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2004年度诺贝尔奖专题 > 正文

评论:中国人为何拿不了诺贝尔奖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3日 08:48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每年诺贝尔奖颁奖时节,作为习惯的看客,国人心里总要习惯性地“复杂”一次。在奥运会上拿了一堆金牌后品味无缘诺奖的失落,今年的“复杂”肯定别有一番滋味。

  体育在国际舞台上的风光,撩起了不少人骚动的大国幻觉,许多媒体已经在教训国人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大国国民。堂堂的大国人民,怎么老是拿不到诺贝尔奖呢,这也太不符合大国身份了吧—————无疑,纠缠于国人心中的是受阻的民族自豪感和大国荣誉感。

  今年好几项诺贝尔奖都被美国人拿走了,按我们的惯常逻辑来推断,美利坚人民应该自豪得不得了—————可我们在媒体上基本上没看到美国人洋溢什么民族自豪感国家荣誉感之类的东东,各大报也没刊发什么弘扬民族精神的社论。这种淡看似乎不是什么矫情,而是美国佬一贯的作风,去年“勇气”号登陆火星那样的壮举,他们也没谈什么民族精神,而是说“人类共创未来”。

  可是,如果是我们拿了诺贝尔奖,将会有怎样一番盛况呢?看看我们拿了奥运金牌后的表现就知道了,若能够历史性地拿次诺贝尔奖,还不蹦上了天!

  可能这种心态,就是实际上我们总离大国国民有那么一段距离的原因所在,也是我们总也拿不到诺贝尔奖的最根本原因吧。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在诺贝尔奖评选的整个过程中,获奖人不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的影响,评选的惟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也就是对整个人类文明进步贡献的大小。所以我们看到,那些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或者是解决了人类某个共同面对的难题,或者是缩短了人类通向某项福利的距离。总之,他们的努力必须是对全人类福利的增加作出了贡献。

  扪心自问,我们有多少研究是基于“全人类共同的福利”这个博爱的目标呢?诺贝尔奖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在这方面的“小”和“私”。

  当我们今天重新拾起那被遗忘的大国感觉时,必须认识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一个能被外人接受并尊重的大国,是需要点“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点什么”的情怀的。也只有这样,属于人类自豪和荣誉的诺贝尔奖才会青睐我们。据中国青年报 曹林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