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以前,大部分声卡都带有一个“Speaker”输出接口。那是一个带有功放输出的插口,为的是能够带动当时市场占有量比较大的无源音箱。但是随着声卡技术的发展以及音箱品质的提高,电脑多媒体音箱已经基本上告别了无源塑料的时代了。
为了提高音质,声卡上的输出接口也就逐渐采用无源或者输出功率非常小了。这点对于带有额外放大器的有源音箱来说是好事,但对于一些小无源音箱或者耳机来说恐怕就不是什 么令人开心的事情了。而且对于经常需要在耳机和音箱之间切换的读者来说,要是能够有一个“Speaker”接口或者专用的耳机插口就方便多了。那么对于一些品牌的声卡,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自己动手来进行一些改造方便自己应用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们就以一块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雅马哈724声卡为例,一起动手来给声卡添加上一副“耳机接口”吧。
前期准备
在雅马哈724声卡上除一个游戏接口插座之外,还有三个插座,它们分别是:线路输入(Line
In)、线路输出(Line Out)、麦克风输入(Mic)。通常我们是使用Line
Out来连接有源音箱。但是如果使用耳机的话,插入声卡线路输出端时耳机声音会特别小。在这款声卡上原来有跳线可以选择线路输出或耳机输出。拆下声卡寻找,果然在线路输出插座旁找到六个焊盘,不过没有跳线针。而且其中四个焊盘用导线两个一对焊在一起。仔细对照线路板,我们可以得出这六个焊盘之间的关系。(见图1),现在这种状态为线路输出状态。再来看板子上有16脚集成电路TEA2025B,通过查找资料,发现这是一块双声道小功率放大器。那么看样子这块声卡应该具备放大功能。如果现在重新焊上跳线,以后还得手动在音箱和耳机之间换来换去实在太麻烦。那么我们就索性一步到位,另加装一个插座专供耳机信号输出。
图1
现在我们先来准备一下所需元器件:一个ф3.5立体声插座,一定要带螺母固定的那种;两个超小型电解电容16V/4.7μF,钽电容更好(见图2)。
图2
所需工具:ф6麻花钻头、手摇或电动钻、小锉刀、镊子、电烙铁、焊锡、松香若干。
实际动手
第一步:首先在关机状态取下声卡,再取下声卡上固定的挡铁,所加插座就安装在挡铁上。用插座大致比较一下位置,以安装上插座不与声卡板上元件相碰为准,并用铅笔画好位置。
图3
第二步:用ф6钻头钻孔,并修磨孔边毛刺,以所加插座头部刚好放进为准。这一步主要讲究的是细心,在操作过程中不要太心急。
第三步:将新增插座固定在所钻的孔上,将挡铁安装回声卡。
图4
第四部:在声卡背面找到6个焊盘,其中4个焊盘两个一对焊在一起,强行固定为线路输出状态。然后再从另外两个焊盘上引出两根导线焊接在新装插座的两个声道的引脚上。见图3所示。因为插座上有五个引脚,仔细区分一下,保证焊接在动触点上,即插头插入后能接通的引脚上。由于挡铁与声卡共用地相连,故可省去接地线。一般声卡经这样处理即可上机使用。但有些声卡有点特殊,除跳线焊死外,卡上功放块信号输入端悬空未用,信号没输入怎能放大?因此,对这种声卡还得进行下一步改造。
图5
第五步:声卡上的芯片TEA2025B是双列16脚双声道功放,查资料可知其应用电路(见图4),第7管脚和第10管脚为信号输入端。对照声卡找到这两只管脚,发现各引出一焊片,没与任何地方相连。于是用2个16V/4.7μF电容与跳线处已短接的两管脚分别相连(见图5)。电容正极接TEA2025B信号输入端,电容位置要保证其高度与板上其他元件持平或更低。
大功告成
至此,板卡改动完毕
剩下的步骤就是装回声卡,连好连线重新开机了。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声卡线路输出插座一定要插上有源音箱插头,否则插座内部会将信号短路。
在改造过程中有几点需要大家注意一下:
1、焊接时电烙铁要可靠接地或拔去电源插头焊接,防止烙铁漏电损坏元件。
2、耳机或耳麦最好带音量调节旋钮,否则在用有源音箱时在Windows
98中调大音量会同时加大耳机音量,过量调节有可能烧毁耳机。
3、此改装适合带跳线的能选择输出状态的声卡,像有些8738声卡就无法改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