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正文

Xplus于干做客白银时代:电子杂志面临整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1日 13:20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Xplus于干做客白银时代:电子杂志面临整合
5月11日,新数通CEO于干做客新浪白银时代(图片来源:新浪科技)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视频实录:于干做客白银时代谈电子杂志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请来的是一家电子杂志的嘉宾,新数通兴业科技公司CEO于干做客新浪科技白银时代,主要就电子杂志和超媒体等话题与新浪网友进行交流。我是本次聊天的主持人,《第一财经日报》的记者陆悦。

  这次在线交流,大家除了电脑参与,您还可通过手机访问新浪网在移动中关注聊天全程,手机新浪网的网址是3g.sina.com.cn

  下面请于总为大家介绍一下新数通的一些情况。

  于干:大家好,我叫于干,可能是属于能见到的比较简单的名字。

  我们这个公司叫做Xplus,现在从事的是电子杂志作为一个平台的支持服务业务。应该说世界上第一本电子杂志也是我们这个公司首先做出来的,大概在2年前。但是这2年来,我们一直为电子杂志这样一种新的传媒形态,如何取得更大的,产品更大的实质价值正在努力,今天来到新浪有这样一个机会,感谢陆悦能够跟我进行这样非常好的沟通,同时也非常希望能够和网友有一个良性的沟通,希望听到大家的真知灼见,可能对我们的公司的业务发展,对这个行业的良性发展都能产生积极的意义。

  主持人:当时您做电子杂志时,是怎么想到做电子杂志的媒体形式的?有什么出发点?有什么战略的考虑吗?

  于干: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前身是做音乐服务的公司,做过这样的业务,在做这个业务的时候,当时一个偶然的一个想法就是希望能够给这些用户,形成一个比较大的一个群体,希望能够给用户提供一个更方便的增值性服务,然后让这些用户互相之间能够用更丰富的形态沟通,推荐一些更好的音乐作品。这是一个业务启动的一个当时的初衷,当时就是更多地用FLASH的形态非常灵活地把电子杂志做起来的。这个是当时的一个启动时的状态。

  发展了两年来,应该说速度其实比较快的,到今天,我们已经有了650万的注册用户,目前在我们的平台上发布的杂志,现在有一百二十种杂志,每个月的阅读下载量在650万份的,应该说发展的速度还是相当快的。

  主持人:像Xplus公司,公司的现状是怎么样的?包括有多少员工?刚才说了650万注册的用户,在国内的用户有多少呢?我们的杂志的类型是什么样的?刚才说到用户,就是650万用户,我们对用户的统计,他们看这个杂志会停留在多长时间?

Xplus于干做客白银时代:电子杂志面临整合
于干与主持人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陆悦交流(图片来源:新浪科技)

  于干:Xplus这个公司,如果大家有机会,非常希望大家能够到我们公司去聊天去做客,我们的公司就在金宝街金宝大厦6层,到了公司一看,会觉得它像其他的网络公司,比如新浪等等,状态都是一样的,一进门就会看见非常灿烂的年轻面孔,我们公司的平均年龄在25岁,现在公司的员工人数有100人。

  如果说我们现在的用户,其实和我们员工的主体状态非常相似,和中国互联网的用户没有差异,用户的主体是18岁-35岁年龄段的用户。

  目前在网上所做的杂志,应该说它的主要部分是更偏向于时尚类,更偏向为年轻人服务的这样一些生产商提供的内容。但是我们正在强化优质的传统媒体所生产的各类内容,在网络杂志中所占的比重,这个是我们近一个时期工作的重点。

  通过我们的工作,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对我们的用户的年龄结构,对用户的性别构成,对用户的从业的构成,这样一些比例进行一些有意识的商业化的调整。

  比如说现在在我们的网上,用户的性别比例仍然是男性要大大地大于女性,但是我们认为,对于电子杂志产业的发展来说,女性一定会是我们中坚的用户主流力量,我们今后会在这方面做一些有效的安排和引导。

  另外,对于目前的社会主流人群,能够更多地使用电子杂志这样一种新的传媒形态,我们也给予极大的关注,我们希望在上面增加一些财经类的内容,吸引与此相关的更为密切的主流人群到我们的网络上来,我相信,通过这样的一些改变,会有效地提升电子杂志或者多媒体杂志的整个社会影响力和促进它的全行业的商业化进程。

  主持人:我们公司现有的盈利情况怎么样?

  于干:现在的公司盈利为时尚早,应该还是在创业的初级阶段,这个也是全行业目前普遍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完全新生的传媒形式,应该说我们大概有一个非常清楚的商业计划,推动这个商业计划,尽早达到规模性收入的获得,进入到一个盈利状态,这是我们现在整个管理团队非常重要的目标和任务。

  主持人:我们什么时候能够进入到盈利情况?

  于干:根据我们公司现在的商业计划,我们应该在2007年年度计划实现盈利计划。

  主持人:像我们国内的同样的竞争对手里面,他们已经达到这种状态了吗?

  于干:这个细节我不便于发表评论,因为我不太清楚他们的商业计划怎么制定的。但是我相信电子杂志的传播形态还处在它发展的初级阶段,所有的从业公司,也一定在它发展的初级阶段,现在就很好地进入盈利状态的,它一定不是主流业务仅仅在电子媒体的形态上面,它会是有其他的业务收入形式混杂其中来解决它一些其他的财务状况问题。

  主持人:刚才提到杂志来源,主要定位于时尚型的,传统媒体还是一些个人机构提供的?

  于干:我说的时尚型是总体来看,现在的网络杂志的构成比重,看起来与时尚类的内容关联更为密切,但是这里面其实既有像时尚杂志的集团,它的系列的杂志。也有一些像新的制作公司、工作室一些完全的新锐媒体甚至是个人媒体所生产的内容,我想这两方面内容同时并存。

  主持人:个人的生产媒体占到什么样的比重?

  于干:是这样,个人媒体应该把它再看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比较个人化的但还是专业的网络杂志的生产机构,你看它也蛮个人的,大概5、6个人就组成一个编辑部,但是有定期的杂志,和我们公司有明确的商业关系,我们还是把它归类到专业媒体的范畴。同时大家可以看到,近一个时期来,纯粹个人制作的多媒体杂志在网上已经大量出现,很多的服务商都在提供个人的电子杂志制作工具,我们在去年的年中,我们就开始提供这样的服务,首先在台湾我们做了一些尝试,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大的规模。

  到了2006年初,我们在大陆推出了个人电子杂志的制作工具,让工具进一步完善,要让它进一步好用,更进一步功能丰富,我们还没有进行有规模的商业推广,完全靠用户的自发成长的状态,现在有7千多本个人媒体的出现,内容所涉及的面非常广泛,内容也非常丰富。我相信这个在今后,应该是非常大的,值得关注的潮流。

  主持人:这么多个人媒体的推出,在内容方面,有没有一定的管制措施?

  于干:当然,我想最近无论从中央、从政府,都在强调八荣八耻,国民伦理国民道德观的教育,网络也在做文明公约、自律行为的加强,我们从我们的电子杂志的推行之初,我们也设立了一个很强的审读部门,我们希望我们的杂志符合这些要求,不希望负面的不好的内容在网上发展。

  主持人:目前的审读通过率是多少?

  于干:目前的审读通过率是70%,因为它完全是新事物,可能就做了两三页,制作上比较粗率,很简单,或者是很相对粗制滥造,我们觉得这样的内容不能满足大家在网络上欣赏的电子杂志的要求,我们不希望在里面耽误读者更多的时间,也使我们整个网络服务的水平整体下降,我们把它进行了一些审读。

  主持人:现在的传统媒体,电子杂志的比例是多少?我们的商业化调整,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达到我们的目标或者是预期?

  于干:应该回过头来看到行业的现状,电子杂志应该说可以很典型地被划入到Web2.0,我看2.0的说法是弥漫社会,大量的2.0的概念在社会上传播、流动,大家都在讨论。

  所有的这些2.0,无一例外的都面对着盈利模式或者可行的商业模式的困扰。在困扰中,如何让新的服务形式有效地商业化,有效地在能够进入到一个从量变逐渐向质变的上升通道,这个是所有人都在关注的一个问题。

  我这段时间参加了一些论坛和会议,包括刚刚从美国回来,到哈佛参加一些研讨会,我看有各式各样的提法,也有各式各样的我听上去蛮有意思的怪论。

  比如说作为这样一家公司来说,它应该有三个东西可以提出,一个是故事,第二个是盈利模式,第三个是运营模式。

  有些人说不要把三个东西混为一谈,三个东西应该把它拉开,应该各是各,给公众讲故事的时候不要把它和商业模式挂钩,编制商业计划写商业模式的时候不要把它太严格地和今后的运营相挂钩。

  坦率地说,我认为是不可取的,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经理人,或者是经营团队,我们要对读者负责,也要对投资人负责,也要对我们所从事的事业负责,在本着基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有极大的必要让刚才我们所说的事情统一起来。不能拿一个故事和资本市场去讲,蒙来一笔钱,编制了一个所谓的商业计划让大家感到振奋和你一起干,运行中发现与商业计划很远,每天做一些莫名其妙的推动,这是不充分的,应该是有非常清晰的商业模式,有清晰的对我们可掌控的资源和分析才能做好。

  这个就回到了你最初的问题,就是我们到底有多少传统媒体的业务比重。我们对行业的基本认识,你可以看到网络杂志这四个字,如果学语文的话偏段词,偏的部分是网络,段是杂志,杂志是代表着内容主体。这里面就可以看到,网络杂志如果我们把它稍微掰开来看,网络是增量资源,杂志是存在很久的概念,是庞大的现存资源,针对增量资源和存量资源,其实已经提出了我们两个重要的工作方向,一个就是尽可能多地利用网络所代表的新技术手段然后把它引入到传统杂志中来,产生增量价值,这里面会有很多的增值性运用。比如说这两天就要推出的,在我们的网页上做的广告,我们可以给广告主设一个打电话的一个小按钮,是什么?是VOIP,我们的一个关联公司,就是我们同一个投资人的就拿到了一个执照,如果看了广告,对广告有兴趣,只要拿鼠标点一下,就直接打电话到广告主的公司去了,提供更多的信息。

  像这样的增值功能有非常非常多,这都是基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应该说它是很重要的发展方向,我们也看到很多的公司在这里面做了很多的文章和工作。

  另一方面,就是在杂志这个产业的内容的存量部分,这个有一个非常庞大的内容产业已经存在,我们应该跟这个内容产业进行最好的结合,更大比例地引入优质的、现存的这种内容,来满足网络杂志的读者对内容的需要,网络杂志不光要有新的形式,还有付诸更好的内容。

  信息的价值是什么,信息的价值就是内容+表面形式,最后构成了价值。但是我们认为在网络时代,不光是内容+表面形式的问题了,可能是内容×表面形式的东西,加上品牌影响力、商务活动效果,都应该有一些效应,最后的价值才会体现。

  对我们的公司来说,回到问题,我们在加强与提升与传统内容产业的结合,并且通过传统内容产业已经形成了巨大价值改善和提升网络杂志本身的商业价值。

  现在的主流的传统的内容在我们的网络上所占的比重是在三分之一的样子,但是我们这一段的重要的工作方向会在这方面做提升,相信不长的时间,你会发现网络上的这个比重会发生改变。

Xplus于干做客白银时代:电子杂志面临整合
5月11日,新数通CEO于干做客新浪白银时代谈电子杂志(图片来源:新浪科技)

  主持人:这个三分之一的份额,您能举几个媒体的例子吗?

  于干:像主流媒体中的精品购物指南、北京青年报,我们都有很好的合作,《经济观察报》、《时尚》集团,我们也会慢慢地去进行强化。

  主持人:刚才说到用户是18岁-35岁,这个广告投放也是不是要符合这个年龄段?

  于干:对于Xplus公司,我们推出了独有的商业模式,就是说,我们研究了几种盈利可能,一方面我们作为网络杂志,看起来我们会收定月费,有数百本杂志,还会有快速的发展,这么大的优质内容的提供,是不是要收读者一些钱?好像是可以收的,另一种方式就是我们可以收发行费,有这么多的杂志,是不是就可以向内容产业收发行费,看起来是可行的,但是在现阶段的竞争下,我们觉得现阶段是不可行的,还是回到广告模式。就是把用户定的内容就把广告一起下载下去了,这个并不能带来有效的可持续稳定发展的收益。

  我们采取了多媒体动态插页广告,用户下载我们的杂志时候,首先要下载客户端软件,下载之后,只要一下载杂志,我们就知道他在下载哪本杂志,在读杂志时,在每一个页面上停留的时间,我们的客户端都可以知道,我们有一个RS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很好的记录和分析,基于对用户的阅读行为的记录和分析,我就可以推导出用户的生活习性和偏好,针对偏好,我就可以给它与之相对应的广告页,我把过去的一个文件包拆成两个文件,用户只要对客户端提出要求,要阅读哪本杂志,我就知道了他是谁,因为已经建立了一对一的关系,当我知道他是谁的时候,我马上就到他积累的行为数据库里面,调出偏好,然后从广告页面中调出与之偏好相对应的广告页面。

  所以我们现在推的就叫做动态插页广告,是针对用户行为的。

  主持人:广告形式如果没有这个客户端,采取其他的形式能达到吗?

  于干:目前我们还是基于宽带提供的服务,都有相关的这种客户端的下载。今年下半年开始,我们会让我们的服务往无线领域进行渗透,届时会推出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形式。

  主持人:在行业里面,电子杂志到底是什么样的格局?吸纳融资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于干:从行业的竞争态势来看,到新浪来谈这个问题很好,王志东讲一朝捅破窗户纸,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很适合电子杂志这个行业,从我们推出第一本电子杂志以来,比较平静地生产了一年,去年一年我们就看见这个行业狼烟四起,据行业调查的统计,这个行业提供平台型服务的公司已经超过20家,现阶段提供电子杂志的内容生产的机构,不管大型的还是小型的室已经超过2千家,是一个风起云涌的状态。

  这个也使得这个行业的竞争态势高度地复杂化。但是我相信这么大量的、严重的同质化竞争的出现,本身对这个行业不是良性的,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对这个行业进行一个整合,会进行有效的调整。我个人认为,大概在今年年底到明年上半年,这种整合就会初见成效,不会太长时间。

  为什么有这么多同质化竞争出现,就是因为有大量资本进入这个行业。这段时间确实在中国上空运动的和飘的钱比较多,有的保守的说法有40亿美金,说有这么多资金在中国的上空运动着。

  这个行业,随着它产业化进程的发展,随着它商业行为的日益的加强,什么样的资金对这个行业的发展更为有利?这个问题已经摆在这个行业的经营者面前了。

  就是说,你到底是愿意拿风险投资者还是产业投资者的钱,还是你更愿意选择VC的投资还是会选择带有产业色彩的策略性投资的钱,我们希望在我们的投资组合当中,我们希望既有风险投资也有产业投资者的钱。

  主持人:现在的吸纳融资有8000万美金吗?

  于干:我相信已经不少于这个数才对,我们听到的这几家大的公司的融资的状态应该是多于这个数。

  主持人:还有比较大的一些厂商融资超过千万吗?

  于干:光平台公司就已经超过20家了,只要是建平台,原则上投资就不会小的,很小的投资是不足以支撑平台投资的,作为内容投资,整体的累计上做一个最初步的估计,我觉得你刚才说的数是起码的。

  主持人:有很多做电子杂志的公司,他们都是在做娱乐的内容,我们也做娱乐的内容,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区别怎么显现呢?

  于干:我相信大家首先都是一家平台的服务商,而且大家基本上是以P2P的方式,底层的技术机构来提供服务。

  其实你现在把不同的公司搁在一起看,大家都有不同的侧重方向进行发展,这是很正常的,不可能雷同化的发展,不然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有危险性存在,持着简单跟进的态度都会是有危险的。大家应该各自找到最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的通道。

  对于Xplus来说,我们在发展新技术领域的同时,我们在强化和内容产业的合作,我相信在这上面我们和别人是做得不一样的。

  主持人:和内容方面合作,我们是不做原创吗?

  于干:我们的战略定位非常清晰,我们是平台服务公司,尽管我们是第一家在全球创造了电子杂志形态的服务商,但是我们现在不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内容服务商的层面。

  主持人:我们提供原创吗?

  于干:我们上面承载着原创的内容。我们吸纳大量的原创内容在我们的平台上。

  主持人:我们自己公司做吗?

  于干:我们自己做的量不会很大,更多的是提供技术支持。我们在这上面的工作侧重点我们会强化在娱乐、女性、财经这样的方面。

  毕竟我们现在还是一个意识形态上比较强管制的国家,在WTO上面,我们也是在意识形态里面比较承诺的状况,作为我们这家服务商来说,我们愿意做意识形态里面不甚敏感的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上的定位上,这样,商业价值会进一步更好地体现,发展的风险也会小。

Xplus于干做客白银时代:电子杂志面临整合
于干与主持人陆悦合影(图片来源:新浪科技)

  主持人:这么大的网民市场,会容纳多少家电子杂志公司?

  于干:本身内容提供者可以容纳的量是非常非常大的,作为传统杂志产业,我们看到中国的杂志市场上有9千多本市场上,这还是在有刊号审批的,在电子杂志市场上,除了专业的内容生产商之外,个人的电子杂志也是在快速的发展,2个月的时间就能弄出6、7千本,这方面的量很大。平台服务商应该是有限的。

  主持人:您觉得有多少量?

  于干:在正常的情况下,把它缩减到5家以内。

  主持人:到2006年底,用户量会达到一个什么水平?年龄层次会不会发生变化?

  于干:我想是这样,随着内容的完善,随着向社会其他年龄段和社会主流人群的扩散,年龄构成一定会发生变化。

  从用户的数量规模上看,我觉得现阶段的电子杂志整体的数量规模一定要衡量在我们宽带用户的整体范围之内,根据调查统计,是6千4百多万的宽带用户。

  我相信宽带用户的进一步规模的发展,会决定着我们现阶段的服务形态的用户规模的成长速度。当然随着今后,比如3G和手持终端的丰富,可能向反向的电视、有线、卫星的反向渗透,会有一些新的用户出现。

  用户的认知,需要有理性的判断,作为Xplus,我们现在650多万用户,我们是一个用插件方式推广的用户都没有,我们是结结实实的,而不是采用其他的大量的技术手段来强行地推广客户端的。我们这个用户数,是完全没有水份的。

  主持人:做到4、5家的时候,会不会有一些分化?比如说这个平台上是以那个类型为主,那个平台上是以这种服务为主。

  于干:我觉得这是肯定的。这个分化不是以简单的经营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而是对市场需求的满足和对技术进步的驱动力的作用的综合结果。

  因为我们通常看到,我们的市场行为主要的导向因素,第一个是市场需求的导向,第二个是技术进步的导向,第三大导向是竞争对手的行为导向。

  在电子杂志市场上,这三种导向同时地在强烈地出现。这种导向的不同,和作为每一个电子杂志的经营者,他对导向作用的响应不同,一定会引导着他向不同的方向有所发展。

  作为Xplus,我们希望尽可能多地利用人类发展出来的最新的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与我们能够提供的,和我们能够整合到的内容资源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上的更广泛的用户的需求。

  而且这种需求的过程,它不是一个广播式的需求,不是一个今天我有话要说,大家必须要听的,而是符合今天的网络精神,符合Web2.0的,大家进行互动的一个接受过程。

  我们电子杂志的社区化的进程,今后会大幅度地推荐,社区是人发展人,人关联人的地方,随着互联网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相信,在这里面,人的作用将会进一步地得到提升。

  主持人:您觉得像整个电子杂志产业,面对着什么样的瓶颈和困难?广告主会承认这种广告投放吗?会认可吗?

  于干:从我们现在这一段时间的推广和沟通交流状态来看,投资界高度认可,广告主也能认可,但是任何一个新的广告形态和新的传播形态的出现,都是有一个过程的,它还是有一个被认知、被接受的过程,我们要通过各式各样的努力,来实现比较快的阶段性的发展,而不是阶段性的跨越,跨越是不可取的。

  从这个意义来说,它应该是一个健康、有序的发展过程。

  主持人:其他的媒体形式,对电子杂志的冲击,比如数字家庭啊,这种替代媒体的出现,会不是是对电子杂志一个潜在的对手?

  于干:我更愿意把它作为盟友对待,有的人从硬件开发的角度出发,有的人是从软件开发的角度出发,有的人是新型服务的角度出发,不同的出发点,所构成的商业经营行为一定是有互补性的,对于中国甚至全球来说,是一个共同的把这个相关的产业蛋糕做大的阶段,而不是现在就进行绞杀、缠斗的过程。如果能对今天进行感召的话,对全商业的电子杂志从业者来说,我们都希望大家能够有效地联合起来,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最有利的。

  主持人:广告主投放电子杂志的广告,这种接受过程需要多长时间?

  于干:取决于广告的收效。广告业的最终诉求叫做精准投放、有效送达。如果这种形态能够做到精准投放、有效送达,并且这种效果被检测出来的话,广告主不会不接受的。我们的有效数据都是经过权威的第三方提供的准确数据,广告主不会不相信这种权威性的数据。一段时间之后,他就能清楚地感受到了。

  主持人:我们的盈亏和调评是处在平衡状态,我们现在的广告投放占我们收益的什么比重?

  于干:现在的盈利模式是单一盈利模式,就是广告方式的盈利模式,其他的收入和我们广告的收入之间都是不可比的,我们集中力量去突破和实现的就是广告的盈利模式。

  所以从比重来说,我现在可以忽略其他的收益形态。

  主持人:近期是2千万的数字,我们会把钱用在哪方面的扩展呢?

  于干:这一轮的融资马上就要结束了,没有最终完成之前,我还没有被董事会授权披露这个内容,应该说时间很短,我们就会在一个新的资本支持之上进行业务扩张和业务扩大。

  主持人:业务扩展,钱会重点用在什么地方?

  于干:就是突出我们比较优势的地方,突出我们核心竞争力的地方,我们会把它最大限度地运用。

  可以看到主要经营团队的大家的背景,在媒体行业有常年的工作经验,电子杂志的生产者应该说都不满足电子杂志现在的内容现状,在引进大量的新技术的同时,会提高我们的内容水平,这是我们非常关注的。

  主持人:我们杂志的总量和用户数,有没有一个设定?

  于干:有很详尽的计划,这个计划都是详细到月的,短期的详细到周,我们不希望搞成巨无霸的公司,我们会整合周边的社会力量,同时也是进行商业价值的分享。刚才讲的比较优势的资源聚集,应该会在不太长时间之内,就会显现出效果,半年之后,我想你来看,就会是与今天不同的。

  主持人:注册用户数有没有一个设定?

  于干:注册用户数一定会有一个快速的成长,千万级的注册用户数是一个很起码的量。

  主持人:可以到一千万吗?

  于干:可以。

  主持人:网络杂志活跃用户应该在什么比重?

  于干:应该在10%-20%。

  主持人:怎么定义活跃用户?

  于干:各家有各家的差别,就是他有重复使用的行为,新增用户就是说他注册了,注册时会看几本杂志,然后他就消失了,就沉睡了,我们叫做沉默用户,还有相当多的用户我们希望他来回访。

  主持人:电子杂志在国外的发展情况怎么样?

  于干:目前可以得出的非常坚决的结论就是,中国一枝独秀。我从美国回来,到硅谷和波士顿去,我看过美国最活跃的两个地区,也是互联网发展最活跃的地方,但是他们的电子杂志还是处在最初期的阶段,还处于把书进行电子化的阶段,还没有做到很丰富的电子杂志的独特形态。

  这也是我刚进到这行很惊奇的地方,我们的一些新的服务形态似乎都是美国人干出来的,然后我们进行模仿、学习,但是在电子杂志这个领域,Xplus这家公司毫无疑问地,真的是全球第一个实践者,第一个创造者,所以我们去年得到了“中国创造奖”,得到的《财富》的年度酷公司,我想他们的评选应该是很有理由的。得到这个创造奖全国有25个产品,领奖时和我站在一排的都是海尔、蒙牛等等,互联网有三家,Xplus、百度、阿里巴巴。

  网友:传统杂志的普及率要高于电子杂志的普及率,随着我们的发展会不会将来把传统杂志消失掉?

  于干:去年11月比尔·盖茨生日时说他认为十年之内纸质媒体肯定会消失,语出惊人。默多克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纸媒体,他在比尔·盖茨说这句话之后,卖掉了很多的纸媒体,这个行动也给很多的媒体发出了一个信号。这个网友的问题是非常有历史感的问题。

  从19世纪以后,报纸等大众媒体出现后,每一次传媒技术的革命,都带来了社会生活的革命性的变化,而每一次都意味着一种新的草根式的传媒形式,对过去已有的精英式传播形式的挑战,从报纸、杂志、广播已经被人类多次地重演过,每一次都有草根与精英的对决出现。

  包括最近和网络和传媒的东西,比如说凯歌和胡戈,这种草根和精英的对决要进行到什么时候,这种时代还有多长时间要到来,博客的形态是不是要继续向前迈一大步,停在现在行不行?有很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随着电子杂志的快速发展,我想一定不会太长时间,就会给出一些新的结论。

  主持人:聊天就要结束了,于总说一下对电子杂志的预期。

  于干:对于电子杂志的从业者,我们必须非常清晰我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对这个产业的发展负上我们应该负的责任。

  第二个,电子杂志或者说多媒体杂志的形态,或者某种意义来说,我们今后要弱化杂志两个字,它就是多媒体方式的提供。一定是具有强烈未来色彩的新的传播形式,它的会和新的软件技术和硬件技术进行一个结合,达到一个大规模的蓬勃的发展。

  作为Xplus,作为行业的领先者,我们会继续扮演好我们扮演的角色,特别是在传媒的转化过程中,我们希望最大限度地整合好现有的媒体资源,来为我们广大的用户服务。

  主持人:我们谢谢新浪网友的支持和观看,本次聊天结束。

  于干:非常感谢大家,欢迎大家到我们公司去做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35,000篇。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