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手托着巴掌大小的一台机器,另一只手用笔在上面指指点,我们身边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了,他们都可以被称为PDA用户。PDA是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的缩写,实际上是一种超微型的计算机,比我们常见的台式PC和笔记本电脑要小得多的计算机。它的主要用途是移动时进行个人数据处理。
PDA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Tandy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推出的TRS-80。这是程序员编 制BASIC程序的辅助工具,从外型来看,更像现在的电子辞典。直到今天,美国洛杉矶动物园的研究主任凯瑟琳·考克斯还在使用这台机器记录黑猩猩的行为。这款产品的生命力周期之长,在日新月异的今天现在看来有些不可思议。
但我们今天所说的PDA,通常是指基于Palm操作系统的系列产品和基于微软Pocket PC操作系统的系列产品,这些产品除了能够使用厂家在出厂时预装的软件和数据库外,还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选择安装东西。至于其他的PDA,其血统可疑。这种概念上的PDA,是10年前定义出来的,源自一个改变世界的梦想。
牛顿与苹果:改变世界的梦想
1992年,苹果公司前CEO约翰·斯卡利提出了PDA的概念。对他来说,这是一个改变世界的梦想,更是与另一位改变了世界的天才——苹果公司创始人、现CEO史蒂夫·乔布斯的一场比赛创意的角力游戏。
1983年,乔布斯想拉原百事可乐CEO斯卡利跳槽,充满激情的乔布斯质问斯卡利:“你希望将自己的下半辈子耗在卖糖水上,还是希望有机会改变整个世界?”这个问题显然打动了斯卡利,对计算机一窍不通的斯卡利很快就加盟苹果公司,并于1985年首先改变了苹果公司———将乔布斯赶出了公司。
但接下来,斯卡利将面临创意的挑战,大家都知道,是乔布斯在上世纪70年代末说:“每个人的桌面都应该有台计算机。”我们才发现,原来计算机还可以摆上桌面而不一定非得是IBM那种装满好几个房间的大块头。经过近7年的谋划,斯卡利终于在1992年提出了PDA的概念———笔输入手持式设备,具有个人组织功能、通信功能和一种能够了解用户偏好的智能软件。同年,苹果公司推出了第一台今天意义上的PDA———牛顿(Newton)。苹果—牛顿,这对充满传奇色彩的名字组合,显然包含了斯卡利对未来的期望,事实上这也是在他当政的10年中,苹果公司惟一有创造性的产品。
在今天看来,斯卡利的梦想确实实现了,PDA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只不过成功的果实不是由苹果或者牛顿来品尝。“牛顿”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为追求功能上的齐全,“牛顿”运行速度缓慢,手写识别率低,而且又大又重,根本不适于随身携带。到1993年末,“牛顿”总共卖出了12万台,与斯卡利预期的数百万台简直是天壤之别。“牛顿”的失败成为斯卡利在1993年被赶出苹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到了1997年,乔布斯重返苹果公司掌握大权,一方面着手推出另一项改变计算机的新产品———彩色透明的iMac,另一方面迫不及待地宣布:终止开发和销售所有“牛顿”产品。
棕榈树和手上的春天:不死鸟传奇1993年,程序员杰夫·霍金斯和销售员唐娜·杜宾斯基建立了PalmCom-puting公司,销售他们为“牛顿”开发的手写识别软件Graffiti。Palm的中文意思是“棕榈树”,但也有手掌的意思,表明他们对自己的软件在手写识别方面的信心。由于Graffiti大大提高了“牛顿”的手写识别能力,销售十分红火,Palm公司开始设计自己的PDA。霍金斯设计了独特的操作系统———Palm OS 1.0,以Graffiti作为PDA的手写识别软件。1996年Palm公司推出了Pilot 1000和Pilot 5000,到1997年Pilot的销售量就超过100万台,苹果公司多年未能达到的目标,Palm用了不到1年就实现了。
从此,Palm一直是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PDA产品,到目前为止,全球已经有超过1000万的Palm用户。这么诱人的一块市场,显然就是人人垂涎三尺的大肥肉,所以Palm公司几经易手,先是卖给了著名Modem厂商US.Robotics,后来被包含在US.Robotics中卖给了3Com公司,再后来又被分拆出来拿到股票市场上赚美元。每次调整,霍金斯和杜宾斯基在公司中的地位都在下降,后来干脆被3Com赶出了公司。
被自己创办的公司赶出来,的确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霍金斯和杜宾斯基厉害之处就在于,他们立马成立了一间新公司———Handspring,名字可以直译为“手上的春天”,继续生产使用Palm OS操作系统的PDA。同时,他们将更多的创意加在了Handspring上。Handspring上拥有一个万能插口,可以接配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利用现有的插件,Handspring可以成为手机、MP3播放器、数码相机、数字录音机、GPS全球定位系统、扫描仪……所以很快Handspring生产的Visor系列PDA就成为仅次于Palm的全球第二大PDA品牌。
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
Pocket PC是微软开发的PDA操作系统,它的前身是Windows CE,Pocket PC的名字来得非常不容易,追溯其由来,我们可以看到微软在PDA战场上屡败屡战的历史。
早在1990年,微软就推出了AT Work OS操作系统,希望靠这套系统带动一种名为Win Pad的硬件产品。但这项产品一直没有在市场上打出名堂,被苹果公司在1993年抢先推出了New-ton。这是微软第一次失败,失去的是树立手持数字设备标准的机会。
1996年。微软的Windows CE 1.0问世。Windows CE是专门为信息家电、移动设备、嵌入式系统等设计的操作系统产品,再一次在市场上惨败,因为这款操作系统与同年问世的Palm Pilot相比,几乎完全不具有任何诱惑力,Win-dows CE在与Palm OS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中,毫无争议地落在下风。
微软在PDA市场上失去了先机,面对当时普遍的“PDA=Palm”的看法,不得不将委屈地将基于Windows CE的PDA取名为“Palm PC”。Palm公司对此毫不留情,立即控告微软侵权。微软无奈之下只好为Windows CE阵营的设备取了“Palm-size PC”(像Palm那么大小的PC)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
到了2000年4月,微软终于痛下决心摆脱Palm的巨大阴影,把基于Windows CE 3.0操作系统的PDA改名为Pocket PC。那时,尽管双方的市场份额仍然相差悬殊,但一个旗帜鲜明地站在PalmOS对立面的阵营终于正式成立。但Pocket PC这段抗争史为两大阵营忠实用户互相攻击埋下了伏笔。到今天为止,Pocket PC阵营的用户在大幅度增加,已有赶上并超过Palm OS阵营的势头。
但这种增长,微软的功劳最多只有一半。因为是大批传统计算机硬件生产厂商加入到这个阵营来,推出了Compaq的iPaq之类很能吸引眼球的产品,才使得PocketPC的产品五花八门。
玩家游戏
紧追国际潮流,目前中国的PDA用户分为由“胖友”(因“Palm”的发音与中文“胖”相近而得名)和“蜥蜴”(因Pocket PC的前身Windows CE中“CE”的发音而得名)两大阵营。
“胖友”是最早的PDA用户群,跟国外一样。但在国外,Palm的流行是由于Palm价格便宜、英文手写识别率高,对中国人来说,Palm的这些优点完全不存在。不但如此,直到今天为止,Palm仍然没有正式进入中国,中国市面上的Palm都属于非正规销售,没有正式的中文系统,而且用户的机器需要维修的话,还得送到新加坡。没有正式的售前服务,没有完善的售后服务,却仍然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忠实用户,这的确是一个挺奇怪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所谓“玩家游戏”的功劳。
“玩家”是类似于音响发烧友的一个人群。能够让普通用户满意的那些功能远不能让他们满意,他们要自己动手发掘出一个产品背后蕴含的所有潜力,简而言之就是要把一样东西玩个透。在玩家看来,仅仅懂得使用是对一项优秀产品的浪费。他们认为,对一项好的产品,就应该亲自动手改造它,让它变得更加无懈可击。玩家享受改造的成果,更享受通过改造过程而产生的相对普通用户的心理优势带来的快感。同时,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必然会与同好交流,这种相互认同感也是玩家乐趣的一个重要来源。所以,从来网上社区就是“玩家游戏”的主要载体。中国“胖友”一大特色就是聚会多,三天两头用各种名义聚在一起,动辄上百人,声势浩大。
优越感和交流是玩家游戏的两大要素。如果对优越感的重视占了上风,玩家游戏就有可能变成小众趣味,比如发烧友对音响的苛刻,比如平面设计师对苹果电脑的钟爱;如果对交流的重视占了上风,玩家游戏则会成为大众的爱好,互联网就是这样活生生被玩出来的。
最初的几年,在中国PDA玩家游戏还是以充满优越感的“胖友”为主导,各个网上PDA论坛上充斥着对国产PDA的讽刺和对早期“蜥蜴”的攻击。随着Windows CE改名为Pocket PC,用户越来越多,国外是这样,国内也是这样。Pocket PC的用户不重视优越感,也不太注重交流(实际上也没有太多可供交流的余地,大多数软件都是由厂商提供的),他们只是认为自己的机器比Palm更好用,认为这才是未来PDA的发展方向。对这种观点,充满优越感的“胖友”自然无法容忍,于是关于谁是PDA发展方向的讨论演变成为在每个PDA社区网站上“胖友”与“蜥蜴”之间的口水战。2001年是这场口水战最为激烈的一年。经过一年的鏖战,双方谁也无法说服谁,但双方在总算达成了一些共识,那就是对交流的重视。
在今年的各大PDA网上社区中,我们会发现“胖友”人数在增加,“蜥蜴”人数在增加,“胖友”增长得慢一点,“蜥蜴”增长得快一点。网上口水战仍然经常出现,但已经不仅仅限于攻击和嘲讽,更多的是理性的分析。或者,中国PDA用户正在成熟,真正的PDA社区正在建立。(风端)
一首歌声,两份祝福,万张贺卡免费送母亲!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