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为什么写不出刷屏的“甘柴劣火”?

财新为什么写不出刷屏的“甘柴劣火”?
2019年01月14日 13:38 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

  相关新闻:

  财新记者质疑《甘柴劣火》抄袭 作者呦呦鹿鸣回应

  呦呦鹿鸣再回应财新网记者洗稿质疑:社会在崩塌

  宋志标评甘柴劣火:许多个机巧的伪装

  知乎CEO周源:洗稿反映互联网作品版权保护滞后

  甘柴劣火事件:给呦呦鹿鸣和财新建议一个解决方案

  文/西野武  

  来源:折飞机

  很多年前,有句话流传甚广,叫做”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后来我进入媒体圈时,又听说一句话,”网友都是傻逼”。

  传统媒体与自媒体,原本是两个分裂的舆论场,财新这样的严肃媒体,用户多为精英人群。自媒体则用户下沉。精英看的是事实,网友看的是情绪。两者本无直接竞争关系。

  但在自媒体的攻势下,传统媒体被迫与其共舞。调查记者一面在前方拼杀拿料、多方核实,一面又要应付编辑发来的未经核实的自媒体稿件,辩解自己并未偷懒。

  于是,这样吃力不讨好的调查报道越来越少,愿意做调查报道的记者更是越来越少。

  而如今,记者费尽周折写出的系列调查报道,被自媒体的夹叙夹议的述评文章力压一头。

  更让人意外的是,在庞大的流量和读者的追捧前,呦呦鹿鸣来了底气,傲然反问,你财新写得出《甘柴劣火》吗?

  财新着实写不出。调查报道中,掺不得半点情绪,更别谈快意点评、春秋笔法、鸡汤与名言。

  01

  甘柴劣火。

  这样的标题,财新是断然写不出的。

  若三姐王和岩写出这样的标题,编辑、主编和总编辑会问,你这标题到底想说什么?

  但微信网友不会啊。甘柴劣火,干柴烈火。这个谐音梗,玩得真是“妙不可言”。

  再说小说式的写法,这在调查报道中是大忌。而鹿鸣君此文涉及的是甘肃官场政治生态,更是容不得半点闪失。

  如若都是鹿鸣自己采访得来,怕是绝对不会这么写的。

  “一次,火荣贵和几名下属乘电梯,电梯门开后,有位市委秘书长想先出去用手拦着电梯门,火荣贵以为他竟敢先走,抬腿就是一脚,将秘书长踹飞在地,“顿时满嘴血,两颗门牙都被磕掉了”。

  一次,火荣贵出席武威市凉州区的某项目开工仪式,火荣贵铲土奠基中,铁锹突然从把上脱落,火荣贵顿时火冒三丈,立刻“手持铁锹把追打起区干部”。

  一次,他嫌某副市长工作没有搞好,挥拳就打。”

  这样的表述,财新是断然不敢写的。

  调查报道中,未经三方证实的消息不能引用,没有信源的消息也不能引用,未经官方核实的重大消息(如,某官员落马)也不能直接使用。所以,在三姐那些没有十万加的报道中,有很多“马顺龙的同事”、“熟悉马顺龙的人”这样的信源。

  而每找一个这样的人,可能要坐3个小时的飞机,再坐上5个小时的大巴,见到后又要苦口婆心,打消对方顾虑。自媒体拿来用时,却不过是眨眼的功夫。

  媒体在此类调查报道的写作中,采访录音是断然要保存下来的。标出信源,也是必须的专业主义操作。

  这样的做法影响阅读体验,谁都知道,但在调查报道的安全性面前,这点体验是要牺牲的。

  而在自媒体写作中,这些专业主义的规则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本文所有信息,均来自国内官方认可、可信赖的信源,敬请诸君知悉。”

  于是,洋洋洒洒上万字,读起来一气呵成。

  02

  再谈调查报道的安全性问题。

  媒体同行间,引用别家报道是最忌讳的,也是最安全的。

  说忌讳,是因为引用了别人的,就说明你自己没本事采访到。

  而说安全,则是因为这事儿是别家媒体报道的,即便是报道内容有问题,你也不是第一个被有司找上的。

  此时就说到了最核心的问题。

  财新为什么写不出十万加的调查报道?

  看下《甘柴劣火》这篇文章,兰州晨报记者被抓、甘肃日报马三爷横行官场、火文贵落马,以及王三运落马,这四者之间本无关系。

  但当这些素材串联在一起之时,好记者被欺负、坏记者横行霸道、肆意妄为的官员被双开,情绪已经呼之欲出。

  作者再不失时机地点评几句,读者便被带入其中,忍不住拍案叫绝。

  这些东西,财新记者不会吗?

  不能而已。

  春秋笔法是调查报道大忌,没有逻辑关联的事件,不管凑在一起多好看,都不是事实,更容易惹上是非。

  所以,财新是断然写不出这样的文章的。

  03

  最后谈一下道义。

  两方交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自媒体“呦呦鹿鸣”态度的前后转变。

  1、写作《甘柴劣火》一文时,呦呦鹿鸣在文中贴出财新记者王和岩的照片,并顺势喊出致敬的口号。谁知王和岩并不吃这一套,连发两条朋友圈,指责其抄袭稿件。

  2、于是,呦呦鹿鸣在声明中话锋一转:你财新写得出“甘柴劣火”吗?社会在崩塌,这些人都坏透了。

  很多朋友都说,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确实,呦呦鹿鸣写出这样的文章,民智若能因此开启一些,也是好事。更何况那些春秋笔法,也是文责自负。

  在当下的版权保护环境下,这种综述式的操作套路需要规范,也未必要一棒子打死。

  但如此指责仍在一线的记者,真的是离开了,就忘本了。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来电聊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