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华:中国成“芯片强国” 再等10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0日 10:18 计算机世界 | |||||||||
高丽华 年内笔者参加了两个半导体行业峰会,获悉了两张中国进入“芯片强国”的时间表。两张表给出的时间相差10年之多,而两个峰会却仅隔半年。 2月27日在上海召开的“2004中国半导体行业首脑峰会”乐观地预测: 中国正迅速
据王阳元分析,第一,半导体强国有几个标志,一是微电子产值要占世界总产值的15%左右,国内GDP的2%左右,而我们这两个数字分别为3%和0.5%;二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在某些领域能够引领世界潮流,而这仍是我们的弱项;三是有健全的科研和人才培养体系,等等。要达到这些个标准,不是短短几年内所能做到的。第二,虽然中国半导体市场很大,但芯片强国不能只想着切本国市场这块蛋糕,“强国的能力就表现在能从全球市场这块大蛋糕里切一块出来,切不出来就没戏了”。而依我们目前的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切本国半导体市场蛋糕都捉襟见肘,产能上仅能满足20%的需求。芯片生产线建设有个周期,一般要4-5年才能发挥作用。“你现在建了这么多线,真正能发挥作用是2010年,要想成为强国还得再等一些年。” 一直关注半导体上市企业的证券分析师们则提醒:这个高速发展的行业面临下滑的风险,国外大机构对中国明年的集成电路产业并不看好。“东吴证券”的杨义灿博士和“第一证券”的高上博士接受笔者采访时说,目前最大的隐患是上游(集成电路)高速增长,下游(整机)利润却大幅下滑,下游如果再挣不到钱,势必会实行宏观调控或往上游挤,从而最终殃及上游。他们预测这个矛盾很快就会显现出来,“明年市场可能会往下走”。王阳元谈及此问题时也认为,内地半导体业的增幅“明年下半年会降到15%。2006年还会下降”,尽管不会出现几年前突然降到负数的情形,但“风险还是有的,大家不要一哄而上”。 近年来内地半导体业的火爆是谁都看得到的。信产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司长张琪在第二届中国国际集成电路产业研讨会高峰论坛上打出的数据显示:1999至2003年产业规模扩大了4倍,年均增长45%,占全球份额从不足1%扩大到3%,速度为全球之最;5年间市场规模年均增长35%,2003年占全球17.5%,成为仅次于美、日的第三大市场;2000至2003年的投资相当于过去10年投资总额的4倍。今年上半年市场规模1370亿元、产量94亿块、销售收入236亿元,同比增长36%、43%和57.5%。 但也许正因如此,专家们对这个产业问题和忧患的分析,才格外珍贵,格外值得关注。包括互联网在内的IT产业发展的经验已经证明,驾驭和参与一个高速发展的产业,是需要不时服用些清醒剂和镇静剂的。其实,只要发展道路是健康的,“芯片强国”的头衔晚戴10年又何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