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举办 杨振宁现身

2019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举办 杨振宁现身
2019年11月17日 16:06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 11月17日下午,举世瞩目的2019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中国大饭店成功举行。现场,邵峰、王贻芳、陆锦标、王小云4位科学家获颁2019未来科学大奖。未来科学大奖的捐赠人、科学委员会委员、监督委员会主席、2019年未来科学大奖的获奖者及家人、未来论坛的理事、机构理事、青年理事、青创联盟代表,未来科学大奖周Steering Committee及Program Committee委员,往届获奖人代表,商界领袖、艺术家等悉数出席,与现场观众共同见证了“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及“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的颁奖盛典。

  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是2019未来科学大奖周的压轴活动,也是一年一度的科学盛会。颁奖典礼上,众多科学界“明星”汇聚在闪光灯下畅所欲言,展示科学成果,传播科学精神,凝聚科研力量,带给现场观众以及无数科学爱好者源于科学世界的光和热。

  中国“诺奖” 让中国科学站在世界舞台中央

  2019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当天下午如期举行。未来论坛理事会轮值主席张磊、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代表杨培东分别致辞,颁奖典礼正式开始。

  张磊在开场致辞中提到,科学发展带来的知识和信息密度,决定了人类文明的程度。他把科学比喻为最好的课外班,而科学所代表的理性、好奇、求真精神,则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去研习的必修课。未来论坛创立的初衷,就是希望撒下异想天开的种子,让大家更好地享受科学的乐趣。

  杨培东在致辞中表示:未来科学大奖已历四届,距离百年科学奖项的“小目标”还有96年。而即便是在这短暂的四年中,我们仍可看见,一些获奖成果在全世界范围内所激发出的更多的相关研究活动,以及所展现出的实用价值。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科研工作的原创性,长期重要性或经受住时间考验,正是未来科学大奖的题中应有之义。百年的小目标,实则蕴涵着我们的大愿景。

  璀璨星光 获奖者点燃未来科学希望

  随后,在现场近两千名嘉宾和观众的见证下,今年的“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及“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依次颁出。

  邵峰因其发现人体细胞内对病原菌内毒素LPS炎症反应的受体和执行蛋白的贡献摘得“生命科学奖”。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骆利群宣读“生命科学奖”的颁奖理由,并与其他科学委员会委员何川、刘勇军、骆利群、饶毅、王晓东,以及“生命科学奖”捐赠人丁健、沈南鹏和张磊一起为邵峰颁发获奖证书及奖杯。

  王贻芳、陆锦标因其在实验发现第三种中微子振荡模式, 为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研究, 特别是解释宇宙中物质与反物质不对称性提供了可能的贡献获得“物质科学奖”。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鲍哲南宣读颁奖理由,并与其他科学委员会委员毛淑德、薛其坤先生、杨培东,以及“物质科学奖”捐赠人邓锋、吴亚军、吴鹰和徐小平共同为三位科学家颁发获奖证书和奖杯。

  王小云因其在密码学中的开创性贡献,她的创新性密码分析方法揭示了被广泛使用的密码哈希函数的弱点,促成了新一代密码哈希函数标准取得的成就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张懋中宣读颁奖理由,并与其他科学委员会委员励建书、张寿武,以及“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捐赠人王强为王小云颁发获奖证书和奖杯。

  未来科学大奖寄托着科学的理想和希望,每一位科学人、每一位获得科学大奖的科学家,都在用荣誉诉说同一个信念,推进科学精神。四年前未来科学大奖成立之时,12位捐赠人承诺为这个大奖提供10年的捐赠。但10年以后这个大奖会如何,这个大奖是否会一直延续下去,它是否会像诺贝尔奖一样成为一个百年大奖,这些可能也是大家关心的话题。

  作为未来科学大奖捐赠人大会轮值主席,沈南鹏代表捐赠人向大会做出了更大的承诺,那就是将未来科学大奖永久化。他说:“作为优秀的企业家与投资人,我们不仅要有远见,同时更要有责任去贡献,不论是在资金上还是在资源上,都要去弘扬科学精神,去推动科学前沿的发展。我们12位捐赠人,承诺在延续原有的年度捐赠外,发起成立总额为一亿美元的永久捐赠基金,目前我们已得到相当份额的承诺款。这些新的承诺不只是影响今天,更影响未来百年!”

  杨振宁先生作为四年前共同启动未来科学大奖的参与者,也在现场分享了他的观点。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和中国爱乐-青少年交响乐团在颁奖典礼上做了精妙绝伦的表演,现场观众听得如痴如醉,表演结束时现场爆发了长时间的掌声。

  在颁奖典礼的最后,未来论坛的发起人兼秘书长武红在闭幕致辞中对21位科学家委员会老师和大奖监督委员会、12位大奖捐赠人、未来论坛33位个人理事及8位机构理事、到场的嘉宾及各界朋友表示了感谢。并在现场分享了她创办未来论坛的缘由和初心,她表示,我知道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我们会继续努力让科学的火种一直传承下去。

  当天上午,2019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报告会成功举办。刘勇军、杨培东及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未来论坛机构理事代表刘庆峰分别担任三场报告会的主持。现场4位获奖者与青少年们面对面对话,用专业的科学知识和专注的科学精神为他们照亮未来的科学前进之路。

  未来科学大奖获奖人媒体见面会由王强担任主持人。毕马威中国副主席邹俊作为机构理事代表出席媒体见面会、未来论坛科学大奖颁奖典礼以及科学公益晚宴,他表示:“作为未来科学大奖的监督机构,毕马威见证了未来科学大奖投票全过程并核实最终结果。我们非常荣幸能够与未来论坛这个公益平台合作,持续助力中国科学的发展。作为一家全球专业服务机构,科技赋能是毕马威极为重视的发展战略之一。我们在金融科技、汽车科技、生物科技、芯片科技、医疗、生命科学等领域不断深耕,坚持探索并发展新技术和新模式,为客户、行业及社会提供更专业的服务支持。”

  “物演_科学观与艺术观”主题展览开幕式也在当天下午正式启动。著名策展人顾振清,参与本次创作的艺术家杨千、王度、李晖、费俊、陈文令,和科学家代表马大为、薛其坤出席了开幕式。据悉,该展览所有作品均由历届获奖者与国际知名艺术家联袂创作,旨在利用艺术的力量打破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认知隔阂。

  作为民间科学奖项,未来科学大奖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奖励在大中华区取得杰出成果的科学家(不限国籍)。奖项以定向邀约方式提名,并由优秀科学家组成科学家委员会专业评审,秉持公正、公平、公信的原则,保持评奖的独立性。

  目前,未来科学大奖下设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个奖项。作为当今大中华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奖项,我们希望借助未来科学大奖颁奖盛典礼赞科学家,庆祝并分享科学成就,以科学精神影响中国、影响世界、影响下一代。

  正如未来科学大奖捐赠人在视频里讲到的,这个奖项应该像血脉一样传下去,这个奖项的背后是一种科学精神的启蒙、一种传承和一种强化。这个科学奖不只是今天颁奖典礼高光的一刹那,要影响的是一个时代甚至是若干个时代。

  附:

  2019年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

  “生命科学奖”获奖者

  邵峰,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学术副所长、资深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2019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得者

  “物质科学奖”获奖者

  王贻芳,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2019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得者

  陆锦标,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2019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得者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得者

  王小云,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杨振宁讲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2019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奖获得者

  2016年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

  “生命科学奖”获奖者 卢煜明

  “物质科学奖”获奖者 薛其坤

  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

  “生命科学奖”获奖者 施一公

  “物质科学奖”获奖者 潘建伟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得者 许晨阳

  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

  “生命科学奖”获奖者 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

  “物质科学奖”获奖者 马大为、冯小明、周其林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得者 林本坚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