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上海重罚网约车,为何新闻后的跟帖却翻车了

2019-08-16 08:39:31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曹林的时政观察   

  欢迎关注“创事记”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曹林

  来源: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ID:zqb_caolin)

  前几天国办“38号文”要求对平台经济“创新监管理念和方式,落实和完善包容审慎监管要求”,合理设置行业准入规定和许可,加快合规化进程,交通部也敦促地方“不能按传统的方式管理网约车”,很多从业者都对“包容审慎”这几个字充满期待,以为地方要让网约车松一口气了,陷入管制困境的网约车将迎来转机。我当时还撰文表达了谨慎的乐观:这个“包容审慎监管”,别到了某些地方只剩下了一个字:管。不幸言中,这才几天,没见着“包容审慎”的影儿,倒看到“管”在加码。

  这两天一条新闻上了热搜:滴滴美团被下最后通牒,若拒不整改将下架App。上海交通部门发布信息称:在7月第一轮检查中,执法部门累计对滴滴、美团等14个平台共计检查21次,对平台未完成清退平台内不合规车辆、未全量数据推送等违法行为开出罚单114张。其中,对“滴滴出行”处罚550万,“美团出行”处罚147万。这个通报特别强调:“滴滴打车”平台在“吃到”550万罚单后,仍在为无资质的车辆派单。从近三天的“黑名单预警”数据上看,“滴滴出行”平台上的不合规网约车辆占比均超过82%。

  我喜欢看新闻后面的跟帖,那是最原汁原味的民意。按规定执法,似乎天经地义,企业违反规定被重罚,上了黑名单,好像也是“活该”。联想到这种“无资质”可能隐藏的风险,也让人对出行的安全充满担忧。本以为这条新闻后会有很多网民痛斥网约车,为管理部门开出的罚单叫好,没想到新闻后面的评论“翻车”了,评论竟然一边倒地对网约车表达了同情。

  比如微博“Vista看天下”这条“滴滴美团拒不整改将被下架”的新闻下面,有近7000条评论,前面的热门评论都是这种画风:滴滴这么方便,还是留着吧。一句话,我不希望我所在的城市这样搞,网约车对于我这种上班族不可缺少。这样搞是不给网约车活路啊?有两条评论引起了特别多的共鸣,都质疑了“规定”。一条说,是不是规则和规定本身有问题,才导致这么多“不合规”的。一条说,求问什么样的车辆才叫合规?让这么多网约车都成了不合规,是车有问题,还是规定有问题?

  灵魂般的拷问,确实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企业的义务是遵守法规,这没什么可以讨论的,但这个判断有一个前提,就是管理者须制订一个合理且正当的规定,这样的法才是良法,规定才是良规,这样的规定不仅有“必须履行”的强制力,而且有种让整个行业信服并执行的正当性。规定当然也是一个具有排它性的门槛,但如果一个规定,竟然让众多从业者都处于“不合规”状态,不能只谴责别人的不合规,而得反思规定本身的问题了。

  很多地方虽然承认了网约车的合法性,但还是像防着敌人一样防着网约车,在网约车身上添加了很多根本没必要的限制。全国政协委员蔡继明在两会提到过这个问题,他批评一些地方说:现在一些地方政府用户籍、居住证等要求限制司机进入,用车型、价位、轴距等指标限制车辆进入。他认为,这些限制条件过于严苛,影响了从业人员和相关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利于鼓励创新和促进就业,应当取消或改进。是啊,凭什么限制车型呢,凭什么规定价位呢?这应该是消费者自己选啊。再说户口,这一条就掐住了很多从业者的脖子,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有多少本地人愿意开网约车,“合规”根本无从谈起。我们的改革在啃硬骨头,网约车管制就是一块硬骨头。这个问题上,各方面走在前列的上海更应该做改革的示范,打破利益阻碍。

  开网约车的常常担惊受怕,管理规定层层加码,稍不留神,自己就可能进入“不合规”行列了。工信部下属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曾做过一个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从事网约车运营的司机有3120万,而资质符合各地出台的新规的总共有34万,比例仅为1.1%。专家做了一个对比,翻了一下当年各地重点大学的录取率,发现北京重点大学的录取率为4.29%,上海为5.33%,即使录取比例最低的省份也要高于1.1%。这位专家说,想成为一名符合资质的网约车司机,在很多地方竟比考上重点大学还难!――如此严苛的准入门槛管理规定,是不是应该反思。管理,应该让多数人“生”,而不是死啊。

  从职业社会学的角度看,一个合理的规定,应该是设置一个边界保护这个行业的多数人,为多数从业者提供“合规化”的服务,驱逐少数越轨者。如果竟然置一个行业的众多从业者于“不合规”状态,设立一个让多数从业者达不到的标准,规定本身的正当性可能就有问题了。

  实际上,这也正是国办“38号文件”中的“包容审慎”所致力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总把问题指向企业,而应该反思监管者的问题,反思“规定”的问题。文件中是这么说的:合理设置行业准入规定和许可。放宽融合性产品和服务准入限制,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均应允许相关市场主体进入。指导督促有关地方评估网约车、旅游民宿等领域的政策落实情况,优化完善准入条件、审批流程和服务,加快平台经济参与者合规化进程。——“加快平台经济参与者合规化进程”,千万别把这句话的经念歪了啊,这话的含义是完善准入门槛“创造条件让从业者合规”,而不是削足适履用那个严苛的规定去检查从业者“合不合规”。

  国办38号文中充满包容新生事物的开放精神,比如文件要求:本着鼓励创新的原则,分领域制定监管规则和标准,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为新业态发展留足空间。对看得准、已经形成较好发展势头的,分类量身定制适当的监管模式,避免用老办法管理新业态;对一时看不准的,设置一定的“观察期”,防止一上来就管死。——为什么那么多网约车不合规,是企业问题,还是管理问题?是不是存在着用老办法管理新业态的痼疾?这样管理的话,真容易如国办文件所说,一上来就管死了。开放的上海应该成为创新新业态监管理念的示范者,而不是相反。

  说好的“包容审慎”呢?有关部门,看一看新闻后的评论吧,能不能体贴一下民生之艰,有没有读懂中央对新业态的管理精神。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