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双十一”流量掩盖保健品欺诈

别让“双十一”流量掩盖保健品欺诈
2018年11月10日 06:07 新浪科技综合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罗志华

  “双十一”前夕,微商纷纷推出促销活动。艾瑞咨询发布的《2017年中国微商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 16年中国微商行业市场交易规模为3287 .7亿,预计20 19年微商规模将近1万亿。然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流行背后,微商 行 业 在 高 额 利 润 的 驱使、监管的空白、熟人关系等多因素的促成下,存在以保健品冠以药品之名、利用短视频平台引流、山寨货在“双十一”低价促销等乱象。(11月8日《南方都市报》)

  记者调查所见,一些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见到的保健品欺诈场景,在微信朋友圈和直播平台等处十分常见。比如公开宣传保健品的治疗作用、将保健品当药“轰炸”朋友圈、通过短视频引流狂卖山寨保健品等,不仅保健品欺诈的形式多样,而且很多行为都达到了毫不掩饰的程度。在现实生活中多少需要遮遮掩掩的保健品欺诈,在网上却更为放肆。

  之所以如此,首先与网络的隐匿性不无关系。比如,很多微商或“网红”,用的并非真实姓名,且保健品上架和下架都很快,相关证据很容易消失,给调查取证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再加上网上没有地理距离,但执法却有地理距离,有时明知存在违法销售,但由于执法成本太高而难以逐一查证。或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这些人才敢在网上跨过红线,在保健品欺诈等方面玩“快闪”。

  但这只是网上监督方面存在的一些共性难题。网上保健品欺诈频现,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网上海量的信息可以淹没欺诈信息。网上信息犹如大海,保健品欺诈信息不过是其中的一滴水而已,大信息流量是最好的遮羞布。同时,网上欺诈行为多了,对于实施欺诈的个体也可形成掩盖,被曝光查处的只是他们当中的极少数,这样难免会助长一些人的侥幸心理和嚣张气焰。

  更需警惕的是,“双十一”前后,网购信息爆棚,在巨大的信息流量的掩护之下,保健品欺诈行为也会随着网售热度提升而大幅度增加,不少平时还有所顾忌的人,却敢于把“双十一”当成赚钱的大好机会,通过保健品欺诈来大捞一把。“双十一”前夕,网上保健品欺诈大量集中出现,与这期间巨大的信息流量存在很大的关系。

  微商市场规模越来越大,线下销售也越来越多地被线上销售所取代,这两个趋势提醒我们,将来保健品欺诈或许会主要走线上途径,这对于打击保健品欺诈提出了新的考验,尤其在“双十一”期间,更需防范保健品欺诈呈现多发势头。还应该看到,微商涉足最多的,正是保健品、海淘药品、美容产品等,把线上保健品、药品、美容产品欺诈,作为监督和治理微商的突破口,也是契合实际之举。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来电聊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