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问“腾讯状告老干妈”事件:三人怎么就骗过腾讯?

五问“腾讯状告老干妈”事件:三人怎么就骗过腾讯?
2020年07月02日 12:53 新京报网
▲资料图。图/新京报网▲资料图。图/新京报网

  近两日,“腾讯状告老干妈”事件,激起舆论沸腾。

  从目前进展来看,事件线索似乎渐次清晰。

  6月30日,腾讯以拖欠巨额广告费为由,让法院查封了老干妈1624万元的财产作为“财产保全”。正当大家疑惑,去年营收近50亿的一家著名企业为何会拖欠广告费之际,老干妈方发了红头通告:从未与腾讯有过合作。

  老干妈通告发出之后,一时之间,激起了无数吃瓜众的好奇,坐看好戏的小板凳也纷纷码起。

  随后,7月1日,贵阳警方发出通报,称三名犯罪嫌疑人曹某、刘某利、郑某君伪造老干妈公司印章,冒充该公司市场经营部经理,与腾讯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三人此举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腾讯赠送的“网络游戏礼包码”,之后倒卖非法获取经济利益。目前3人已经被刑拘。

▲贵阳警方通报。图/新京报微博▲贵阳警方通报。图/新京报微博

  贵阳警方通告发出后,一时间网上热议连连。腾讯被骗了?老干妈无辜躺枪?各路言论众说纷纭。

  之后腾讯方面回应:““其实,但是,一言难尽……”。而老干妈方面对媒体称,腾讯公司从来没有催收过广告费,老干妈也没有与腾讯合作过。

  7月1日下午,受理该案的南山法院有关人员向新京报记者称,“此案还在进一步审理当中”。

  而细究该事件的种种细节,依然存在不少疑点。

  1.三人怎么就骗过了腾讯?

  贵州警方公告中称,三人是通过伪造公章,冒充市场经营部经理,与腾讯签了协议。意思很简白,腾讯就是被“萝卜章”给骗了。

  但这显然跟公众知悉的腾讯法务专业能力有出入,也很难不被认为是对大企业防诈骗风险机制的低估。

  腾讯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巨头,与所谓“老干妈”的合作涉及的又是金额上千万的大单。

  在腾讯自己披露的《腾讯广告平台资质要求》中,对合作企业的资质查验,不仅仅是要求企业公章那么简单,还需要企业提供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等关键证件。

  那么问题就来了,那“三个骗子”是造假造全套了?包括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等证件也提供了吗?

  更进一步地追问:到底是腾讯背调审核等有纰漏,还是3个骗子太精明,抑或是另有情况?

  换句话说,腾讯方面在客户资质核验方面是否做到了细致缜密?如果审批严格,3个骗子又是如何蒙混过关的?这些仍待厘清。

  2.骗子冒着坐牢风险,只为骗到“大礼包”?

  贵州警方的通报中说,三人行骗,目的是为了腾讯赠送的“网络游戏礼包码”,并加以倒卖以获取收益。

  冒着坐牢的风险,背上千万级的诈骗单子,就为了获得“游戏大礼包”,那么这大礼包能有多香?

  根据潇湘晨报的报道,腾讯于去年的10月21日至27日,在QQ飞车这款游戏活动期间,车手们可参与瓜分5亿的点券。这些点券,价值人民币500万元,如果进行私下贩卖,则最低能够获利100万元——注意,这是所有的点券,不是给这3人的。

  正因游戏礼包价值与推广合作协议所约定的推广费差距巨大,有些法律人士指出,三人的犯罪动机匪夷所思。

  3.骗子们是“空手套白狼”?

  “QQ飞车”已经是一款运营多年的游戏,且与品牌方做推广、营销方面经验丰富。

  按专业人士说法,该广告合同涉及资金达1600多万元,按行规一般都会在合同中约定相应的预付款或抵押物。若非如此,一系列长线的市场推广、广告投放,怕是很难成行。

  甲方先向乙方支付部分款项,等完事后结尾款,这也是行规。那在此事中,三人是仅靠伪造“萝卜章”文件,便一吃到底,还是付了预付款,抑或是给出了抵押物物权证明将其抵押?

  不管怎么说,若骗子“空手套白狼”,就让腾讯方花了如此多的心思在各个环节、各种场景中安插广告,这着实让人费解。

  4.腾讯到底有没有催告过老干妈官方?

  耐人寻味的是,在腾讯起诉前有无就此事催告老干妈问题上,双方各执一词。

  腾讯方声称,此前已经数次催促老干妈缴纳欠款。

  而老干妈保安负责人回应称,此前从未联系过。

  这样一来,难免让人产生疑问:腾讯方面是否有催告过老干妈官方?是像网友调侃的,催告的还是冒充老干妈员工的骗子,还是有催告过真的官方?老干妈保安负责人又能在此问题上下盖棺定论吗?

  事实上,很多人揣测,腾讯对老干妈的宣传推广行为已经持续挺长时间,老干妈官方此前对此是否知情,需要存疑。还有人由此捋出了从“合作”到腾讯起诉再到老干妈回应的时间线,以此证明老干妈知情却不应。这也需要查证。

  5.网传“QQ飞车版老干妈”,是谁生产的?

  这个问题,有点“实锤”——据了解,在2019年8月18日,QQ飞车手游S联赛同“老干妈”携手推出了“QQ飞车手游限定款老干妈礼盒”。

  礼盒之中,想必是有实体老干妈辣椒酱的。从网传的照片来看,这款老干妈包封的设计结合了老干妈的传统与QQ游戏的新潮,称得上独具特色。

  如果那三人是“骗子”并非老干妈的成员,那这款“老干妈”又是如何生产出来的?难道弄了个生产线或找了代理加工厂,全套仿制了老干妈的产品?若是如此,因此获得的礼包价值抵得上这样的操作成本吗?

  再者,那些推广视频素材是不是来自老干妈官方的,也值得一问。

▲资料图。图/新京报网▲资料图。图/新京报网

  补充一点:

  按照腾讯方面回应,双方是于2019年3月正式签订协议,腾讯方开始投放“老干妈”系列的广告。

  而恰逢此时,在老干妈内部还有一系列人事变动。在2014年,陶华碧有意将公司交给两个儿子打理,但前几年老干妈业绩有所下滑。网传2019年老干妈73岁的陶华碧重新出山,当年老干妈的营收就超过了50亿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了14.43%。

  业界分析,陶华碧掌舵下的老干妈行事风格,是基本不花钱营销,而她让权期间,老干妈为了挽回颓势推出了不少营销动作。所以有人揣测,跟腾讯的广告争议,是否跟老干妈内部的变动有关联——比如,陶华碧再度出山前的公司营销,不被她所承认?

  这指向了“诈骗”之外的另一种可能——广告战略安排的变动。但这目前只是揣测。

  如今,事情发展到这一地步,按贵州警方通报的内容看,剧情似乎是腾讯被骗了,老干妈被坑了,但那3人是怎么将2家大企业玩得团团转的,显然需要更自洽的故事发生逻辑还原。

  “腾讯状告老干妈”事件,因为接连反转,已经激发起了各路吃瓜群众的创造力,激起诸多揣测。

  为了让“鹅”不白白被逗,让“妈”不再蒙冤,还需要法律为两方撑腰。

  新京报记者查询到,按照此前安排,如果腾讯方不撤诉,此案正常将于7月17日在深圳南山法院开庭继续审理。

  下一步,还待相关部门能拨清疑云,把这一“谜案”给掰扯清楚。

  文 | 刘不惑(媒体人)

  编辑 和生  实习生 王雪莹  校对 赵琳

腾讯老干妈伪造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