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生物航天 > 正文

国内国际新药频出 能否绞杀“非典”病毒?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27日 09:57 北京青年报

  曾伟

  全球最具权威的法国最大生物研究所与世界12个生物研究中心联手寻找防治“非典”疫苗及有效疗法

  据新华社消息“人类终将战胜非典型肺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洪涛26日在香港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历史已经多次证明,人类不会被传染病征服,而是征服了多种传染病毒。他说,“非典”是一种新的传染疾病,这也是病毒学面临的新课题。虽然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来治疗和预防,但我们有信心可以战胜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处理办公室主任杨维中说,尽管“非典”是新发现的传染病,人类还没有找到治疗这种病毒的有效办法,但从广东的情况看,只要采取积极措施,就可以控制病毒进一步蔓延。广东目前“非典”感染病人明显减少,感染率已降到很低。

  另外,一种用于预防非典型肺炎的新药———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近日已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即将用于一线医护人员等高危人群。这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启动防治“非典”“绿色通道”后批准的第一个可在高危人群中进行临床试验的药品。

  “非典”来势汹汹,肆虐全球,当医护人员临危不惧与人们一起抵挡“非典”的疯狂进攻时,在另一条战线上,中外科学家们正夜以继日寻找“降魔绝招”,在希望与挑战中,人类离攻克“非典”还有多远呢?

  -新药频出,能否对绞杀“非典”病毒?

  昨天,继中国科学家研制出两种抗非典新药后,美国也传出喜讯,一种据称“能有效杀死非典冠状病毒”的新药已研制成功。目前,美国国家医疗协会正在对其进行分析论证,如果该药疗效获得肯定,将随即投入临床应用,几个月内即可投入使用。

  据研制该药的美国俄勒冈州一家生物制药公司介绍,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种名叫“反义疗法”的新技术。这种新药含有与非典冠状病毒基因排列相对称的核糖核酸单链,“好比一条拉链,非典冠状病毒核糖核酸单链是这条拉链中的一半,而新药却拥有一条能和非典单链完全吻合的另一半拉链,所以能彻底中和病毒的毒性。”

  正如此,这种新药据称能有效攻击传染性肝炎病毒、西尼罗河病毒和非典冠状病毒等的核糖核酸(RNA)基因单链,阻止非典冠状病毒基因的复制繁衍过程,从而达到阻止病症发生和恶化的目的。

  昨天,军事医学科学院陈薇研究员告诉本报记者,美国这种新药实际上是一种“反义核酸”,理论上讲,“拉链理论”是可行的,但效果还需临床检验。实际上,以前在治疗艾滋病等病时,曾应用过“反义核酸”,但效果并不理想,个中原因“相当复杂”。

  此前,军事医学科学院和另一家科研单位曾先后开发出可用于抗“非典”病毒的干扰素,陈薇主任即是军事医学科学院负责研制抗“非典”干扰素的课题负责人。她说,美国开发的反义核酸采用的是“基因疗法”,而干扰素则是一种蛋白质免疫疗法,两者各有各的角度,具体疗效还需临床检验。

  一些医学专家认为,“反义核酸”疗法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为除了攻击“非典”病毒,它也可能会干扰其它正常RNA,进而给人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

  -干扰素怎样“干扰”“非典”病毒?

  就在几天前,由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制的一种抗非典干扰素,通过专家论证,有望尽快投入市场。

  据称,最初这种药物是用来治疗乙型和丙型肝炎的,但科研人员意外发现,它可以阻断病毒颗粒的复制,而且几乎对所有DNA、RNA病毒都有一定作用。所以,对于同属于RNA病毒的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干扰素有可能通过减少病毒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非典”病毒。

  事实上,据记者了解,这种新药已在一些密切接触“非典”的科研和医护人员身上进行试用,据用过该药的人士向记者透露,该药是一种喷鼻剂,每天向鼻孔各喷两到三次,即可起到预防“非典”作用,而治疗“非典”患者时,需要每隔一两个小时喷一次。

  稍后几天,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专为“非典”药品开设的“绿色通道”审批程序,我国开发的另一种预防“非典”的新药也已获准进入临床试验,它也将在一线医护人员等“非典”高危人群中进行临床试验。

  试验证明,这种名为重组人干扰素α-2b的喷雾剂,对阻断呼吸道感染途径具有一定作用,同时也可能具有全身广谱的抗病毒作用,预计对“非典”会有一定预防和抑制作用。可以预见,由于“非典”情势紧迫,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一些预防“非典”的新药将通过“绿色通道”很快面世,但专家认为,这些新药究竟对非典是否有特效,有待临床试验检验。

  而且,毕竟它们不是疫苗,能在多大程度上对“非典”病毒给予致命一击,目前还很难说。因此,那些对它们寄予过高期望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

  -康复患者的血清管用吗?

  能对“非典”病毒给予致命一击的疫苗在哪里?

  全球科学家正殚精竭虑,苦心寻找。为寻求抵抗“非典”的抗体,一种古老的方法进入科学家们的视野。那就是从患过“非典”但已康复的人体内,抽取血清,将其注入到其他患者或健康人体内,这一方法被称为“血清疗法”。

  由于康复者体内已经产生对抗“非典”病毒的抗体,当这些携带抗体的血清被注入其他患者体内,将有可能帮助他们战胜病毒,并最终康复。同样,当这些血清注入健康人体内,也可能会相应起到预防作用,这是人类对付传染病的一种“古老方法”。

  但是,专家认为,在无法断定康复患者血液内是否存在其他未知病毒的情况下,贸然将其输入到其他患者或健康人体内,可能会导致新的危险。同时,由于目前康复者很少,而患者众多,需要预防的人更多,“血清疗法”无法满足大批量的需要。

  -动物试验能提供多大帮助吗?

  由于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非典”病毒来自动物,相当一部分科学家试图从动物身上入手,找到破解“非典”病毒的方法。

  最近,澳大利亚传出消息,该国科学家准备将“非典”病毒注入动物体内,以寻找“非典”病毒传播源头,并试图在动物体内找到抗体和抗原。

  科学家们将把“非典”病毒注入鸡、猪和猫等动物体内,并观察这些动物对“非典”病毒的反应,研究病毒是否源自动物,病毒是如何从动物传给人的。

  为什么科学家会选择这几种动物呢?原来,选择鸡,是因为中国开始几例“非典”病例和鸡有关,而猪曾经有将病毒传染给人的“前科”,至于猫,则是因为猫所感染的一种病毒和“非典”病毒同属一个类型。

  事实上,这是历史上人们对付一些传染病的传统手段,一个成功的例子是,当年狂犬病疫苗,就是通过将病毒注入马的体内,让马产生抗体,并从免疫马的体内提取的。

  虽然试验存在一定难度,但科学家们相信,通过这种试验,有可能发现对“非典”病毒产生免疫能力的动物,并从其体内提取制伏“非典”病毒的疫苗,最终像降伏狂犬病一样,降伏“非典”。

  -怎样才能最快测出“非典”?

  “如果一切顺利,按照程序,非典疫苗可能会在一两年内投入使用,但由于它是一种新的传染病,我们对它了解非常有限,在病原体还没有完全查明的情况下,何

  时能获得疫苗,很难预料。”昨天,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传染病40余年的流行病学专家唐耀武主任医师对记者这样说道。

  历史也表明,并不是发现了某一个病的病毒,就一定能找到它的疫苗,艾滋病即是其中一例,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人们至今还未找到能有效治疗艾滋病的疫苗。

  因此,当前的紧迫情况下,对“非典”进行快速检测成为扼制其迅速蔓延的当务之急。“非典”疫情发生后,在各国科学家们的共同努力下,人们不仅迅速找到“非典”元凶———冠状病毒,还测出其基因图谱,在此基础上,短短几天,就有多种检测方法问世,如我国开发的间接免疫荧光技术、酶联法等,而检测时间也越缩越短,如今,最快不到一个小时就可检测出“非典”病毒,而且,新的检验方法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对血样的监测,痰液、唾液和漱口液也可成为快速检测的依据。

  记者昨日获悉,一种更快的检测试剂也正在由中国科学家进行研制,不久,“用不了几分钟”,是否染上“非典”就能一测而知。但是,科学家们开发检测技术的工作还远没有结束。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专家唐耀武主任医师认为,目前大多数快速检测方法,是检测患者抗体,只有当患者产生抗体后,才能有效检测,而一般患者从感染“非典”病毒到产生抗体,可能要长达十几天,这就意味着,当“非典”病毒处于潜伏期或者患病早期,目前大多数方法将无法检测。他说,只有找到检测病人抗原的方法,才能在“非典”病毒潜伏期或者发病初期进行准确检测,这对于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让人欣慰的是,目前,一种新的检测病人抗原的方法,正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等单位研制,据称这种方法能在病人刚刚发烧时,就准确测知其是否感染“非典”。

  -“非典”病毒成员到底有多少?

  当科学家们正在为如何抗击“非典”病毒夜以继日,殚精竭虑时,一个新的严峻挑战又出现在大家面前,香港大学刚刚发现,“非典”病毒成员可能最少有6个,这一发现如最终证实,将给科学家们短期战胜“非典”带来相当的困难。

  据悉,港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将多个来自香港、广州、美国、加拿大等地的“非典”病毒样本进行比较,竟发现当中6个病毒样本,某一段基因出现不相同的组合,这意味着,“非典”最少存在6个不同病毒,这个发现与一些“非典”患者感染后病情出现极大差异等现象相吻合。研究人员暂时还不知道这些非典型肺炎病毒家族成员是早就存在,还是由其中一种非典型肺炎病毒变种衍生出来的。

  事实上,尽管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非典元凶,但一些科学家认为,到现在为止,“非典”的病原体并没有完全查明。加拿大国家微生物实验室的弗兰克·普鲁莫博士日前称,他所在的实验室发现,目前只有40%非典患者的体内发现冠状病毒,这意味着人类至今还没有完全弄清非典的致病机理。

  专家认为,如果“非典”存在多个不同病毒,非典型肺炎的康复者就有可能在康复后,再受另一种“非典”病毒的侵袭,造成重复感染。此外,由于“非典”病毒数目繁多,而且可能存在病毒变异,将给科学家们寻找“非典”疫苗,制订患者治疗策略,带来相当的困难。

  -全球联手何日攻下“非典”难关?

  在卫生部、科技部“非典”防治紧急科技行动全面铺开后,前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非典”基础研究项目开始启动,基金委将拨出专款,重点资助非典型肺炎有关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力求尽快在非典型肺炎病原体的传染途径、变异规律、致病机理、免疫的预防和免疫的机制等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其中第一期将拨出专款600万元。目前,该项目的申请指南已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公布,全国各科研单位均可提出申请。

  情势紧迫,基金委采取了“特事特办”的超常规做法,在提出立项建议的第二天就批准了该项目,并打破每年3月31日前停止受理基金项目的惯例,尽量简化审批手续,争取在项目受理30日内启动资助。

  目前,科技部、卫生部、中国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单位正通力合作,集中全国科研优势力量,猛攻“非典”。

  与此同时,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协调下,全球许多科研机构纷纷展开非典科技攻关,其中,在世界病毒学研究方面有相当权威的法国最大生物研究所――巴斯德研究所也加入进来,该所目前正与世界其他12个生物研究中心紧密合作,以求尽快找到防治疫苗和有效疗法。

  -摄影/新华

  相关链接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和香港医学会25日晚联合举办了有关非典型肺炎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非典型肺炎成为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为加深对这种传染性疾病的认识,香港举行了“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非典型肺炎)新进展———世界视野”学术研讨会,来自加拿大、新加坡、中国内地以及香港的专家在研讨会上交流了有关非典型肺炎防治的宝贵经验。

  美国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专家特雷德韦尔、广州医学院钟南山教授亲临会场主讲。加拿大的医学专家和新加坡卫生部的官员则通过视像会议系统参与这次研讨会。参加会议的还有中大医学院许树昌教授、香港医学会会长劳永乐医生等。

  这次研讨会有600多名医护界人士参加。藉着国际间的合作和向其他地区汲取经验,相信有助于全球同心合力对抗‘非典’。”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任你邮印象30,30M大空间+彩信相册,免费试用!
  网上优惠学习各类英语,考研会计司法考试课程,免费试听
  用周杰伦的GD88打给mm ^O^ 狂抽猛送,果然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消毒品 诺基亚6100 NBA
 

  新浪精彩短信


数码摄像机等你拿
流行乐坛金曲铃声
送歌表达无尽思念
疯狂铃声 鸟叫铃声
[戴佩妮] 躲在夜里
[孙燕姿] 休止符
[容祖儿] 我的骄傲
[和 弦] 致爱丽丝
更多精彩铃声>>









图片专题:流氓兔!
诺基亚   西门子
摩托罗拉 三星
阿尔卡特 松下
爱立信   三菱
更多精彩图片>>




新浪商城推荐
佳能数码相机
  • A60A70新品上市
  • s45 送128兆
  • igo5美味购物体验
  • 特价原装手机配件
  • 十大禁书1.7折
  • 上网体验潮流科技
  • 八折买诺基亚7250
  • 新品三星彩屏S308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铃声 图片 订阅 言语传情 游戏 短信宝贝 爱情快递
    · 有趣、经典、让人捧腹大笑
    · 日本青春美少女 疯狂铃声
    · 享受人生美妙性爱——两性学堂
    · 给你一次激情艳遇 爱永远陪伴你
    · 加入缤纷包月下载 赢取数码摄象机
    · 原汁原味的感觉来自鹏飞原创短信

    · 把握指间的浪漫邂逅 移动三国志
    · 手机点歌 表达思念与真情 语音笑话
    头条新闻 新闻冲浪 激情男女 体育新闻 非常笑话 两性学堂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每日笑话 白领健康 每日英语   
    自写短信 精彩专题:流行音乐排行榜铃声 射雕英雄传剧照 短信宝贝
      爱有温柔的、性感的,更有火辣辣让你无法拒绝的。立刻用手机编写短消息00发送到888811加入爱情快递!满足你交友聊天的全部欲望。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