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中国第四次珠峰地区综合科考专题 > 正文

珠峰测身高惹全球关注 5手段保证测高更准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 10:33 深圳特区报

  以下几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使珠峰的“身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第一,珠峰是世界最高峰,地球第三极,本身就是新闻焦点。

  第二,测定珠峰高程是人类认识地球的一个重要标志,但长期以来,围绕珠峰高度的争论一直存在。这种“不一致性”无疑极大地调动起人们的好奇心。

  第三,珠峰地区是观察地壳运动的最佳窗口,珠峰高程的变化及相关测量数据的变动对研究地壳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包括珠峰在内的青藏高原对东亚、南亚甚至整个北半球的气候、环境、生态等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

  五手段保证测高更准确

  刚刚公布的珠峰新“身高”可信度有多高?新华社记者为此采访了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活动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勇。他表示,与1975年中国珠峰测高以及其他测量活动相比,2005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手段有五方面创新。

  一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测量过程的应用更加完善。GPS方法共设置了70个点,并把仪器放置到高于人体的三角架上,实现了35分钟无间断数据传输,数据采样也从一般的每30秒一次提高到每秒一次。

  二是采用了激光测距的手段,比1975年测距手段精度提高了一倍以上。

  三是本次测量峰顶冰雪深度更为可靠。此次用雷达测量冰雪深度,数据为3.5米。

  四是珠峰“身高”起算点——大地水准面的确定更加精确。测绘人员参考了5种地球重力场模型、600多个重力点、更加完善的地形资料。

  五是测量中的折光改正更加完善。本次使用的是在珠峰大本营测得的气象资料。

  珠峰2005年测量大事记

  3月10日国家测绘局组织的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队从西安出发。

  3月29日峰顶测量仪器设备从北京出发,4月7日抵珠峰大本营,主要包括置于峰顶的测量标志——觇标,用于测量峰顶冰雪深度的冰雪深雷达探测仪,以及GPS测量设备等。

  4月11日珠峰高程测量纪念碑在拉萨制作完毕,这是竖立在珠峰的第一个测量纪念碑。

  4月18日登山测量队员从珠峰大本营出发,进行高海拔适应性训练。

  5月10日突击登顶人员名单确定;珠峰高程测量新闻中心在珠峰大本营启用。

  5月11日第一批登顶测量队员出发,抵达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

  5月12日第二批登顶测量队员出发,抵达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

  5月19日第一批登顶队员从6500米营地启程,开始冲顶之旅。当日到达7028米营地。

  5月20日第一批登顶队员到达7790米营地;第二批登顶队员从6500米营地启程,到达7028米营地。

  5月21日第一批登顶队员到达8300米突击营地,准备冲顶。第二批队员到达7790米营地待命。

  5月22日珠峰峰顶测量成功进行。

  5月23日因天气原因,第二批队员放弃冲击峰顶。

  6月12日全部野外测量数据送抵西安国家测绘局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随即开始了水准测量、GPS定位、三角测量、重力与大地水准面、雷达测深等数据处理和计算工作。

  7月18日国家测绘局和总参测绘局在北京联合召开了“2005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项目验收评审会议。

  10月9日据经国务院批准并授权,国家测绘局正式公布2005珠峰高程测量获得的新数据。

  复测队员讲述惊险历程

  历史将记住他们的名字:张江齐、陈永军、刘西宁、任秀波、白天路和柏华岗。亲身参与珠峰复测的这6位勇士近日讲述了挑战世界最高峰的惊险故事。

  每天醒来一口血痰

  张江齐说,测量队到达6500米的营地的第二天,部分队员、一些随队记者等便开始出现严重高原反应:头疼、恶心、呕吐、睡不着等。而后,一些人被迫下撤到海拔低一些的营地休整。陈永军说,70%的专业测绘队员此前没有进过西藏,反应强烈。一些人连胃液、胆汁都吐了出来,接连几天吃不下任何东西。撤回拉萨后,队员们补充了一些高原药品,而后再次向藏北无人区进发。许多队员患上呼吸道感染。每天清晨醒来,不少队员嘴里都是一口血痰。

  冰面铺上石块便是床

  张江齐说,到了一定的高度后,珠峰到处冰天雪地,严寒袭人。队员们在附近拾捡一些石块,铺在寒气逼人的冰面上,便凑成了一张凹凸不平的“石子床”,而后再围着石子床搭起帐篷。有时,身子被石子顶得难受,一些队员便将装水的塑料瓶垫在石子缝间。第二天醒来,塑料瓶已成冰坨。烈日下直到中午都化不完。无奈,队员们只有用军刀将塑料瓶剥开,将冰坨放在锅里烧水喝。

  测量队员差点落入深渊

  登峰测量过程中,队员们需要沿万丈深渊爬过一段。往上爬时,张江齐等队员在协助人员的帮助下,沿着绳梯得于顺利通过。下撤时,排在张江齐前面的人突然一失足,顺势往深渊快速滑了过去,幸得绳梯一绊救回一命。看到此情,紧随其后的张江齐被吓得一屁股坐到了绳梯上,几乎是屏住呼吸一点一点地往下挪。(本报记者陆云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