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WAPI标准推迟实施 闪联产业化进程提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27日 08:47 国际金融报 | ||||||||||
王婷婷 4月22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宣布,中美双方已经就无线局域网加密标准(WAPI)问题达成一致,中方同意不在6月1日强制实施WAPI标准。 为何要延迟?是迫于中美经贸压力,还是中国的WAPI标准自身尚不成熟无法达到产
标准问题,不仅是最基本的技术资源,促使其壮大的整个产业链上各环节的支撑才是重中之重。就像一个企业,有了技术和资本的后盾,如何来经营才是最关键的。 WAPI让不少业内人士大失所望,不过大家又把目光和希望聚焦到了另一“中国标准”———闪联(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IGRS标准)上。 尽管在国际上,有Intel、微软发起的同类标准DHWG(数字家庭工作组)横亘在中国的闪联面前,不过看闪联一路走来的历程,它恐怕算中国在IT业内走得最顺利、也最能被国际认可的一项中国标准了。 究其原因,成功的运作模式应该是闪联顺利发展的利器。 4月26日,一年一度的IT盛会———亚洲CeBIT展览会在上海拉开帷幕。闪联标准工作组在这次盛会上推出了其全线概念产品,闪联的产业化进程大大提速,而在这次展会上“首届中国技术标准产业化高峰论坛”也同样受到了关注,中国标准正在困境中突围,寻找自己的出路。 从最初的5家国内IT和家电龙头企业带头成立闪联,到现在的23家企业参与,闪联已经壮大了不少。 既竞争,又联合,国际各项标准组织内成员间都面临着这样的利益关系。这样的关系处理得好就能促使这个标准的成长。 闪联完全开放的透明机制可谓其运作模式的一大核心,加盟企业利益均等,并且作出了明确的分工。测试验证平台、应用模式领域、中间件以及基础协议方面都由不同的企业把好关,站好岗。这样公开透明的机制对于加强联盟凝聚力的力度是不容忽视的。 开放、不具垄断性质的标准总是受欢迎的,即使是其竞争对手也会对此无可厚非。一个标准的成长不能是孤立的,要放宽视野,加强业内的合作。闭门造车,终不是发展之道。 主动和竞争对手在同一领域展开探讨、加强合作,是不可少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更了解国际标准惯例,不至于被竞争对手抓到不合规矩的“小辫子”,还能吸取到人家更好的经验。 闪联已同其最大竞争对手DHWG展开合作和研讨,在知识产权管理、技术框架、市场运作等方面都达成了一定的共识。随着闪联标准公开度的加大、被国际社会认可的增多,原属DHWG的一些核心厂商也开始积极与闪联工作组磋商,希望进行合作。闪联已开始了和DHWG的合作与竞争。 种种道路的摸索、各种经验教训的总结、不同运作模式的尝试……中国标准正在探索中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