值的货币转向国外,无形中使日本的财富大增。

  日本人全球出击的轨迹并不复杂。1982年,日本的海外资产额仅为250亿美元,到1986年上升到1800亿美元,到1992年年底,日本的海外资产总额达到20,351亿美元,负债总额为15,216亿美元。也就是说,日本的海外纯资产高达5136亿美元,相当于当时中国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这个数字远远超过德国的3339亿美元,从而成为世界上在海外拥有最多资产的国家。

  日本海外拓展的主体是企业。从1986年到1991年,日本的海外投资达到创记录的高峰,5年时间总额达到4000亿美元。仅1989年一年内,日本向海外输出的资金就达到1794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675亿美元,证券投资为1119亿美元。

  企业投资的繁荣带来了国家实力的增强。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在全世界的比重由1960年的3%急剧上升到1987年的16.6%,到1989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已达27,277亿美元,与美国的差距大大缩小。从国际收支情况看,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外贸收支顺差和经营收支顺差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净债权国。1980年至1989年,日本的外贸收支顺差额为5205亿美元,经常收支顺差额为4153亿美元。到1989年,日本对外净额债权高达3906亿美元。

  (摘自曾华国、孙一曲著《企业革命》)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