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科技考古专题 > 正文

中国文物修复技术引进现代科技 取得重大进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5日 16:00 中国新闻网

  新华网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 李亚杰 吴建路) 秦始皇陵铜车马修复、秦俑彩绘保护、法门寺出土丝织品保护、饱水简牍和漆木器脱水保护、纸质文物保护……记者25日于中华世纪坛开幕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成果展览上获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文物工作不断引进和应用现代科技,在馆藏文物保存、修复技术上取得重要进步。

  据介绍,中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科技水平也得到不断提高。在西藏布达拉宫保护工
新浪搜索联盟心的力量 落雪无声精美图铃下载
拿什么祝福你我的朋友 点点通阅读器好友赏
程,敦煌石窟保护和壁画修复,蓟县独乐寺维修工程,三峡工程文物保护规划研究与实施等方面,现代科技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在大型遗址保护中进一步探索将考古、规划、环境、地质、化学、物理等多种科学和技术综合运用,取得重要成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多学科合作的进行,航空遥感考古调查技术、水下考古技术的引进和确立,拓展了遗产的认知手段和范围。多种现代科技应用于材料、工艺的分析研究,应用于年代测定的研究,如曾侯乙编钟的研究与复制等,都是跨学科开展基础研究的重要成果。”

  记者在展览上了解到,现代科技的引进和应用,拓展了文物科学研究领域。元素成分分析技术,碳十四、热释光等测年技术,电阻率法、电磁法和卫星定位等现代勘测技术,为文物本体、考古勘探等研究提供了新手段。此次展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反映文化遗产保护科学的展览,不但展出了很多从未展出的文物,还特意安排了不少颇具特色的活动,如中小学生免费开放日、文物知识讲座、考古训练营等,一改传统科学文物展的静态和枯燥,使展览极具参与性和趣味性。

  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文物局长、博物馆馆长、考古所所长参加了开幕式。历时一个月的展览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文物研究所、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共同承办。(完)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