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车“过年”:滴滴缺席,嘀嗒哈啰抢食

顺风车“过年”:滴滴缺席,嘀嗒哈啰抢食
2019年02月02日 18:14 新京报

  春运的到来使得“顺风车”再次受到关注。与往年不同,今年顺风车蛋糕被嘀嗒与哈啰抢食,曾经的老大滴滴顺风车业务因两起安全事故下线至今,无缘盛宴。

  春运选择顺风车:有人想带宠物回家,有人买不到票,乘客称会定时给朋友发定位

  “本来已经买到3号的动车票,后来又想带猫咪回家,托运麻烦费用也高,顺风车比较合适一些。”在广州工作的林静(化名)今年是第一次乘坐春节顺风车回家,为了宠物,她退了动车车票,在嘀嗒出行约到同样是3号出发的顺风车。

  “我很早就下单了,很久才有人接单,但因为车上有小孩怕宠物,最后又取消了。”林静介绍,携带宠物降低了约车成功率。

  不少人像林静一样,因为想要带宠物一起回家,才选择春节顺风车。此前滴滴数据显示,2018年春运期间,有32万只宠物跟着主人乘坐跨城顺风车返乡。其中,来自成都、广州、北京、杭州、深圳这些城市的市民最舍不得爱宠,从这些城市出发的订单中携带宠物的比例最高。

  “从交通角度来说,顺风车可以提高系统效率,中国大部分城市1辆汽车平均载客人数是1.2人,所以基本上还有3个座位的空间被浪费了,春运期间也是出行供需失衡的严重时段。”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城市项目主任刘岱宗介绍。

  顺风车确实助力了繁忙的春运。滴滴顺风车数据显示,2018年春运期间共计3067万人次乘坐跨城顺风车回家和返程,是2017年同期的3.62倍,相当于民航在春运40天运力(6541万)的46.9%,等同于增开了45913列8节动车组和170388架波音737飞机。

  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今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预计将达到29.9亿人次,比上年春运增长0.6%,其中铁路4.13亿人次,道路客运24.6亿人次,民航7300万人次,水运4300万人次。

  “滴滴顺风车下线,嘀嗒顺风车体验一般,哈啰顺风车在北京还没开通。”2月1日,在北京上班的李小姐最后蹭上了表哥的车回河北老家过年了。“打专车和快车太贵了,1.5倍的价格,春节想打顺风车回家,可是没车可打。”

  谈及对于顺风车的看法,林静表示:“我以前都是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尽量有人陪同乘坐滴滴,这次选择顺风车算是无奈之举。顺风车确实解决了一些人带宠物或者春节买不到票的问题,我觉得还是平台要做好监管吧。”

  “第一次坐也有点害怕,但是软件上有一键报警功能,会一直和朋友聊天,定时发定位打电话”。林静的嘀嗒顺风车行程是从广州到贺州,三个小时左右就可到达,“距离近”打消了她的安全顾虑。

  司机半路恶意加钱引发纠纷,春运顺风车再添“阴霾”

  春运的到来使得“滴滴顺风车”再次受到关注。

  “此前的滴滴顺风车,企业给它注入了太多的非交通因素,比如社交服务,所以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问题。”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城市项目主任刘岱宗认为。

  事实上,非社交因素也可导致伤害的发生。1月26日晚,乘客马先生乘坐嘀嗒顺风车前往广州白云机场,准备乘机回家过年,半路遭到司机恶意加钱100元的要求。马先生不同意后,双方发生争执,车主用刀具将乘客手指砍伤。

  虽然嘀嗒顺风车封禁了该车主账号,车主也被广州警方行政拘留10日。但这无疑为春运顺风车添了一丝“阴霾”。

  嘀嗒加码,哈啰春节前紧急入局,哈啰车主称司机多乘客少

  滴滴顺风车2018年两起安全事故发生之前,顺风车领域以滴滴出行与嘀嗒出行为主,此外高德地图也短时入局顺风车。两起安全事故后,滴滴顺风车与高德顺风车黯然下线。

  2019年春运,顺风车领域的主角成了嘀嗒出行与哈啰出行。

  2019年春运,嘀嗒出行同各地交管部门、媒体推出“万人公益返乡”以及“心安春运2019温暖回家路”等活动提高平台活跃度。

  哈啰出行也在春节之前一个多月开始布局顺风车,欲分一杯羹。哈啰顺风车于2018年12月26日和27日在上海、成都分别开启车主试点招募,随后在全国120城开启招募,20天后车主注册量突破百万。1月25日,哈啰顺风车在上海、广州、杭州、成都、合肥、东莞6座城市上线试运营。

  如此一来,顺风车领域主要由嘀嗒顺风车与哈啰顺风车承接,但车主反映,二者体验欠佳。

  “最奇葩的,嘀嗒把乘客送到目的地,乘客可以取消订单, 嘀嗒不垫付这个车费。关键一点,这样的乘客,即使投诉或者封号,他换个手机号就可以继续用。” 嘀嗒顺风车车主张松(化名)表示,嘀嗒顺风车的地图导航体验也不佳。

  成都的牛力(化名)是哈啰顺风车上线试运营后的第一批车主,运营3天他还没有接到一个乘客。

  “我换用乘客发行程,司机一大堆,主要是宣传太少了。” 牛力称。

  “哈啰对乘客推广力度不大,对司机还可以。”牛力介绍,在哈啰出行平台上,每邀请1名顺风车新车主可得10元,好友认证后也可得5元现金。

  用户对嘀嗒顺风车和哈啰顺风车了解不多。“嘀嗒顺风是在我朋友推荐下才用的。”来自广州的许女士表示,她只知道哈啰单车,不知道还能打车。

  用户呼唤靠谱的顺风车,产品体验为王

  实际上,易观数据显示,早在2016年初,滴滴顺风车就占据顺风车市场近70%的份额。嘀嗒出行虽然入局较早,但市场份额难以与滴滴顺风车相比。2018年初嘀嗒拼车升级为“嘀嗒出行”,推出出租车业务,其知名度与市场份额才有大幅提高。

  2018年上半年推出的高德顺风车,本应可以凭借高德地图的强大流量有一番作为,可惜受滴滴顺风车安全事故影响下线,高德地图自身出行业务短期内恐难有大动作。

  此番入局的哈啰顺风车以共享单车起家,先前虽与共享汽车企业合作,之后接入嘀嗒出行出租车业务,以及首汽约车网约车业务,但“四轮”出行业务一直都是其他平台导流入口,自身并没有成熟的四轮出行运营经验,此番上线顺风车略显仓促,产品体验仍是其短期内急需解决的重点。

  此外,各区域运营的顺风车平台也不在少数,诸如拼客顺风车、一喂顺风车、阿尔法顺风车。这些顺风车平台背后没有强实力的资本扶持,知名度不高,平台活跃度低,用户体验普遍不如意。

  “滴滴应该是当时最方便的顺风车平台了,唯一的缺点就是安全不到位,对乘客司机基本上没有监管。”已经跑了三年顺风车的牛力,经历了滴滴顺风车、嘀嗒顺风车再到现在的哈啰。“司机在嘀嗒平台上接单有人脸识别,安全方面有了改进。哈啰在试运营期,平台还不完善,安全方面则跟嘀嗒类似。”

  若要在顺风车领域大展拳脚,产品体验仍是关键。“要精准的匹配需求,因为所有的出行都是A点到B点;此外计算成本与费用,这需要比较好的机制来平衡,要不然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纠纷。最后管理服务质量,包括安全、时间管理,行李空间。当然这些都可以归纳为产品项目的设计。”长期研究城市交通的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城市项目主任刘岱宗认为,最好的产品设计将来能够主导整个市场。

  “请问,除了嘀嗒顺风车还有哪些靠谱的顺风车软件!”2月1日,用户王可(化名)在社交平台上留言。

  新京报记者 陈维城 实习生 李欢欢 王浩然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卢茜

顺风车滴滴嘀嗒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来电聊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