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朱啸虎胶着中的资本局,正在渐渐脱离他的控制

2017-12-21 14:59:57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略大参考   
image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略大参考

  朱啸虎在饭桌上挑衅式地说他不投60后。

  表现出这种粗暴也并不意外,毕竟他是能够操纵中国互联网的人。

  但他最近应该很焦虑,他投了的那个90后ofo还没有顺他的意接受合并,让他保持惯有的速战速决。

  不仅仅是ofo,还有映客。最近,朱啸虎的资本局都在胶着之中。

  

  20日,一个叫王学宗的“60后”创业者发了一条微信,描述了他因为年龄被朱啸虎羞辱的境遇:

  王做东,宴请朱啸虎——他此前花十万块参加某培训营才得以认识的“导师”,以及其他的创业者。

  席间,身为60后创业者王学宗,给坐在主位的朱啸虎汇报其云通讯项目“小会”,才一分钟,便被朱啸虎神情严肃地打断:“我不投资60后,我投资80后和90后”。

  一时间,一桌子80后创始人都放肆地大笑,只有70后没笑。

  朱啸虎还补刀说,“小会,哼,反正我不用”,他还说三年前全时会议找他要投资,他都拒绝了。

  王学宗描述说,期间一个小鲜肉共享经济创始人还谄媚地附和,“老王,你丫怎么到这里混”。

  场面有点残酷,对于一个创业者而言。

  朱啸虎自然可以有自己的投资理念——只投年轻人,毕竟帮他赚到大钱的那批创业者,都是年轻人,从程维到张旭豪都是年轻人。

  他在多个场合提到创业者的年龄问题,在接受36kr采访时,他总结当年投拉手网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创业团队“没看过钱,而且年龄都不小”。而他对于投中滴滴成功经验的总结也是,他“偏好年轻创始人”,因为,他们懂变化、不害怕试错、愿意闯,而且年轻人未来还长,“别的想法”不多。

  但在一张饭桌上,这样的情境下讲出来,并引起对一名创业者的群嘲,未免过于轻挑。

  王学宗本身的创业项目质量如何,我们没有调查,不多做评价,但王学宗有一点说对了,就是朱啸虎不懂2B,即企业服务。

  王学宗在那条回复薛蛮子的微信里描述,他曾与朱啸虎一起去看2B业务,“我发现他对2B业务一窍不通,提问幼稚无比”。

  朱啸虎按照年龄来划分创业者这点,这点在企业业务投资里面是行不通的。

  曾经有一个投资人,几乎是以一种兴奋的态度对我说,他现在很开心地发现,在人工智能这波浪潮里,一群高质量的创业者出来创业——用人工智能去做以往的企业业务。

  这群创业者原本就是企业服务企业里的高管,现在出来创业,有经验、有人脉、在客户那里有信用,对于他们投资人来说,唯恐投不到。

  这名投资人是个80后,现在是BAT一家中企业风投的掌门人,从种种业绩的表现来看,他投得都不错。他没有持年轻而骄,对行业里有经验的从业人员有敬畏。

  实际上,在企业服务业务中,面对的客户是企业客户。这种采购行为由个人做决策,决策正确与否,影响到他们整个公司业绩,也影响到他在公司的去与留,他们往往最信任大公司,或者是大公司出来的有信用的高管。

  因此,在企业服务中,年龄意味着经验、人脉以及信用。

  但朱啸虎说出这样的话也不意外。

  老道消息在那篇《谁人不识朱啸虎》里面描述过这样一个场景:

  投完 ofo 之后,朱啸虎还见了另一个自称当过学生会主席的北大学生。两个人聊了团队情况,聊了市场壁垒,聊了商业模式,临了,朱啸虎故意激将:你这个市场不够大啊。

  没想到,创业者一听这话,立刻倨傲的站起来,头也不回地走出了朱啸虎的办公室。朱啸虎说:人和人啊,真是不一样,一个人是什么样,聊几句就能知道。

  不知道朱啸虎事后跟人提起王学宗这段,会不会嫌他经不起挑衅,也说,“人和人啊,真是不一样”。

  

  相比一般的投资者,朱啸虎更多地介入了被投公司的生死,成功了几次之后,他自然觉得握有了巨大的权利。

  因此,奚落几个大龄创业者,又算得上什么事呢。

  大多数投资者谈他们对于被投企业的价值,大多是投后服务,而这些投后服务无非就是经营管理上的决策上的建议。

  朱啸虎不一样,他于被投企业,如同上帝。

  在一场和朱啸虎同台的圆桌对话上,天使投资人龚虹嘉说朱啸虎,说他投资风格如同其名,“就是呼啸而来凶恶的老虎。”他开玩笑地说,“只要他看重哪个项目他就砸大钱,往往他一砸大钱长则一年结束战斗,短则几个月结束战斗,我们都得花十几二十年才能结个果,你就整两三年。”

  速战速决,是朱啸虎投资了的企业的风格,也是朱啸虎的投资风格——他要迅速撤离,企业也不得不保持同样的节奏。

  滴滴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在他的鼓动下,迅猛地烧钱——打车应用“亚洲区小组赛”结束后,滴滴和Uber展开了猛烈厮杀,靠的全是烧钱。事后,朱啸虎自己说,“中国的互联网竞争非常惨烈,滴滴打车已经融了70~80亿美金,美团也融了几十亿美金”。

  他把这些厮杀比做海湾战争,“试想,美国人第一次打海湾战争总共才花了100多亿美金 ,一个初创的互联网企业融资60~70亿的美金,这件事情是史无前例的”。

  烧钱规模如同海湾战争,想必他心中指点江山的磅礴气势是常有的。

  为了战争速战速决,他不得不时时刻刻出来为被投企业站台,帮助他们迅速出名、长大:

  为滴滴站台,一会儿批评神州专车不是共享经济,一会儿质疑 Uber 中国烧钱太过。

  他和周亚辉投了映客,天天讲直播风口,讲出来一个万播大战。相比之下,老牌风投 DCM 投了快手、秒拍、美拍三大短视频平台,垄断了整个赛道,但是 DCM家当家人是谁?一般人不知道。

  他投了ofo,和投了摩拜的马化腾在朋友圈三番五次吵架。

  他处处对媒体传授被投企业成功的经验,告诉别人滴滴、映客、ofo、饿了么是如何成为独角兽的。

  朱啸虎又有势力,投资滴滴成功之后,他投的必定有人接盘,毕竟当年他投了滴滴之后,腾讯接盘,投了OFO之后,他让滴滴入股。

  速战。投资——奋力站台——忽悠其他人接盘,朱啸虎也算得上投资圈的劳模了,正是因为有如此深的介入又如此大的势力,朱啸虎也有了很大的权利。

  速决。最快的方式是促成两家合并。在他投的案例中,无一不是那种和对手打得头破血流,然后又握手言和的——如滴滴与快的的合并,携程与去哪儿的合并、饿了么和百度外面的合并。

  干净利索,操控力强。

  

  也有失算的时候,比如他站台了很久,甚至不惜为之与马化腾翻脸的ofo。在与对手合不合并的事情上,创始人和朱啸虎之间明显发生了矛盾。

  ofo创始人戴威最开始对朱啸虎一定是感恩戴德的,他把接受朱啸虎的1000万投资视为ofo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从拿到金沙江的钱后,我们的扩张就开始了”。

  朱啸虎的风格永远是希望迅速结束战争。

  早在去年9月份,朱啸虎就曾放出豪言:“ofo和摩拜的战争将在90天内结束”。

  但事情的发展远远没有他所想的那么乐观,摩拜在一轮轮融资中丝毫没有落后,甚至有时占据了上风。

  战场的确是摩拜和ofo两家的,没有其它玩家什么事情。从2017年6月,朱啸虎说,“下一步首先是清场,把小的公司全部清掉,和以前打车差不多,最后留下两个PK”,冠亚军赛阶段了。

  为了尽早打赢这场战争,他和马化腾在微信朋友圈互怼。

  朱啸虎当时转发艾瑞数据文章,文章说ofo活跃用户、用户增速远远超过摩拜,朱啸虎说,“和街头实际数数的感觉基本一致”。

  马化腾投资了摩拜,朱啸虎朋友圈下开始了反驳,说“从微信支付来看,摩拜高一倍”。

  但吵归吵,朱啸虎心里想的永远是合并,当时记者问朱啸虎两家是否会合并,他表示:“目前两家投资人在认知上有比较大的差距,我觉得目前来看是没有这种可能的。”但他认为:“(合并)将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比如说大家都说三八线要合并,但是只有你打到三八线,打三六线才可能合并。”

  在朱啸虎眼里,9月份双方打到了“三六”或者是“三七”线了。

  到了9月,朱啸虎开始表达合并的意愿。他当时对媒体说,共享单车整个行业的格局已定,摩拜和ofo两家公司占据了整个市场95%的份额,但每个月仍然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运营,唯有两家合并才有可能盈利。

  在各个场合,他都不断表态,ofo跟摩拜合并是必然的、是合理的、是最好的结局,就这样,外界认定了这两家是要合并的。

  但戴威丝毫不松口。

  到了11月20日左右,朱啸虎开始施加负面压力,他说,“好的需求,完全是靠自发、靠口碑产生出病毒式的传播。靠烧钱起来的,基本都是伪需求,我以后不再投烧钱的项目。”

  毫无疑问,指的是ofo。

  不管戴威怎么想,朱啸虎四处活动——在乌镇的互联网大会上,刘强东、王兴组的以马化腾为核心的东兴局,他都凑上去了,也足足释放了寻求合并的善意。

  与此同时,关于摩拜和ofo两家极重要的负面也开始暴出来——蓝鲸网报道称,根据内部人士向他们爆料,ofo和摩拜两家已经开始挪用用户押金填补缺口,挪用总金额高达60亿元,自行车厂以及公关公司等供应商的付款也均已暂停。

  这种把两家资金短缺情况暴露出来的做法,很难说不是资本向企业施压的方式之一,但不确定是哪家资本,毕竟摩拜和ofo都身涉其中。

  12月4日,戴威对媒体说,“非常感谢资本,因为资本助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但是资本也要理解创业者的理想和决心。”

  朱啸虎怒了,在12月20日一个出席公开场合的一个讲话上,直接开怼,自己最讨厌“认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创业者。”

  促成那么多起合并的朱啸虎,应该容忍不了一个90后不听话。他大概也不愿意自己像周亚辉一样,被空空狐的90后创始人收拾一遭。

  --肆--

  朱啸虎急切地需要一次成功,是因为另一桩大案子退出也不顺利——映客。

  朱啸虎在映客身上没少花心思,四处站台,甚至在映客陷入刷单丑闻时,还在为其辩解“以激励用户为目的的运营技巧”。

  从今年开始,他们为映客设计了一个铤而走险的退出方案,其惊险程度不亚于赵薇的资本挪腾。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个非常接近于借壳上市的方式,他们几家机构金蝉脱壳,但创始人被留了下来 。

  9月4日,在宣亚国际发公告表示,拟收购蜜莱坞(映客主体公司)约48.25%股权,标的资产交易价格近28.95亿元。

  交易非常复杂——宣亚国际28.95亿元收购全部映客创始人奉佑生团队股权,而宣亚国际自己没有这笔钱,需要向四个机构股东借款,以及一笔7.4亿元的贷款来凑足这笔收购资金。

  有意思的是,奉佑生团队股权收到这笔钱后,必须增持宣亚国际约29.76%的股权,也就是说他们根本无法套现。

  但风投们得以脱身。交易专门外设一个基金——嘉会投资收走金沙江创投、昆仑万维等资本方的股权。当时我们计算,包括金沙江在内,几家资本方累计可以套现25.5亿元。

  问题在于这个精密的设计非常类似借壳——当时宣亚国际的收购资金大部分来自映客自己本身,因为不涉及到发行新股,这个交易实质上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以老股加现金的方式,收购映客的约48%的股权。

  对此,宣亚国际在公告中特别强调了非借壳上市——因为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没有变化。

  但到了12月15日,宣亚国际宣布终止这场交易。而就在不久之前,证监会刚刚处罚了赵薇的高杆杆收购计划。

  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朱啸虎还没有能够退出映客这笔交易。

  据说映客接下来的机会是单独上市,但IPO之路难度,相信朱啸虎自己心里清楚,IPO则意味着那些运营技巧都要放到证监会的放大镜下接受审查。而直播行业本身,风口正在消失。

  朱啸虎说,不投60后的时候,大概也在焦虑,90后的ofo以及80后(奉佑生79年生)的映客到底要怎么收场。

  一切都在胶着当中。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网络文化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