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微信公号2月17日消息,近日,一段“家长怒进游戏群控诉”的视频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视频中,这位家长发现孩子在玩游戏,愤怒地进入游戏聊天群,说自己的儿子才上初二,每科成绩都不够平均分,指责网友带坏了她的儿子。这位家长一度泣不成声,大喊“你们真是害人不浅呐你们这个群!”“你们害死我儿子了!群里的400多人搞动漫和游戏也会害死你们自己的。”
17日早上,随着这段视频的广泛传播,“家长怒进游戏群控诉”的话题在新浪微博热搜榜上排到了第三位,截至17日下午3点,话题的阅读量也突破了1.4亿。
网友们针对视频中这位家长的做法展开了讨论。
观点1:沉迷游戏不好,家长做得对,理解家长。
观点2:学习成绩不好不能完全怪罪于游戏。
观点3: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应该控制,但是家长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其实,最近几年,有关于“未成年人游戏成瘾”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全球范围内对于游戏成瘾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去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在最新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中加入了“游戏障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游戏成瘾”,并将这个条目列入了精神疾病。
具体到国内,早在2007年,新闻出版总署等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就曾加强对未成年人游戏沉迷现象的预防手段。
国内的各游戏公司也设立了各种防沉迷系统来预防未成年人的游戏成瘾。
腾讯从2017年开始启用了“腾讯健康系统”,比如,游戏中所有用户账号都要接受强制的公安实名校验;12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时,同时每天21:00到次日8:00之间禁玩;12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时;实名校验未通过的账号禁止登录等等。
此外,腾讯还有一支专门的客服团队,每天打电话给疑似沉迷游戏的未成年人用户的家长,让他们来监督孩子的上网行为。
网易游戏也在今年1月宣布全面升级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具体举措包括对未成年玩家的“全面宵禁”、强制实名登记、成立“未成年人守护团队”等。
此外,家长还可以查询自己子女游戏账号的游戏信息和充值行为,甚至可以禁止子女账号游玩。
但是防止未成年人的游戏沉迷,终究是宜疏不宜堵。游戏公司推出再多的防沉迷举措,都比不过家长对孩子的关注与教育。
网传视频中的这位家长,孩子的学习跟不上,来群里找无辜的网友哭诉和痛骂。锅是都甩给游戏和网友了,问题却依旧没有得到解决。
游戏的未成年玩家那么多,真正沉迷的毕竟还是少数。在这少数的沉迷中,其实大多是家长缺乏对孩子的引导,也缺乏对孩子的陪伴。曾经的武侠小说与游戏机,如今的网络游戏,不过都是孩子们在得不到足够的家庭关爱后去寻求的精神慰藉。与其纠结于孩子为什么沉迷游戏,不如多想想孩子为什么会去追求这种沉迷。在失败的家庭教育中,就算没有游戏,孩子也一样会沉迷别的东西。
下班回家,偶尔也放下手机,和孩子聊聊他白天的见闻,带孩子参加户外运动,陪孩子观看他喜欢的节目……当孩子们的生活不再那么无聊与空虚,游戏对他们的吸引力也许自然而然就会减弱。
说到底,家长的陪伴才是最好的防游戏沉迷系统。
(原题为《家长怒进游戏群控诉,孩子游戏沉迷的锅该由谁背?》)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