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考古最新发现一粒1万两千年前的栽培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28日 11:04 新华网 | |||||||||||||
新华网长沙1月28日电 (记者 明星) 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所长袁家荣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称,湖南省道县的玉蟾岩遗址出土了一粒被证明是1万2千年前的古栽培稻。这一重大考古发现表明,玉蟾岩遗址在世界稻作农业文明起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袁家荣介绍说,“这次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了栽培水稻和陶片。水稻一共发现了6粒,而陶片只有一小片。这枚米粒出土在陶片下面的地层,距离地面1米多深,可以肯定是古代
袁家荣对记者说,1993年、1995年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的专家曾先后两次对这个遗址进行过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旧石器向新石器时期过渡的文化遗物,如石器、棒器、动物骨头残骸、种子,最重要的是当时发现了栽培水稻的谷壳标本和陶器。 袁家荣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标本,是研究农业起源重要的材料。” 玉蟾岩遗址被湖南省道县当地人称呼为“蛤蟆洞”。这个洞穴西北方向有个开口,洞口有石刻“玉蟾岩”。洞口离地面5米多高,大厅宽13米,深7米,面积约100多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