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支付vs二维码 对战or共存?

NFC支付vs二维码 对战or共存?
2018年12月14日 00:07 新京报

  NFC vs 二维码,对战or共存?

  “双12”刚过,与此前支付宝等互联网巨头唱主角不同,不少人发现,以华为Pay、小米Pay为代表的各种手机NFC支付手段,也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目前主要功能是进行电子支付,主要场景有便利店、超市、公交、地铁等场所消费的小额支付。

  这背后,手机厂商、商业银行和银联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媒体经常把银联、支付宝和财付通的战局形容成“三国杀”,在后两者力推的条码支付占据相当份额的市场后,公共交通正在成为NFC争夺市场的下一个“战场”。

  手机厂商争相布局NFC功能,增添用户黏性

  “用xx Pay支付,12·12减半”,这个冬天,在北京磁器口工作的小张(化名)发现,公交站上多了银联云闪付的一款广告。

  以Apple Pay为代表,手机支持NFC越来越受到各家厂商的重视。今年6月,小米创始人雷军曾表示,小米五年前就开始支持NFC,支持多功能NFC手机已多达10款。

  2014年,雷军当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在小米3和小米2A上尝试了NFC功能后,根据反馈,当时这项功能的实际使用人数并不多,以致这项功能很难推进,因此在小米4上取消了NFC模块。

  中国支付网创始人刘刚对记者表示,现在手机厂商做一些手机钱包的功能,能够起到类似于Apple Pay发挥的作用,同时也增添了用户黏性。“iPhone有一些引领作用,”他说,没有活动,手机厂商目前打造的各种“Pay产品”也能够方便消费者的支付,还能够把扫码的功能集成进来。

  而作为智能手机的开拓者之一的苹果,2016年其在国内正式推出的Apple Pay在业内被认为尚不及支付宝、财付通一样被消费者广泛接受,今年来更面临与国内厂商的激烈竞争。

  根据此前华为官网发布的数字,截至2018年10月底,Huawei Pay累计接入银行达82家。相比2017年同期,Huawei Pay2018年交易流水与交易量同比增长达到了400%。

  而小米则已拥有自己的互联网金融板块,旗下拥有自己的支付牌照。央行官网显示,雷军作为法定代表人的捷付睿通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的资质。

  相较NFC,扫码支付大大降低了硬件成本和推广阻碍

  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我国支付业务基本以超过1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发展,2017年全国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1608多亿笔、接近3760万亿元。

  其中,又以NFC的“对手”二维码支付的发展最为引人关注。“传统的现金不便于携带,银行卡支付用一张卡替代了大量现金的携带。我国传统银行卡刷卡步骤繁琐,二维码支付更加方便,于是扫码支付抢占了银行卡支付的市场。”艾瑞咨询报告指出。

  在不少业内人士眼中,相较于NFC支付,扫码支付大大降低了相关硬件的成本和推广阻碍,也是扫码支付在国内能够得以风靡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条码支付相关的风险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静态付款码被替换”、资金被盗刷相关的新闻此前也有见诸报端。去年,央行也发布了相关规范,已于今年开始正式实施。

  支付宝和财付通在第三方支付交易量上在这几年占据着靠前的位置。根据Frost & Sullivan分析,2017年,以支付交易量计,支付宝和财付通占据了市场份额的59.8%。

  未来,市场会不会进一步进行调整?一位支付机构人士对记者表示,从目前来看,条码支付的政策主要能够起到规范化、保障安全的作用,短期来看,条码支付同其他支付方式更多的是互补和共存。

  ■ 分析

  公交小额高频支付——NFC下个“战场”的突破口

  目前,银联、支付宝和财付通在支付场景上的争夺仍在进一步上演。

  银联在12日发布的数据称,截至目前,广州、上海、杭州等14城地铁和深圳、郑州、杭州、天津等全国400余市县公交都全线支持受理银联移动支付产品。

  而根据媒体报道,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120多个城市的公交、地铁接入支付宝。上海地铁日均有超过180万人次使用移动支付乘车,占总出行人数三成多。

  “由于公共交通领域小额高频,对支付速度要求极高的特性,公共交通领域将成为我国移动NFC支付发展的突破口”。艾瑞咨询报告指出。

  有用户反馈称,平时人少的时候手机刷NFC或者二维码挺好用的,但是早晚高峰排队感觉也挺紧张。另外,看起来手机也没办法完全替代原先的交通卡:“偶尔疏忽,手机也总有没电的时候。”

  而针对双12的优惠活动,也有消费者向记者吐槽:“双12看着优惠活动挺多,每次一进去就发现名额已经用完,而且有些店员也不大清楚怎么用手机APP享受优惠,希望未来各种活动能够更加透明,支付能够更加方便。”

  新京报记者 宓迪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来电聊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