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种小米的坚守与野望

新物种小米的坚守与野望
2018年07月15日 09:14 中国经营报

  新物种小米的坚守与野望

  张弛

  鏖战八年,小米集团(01810.HK,下称“小米”)近日成功登陆港交所。早在上市之前,就已经揽获了同股不同权第一股、独角兽巨头等数个光环的小米,以上市作为自身“故事中的第一章的总结”。

  是终点亦是起点。在带领小米走出“软件+硬件+互联网服务”模式,走向“硬件+互联网服务+新零售”铁人三项模式的过程中,手机起家的小米也进化成了掌门人雷军口中的“一家全球罕见,电商、硬件及互联网服务齐头并进的全能型公司”。

  始终坚持和用户交朋友,始终坚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的小米正走向雷军口中所言的“更加华丽绚烂”的第二个阶段。渴望能被世界认识的小米,除了希冀借助品类拓展,在第二个阶段抢占更多个千亿级市场外,业内人士认为,以品质和创新为两翼的小米,释放更多潜力的同时,也将助推手机等更多产业的效率革命。

  亚马逊式进化路径

  是梦想家也是行动派。历时十六载,在带领金山软件登陆资本市场之后,少年成名,急流勇退的雷军却自言“有着深刻的挫败感”。果断作别软件服务,善于守正出奇的雷军却徒添了几分赌性的豪气和洒脱,跳过移动互联网的当下,直接跳至IOT这下一个路口。

  2010年,小米以MIUI和米聊起步,这也拉开了小米IOT征程的序幕。具极客气质的雷军在推出小米手机的初期,从未考虑销量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只是专注于用户对于产品的满意度。“小米公司坚持做厚道的公司,以坚持超越米粉的预期为目标。”多年来,“厚道”始终是小米寄望能够从用户口中听到的至上评价。

  将“与用户做朋友”奉为圭臬的小米始终坚持创新和品质并举,奉行商业价值与用户价值最大程度的统一,与苹果的生存哲学可谓是殊途同归。但小米在硬件产品的选择上,并未像苹果一样依靠技术创新引领中高端用户需求,而是更接地气地贯彻“80/80理论”,即专注于以满足中低端大规模普适性需求为目标。这种面向“满足80%的国民的需求”的定位,也反向强化了小米的高性价比路线。

  高性价比的产品通常被认为契合了普通消费者对于物美价廉产品的天然喜好,并辅以科技力量的支撑,具备快速崛起的更大可能性。它不仅可部分助益企业巧妙规避产品同质化陷阱,也为企业提供了价格杀手锏以快速收割市场红利。

  手机作为小米生态链的核心单品,自2011年第一款小米手机问世,到荣登国内手机销量第一把交椅,小米耗时不到三年。此前的2017年,据IDC 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 0.5%,小米手机出货量却同比暴增74.5%。这被视为是手机创新乏力,严重同质化背景下,小米性价比战略的再次奏效。

  在如今小米投资或孵化企业已逾210家,构筑起全球最大的消费IOT平台之际,全球出货量第一的移动电源、空气净化器、平衡车等更多小米生态链爆款单品的涌现无不是性价比指挥棒下的产物。

  多年来,由于中系企业对于价格战的偏好,性价比战略一度被视为企业开疆拓土的“利器”,也被部分曲解为低质低价或者创新乏力等代名词。但对于砥砺前行的小米来说,性价比战略与捍卫产品的创新性和领先性是一体两面。最快的主频、最易用的操作界面、最超前的工业设计⋯⋯以小米手机等为代表的硬件已成功借助性能上的爆点实现了创新的引领。小米总裁林斌介绍称,小米目前已经拥有上万件专有技术,其中7000件获批,这种创新能力,全球少见。

  与之对应的则是小米IOT与生活消费品营收的持续上涨,2015〜2017年其占比从13%增至20.5%,成为小米仅次于手机的第二大营收来源。小米的营业收入也因生态链产品品类多样性,体量的规模化,7年时间就跨过了千亿元营收的门槛。2017年,小米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67.5%至1146亿元。同时,小米生态版图的地域边界也顺势扩展。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的国际业务在全部收入中的占比已达到36%。

  以小米最大的海外市场印度为例,因为受制于本国制造业羸弱、缺乏高性价比产品、依赖线下传统渠道等,小米借助红米4、红米Note 5 Pro等国民机型以更高的配置更低的价格力压竞争对手,仅耗时三年半,便跻身印度第一。小米手机现已进入全球74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全球十五个国家及地区位列智能手机品牌前五名。雷军也称,“要进一步推进国际化,尽早实现国际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一半以上。”

  消费电子分析人士向谨称,懂得顺应人性对于物美价廉产品的天然亲近性和不可抗拒性的小米,借助就地设厂和产品服务的本地化等手段,有望在市场规模、购买力水平和消费习惯与印度市场相似的印尼、越南、泰国等地获得成长动能。

  新物种蕴藏的新潜能

  从最初由100个用户“打磨”的MIUI系统进化到如今的电商、硬件及互联网服务齐头并进的全能型公司,雷军始终认为,作为互联网新物种,小米是幸运的。小米的成就背后是米粉的支持。

  与11年前金山软件登陆港交所不同的是,在属于小米的激动人心的时刻,雷军特意邀请了6位从2010年开始就支持小米的米粉来到现场。

  而这种聆听用户心声的朴素理念也是打动小米早期投资人的GGV CAPITAL 创始人童士豪的关键。在童士豪看来,用户至上理念直观体现的重要维度之一便是产品让利于消费者。

  这令小米萌生了“死磕”制造端和销售端的念头。由于手机只是属于低频消费的品类,小米意识到必须依靠更多元化、更高频的品类来刺激活跃的用户数量,来保证流量的增长。小米开始寻求以手机为中心进行生态圈层的自然延伸。小米自2014年便着手采用投资不控股的方式,打造米家系列智能家居、有品系列日常生活用品等IOT平台,并由此自然构建出了丰富的生活场景。小米通过大批量直采获取对供应链的话语权;借助小米网、全网电商、小米之家、有品商城等线上线下的新零售渠道,砍掉渠道中不必要的中介环节;最终实现较低成本的生产和分销,顺利实现了让利于用户。同时,系列场景背后对应的是线上线下渠道的用户访问频率,获取用户图像的同时,小米也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流量并实现对用户交叉引流。

  这种让利于消费者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小米“硬件+互联网服务+新零售”独特商业模式逐步清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小米不仅完成了以手机为核心端口,还形成了包括游戏、社交、影视娱乐,本地生活服务和互联网金融在内的互联网服务收入。

  “硬件+互联网服务+新零售”铁人三项模式逐步形成了对最初的“软件+硬件+互联网服务”的替代,也令小米进化成了雷军口中的具硬件、互联网、新零售业态的新物种。

  这种新物种如今已经从营收结构上初显“杀伤力”。除了硬件、IOT平台销售收入外,借助互联网广告和互联网增值服务,小米已能够进行有效变现。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互联网服务业务的收入占小米营业收入的比例仅为9.4%,但互联网服务业务毛利占公司整体毛利的比例却高达39.6%。小米的用户平均互联网收入也从2015年的28.9元一路上涨至2017年的57.9元。

  在TMT创投圈摸爬滚打十余年的童士豪对互联网服务收入报以极大的热忱。“游戏业务正成为腾讯、网易等互联网公司的利润引擎。虚拟道具等游戏业务也将打开小米互联网服务业务的想象空间。”

  童士豪的想法与不少跟踪观察小米的机构投资者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雷军也一直认为小米模式不应依赖硬件赚钱而是主要靠互联网服务来变现。互联网服务收入也被机构投资者视为承载着小米的未来。此前,这也一度被认为是决定小米估值中枢的关键所在。

  这一切似乎都在雷军的运筹帷幄之中。仅在2017年,小米就依托小米科技和顺为资本两个平台合计投资了8家文娱企业。作为爱奇艺第二大股东的小米,雷军此前就直言有“盟军”爱奇艺内容的加持,小米的手机、电视等硬件将获得丰富的内容资源。合纵连横之术爆发的潜能并不止于此。在童士豪看来,2017年,仅实现25.5亿元收入的小米游戏业务短板在西山居、朱雀网络等兄弟公司的助力下,未来将爆发无限潜能。

  与此同时,效率革命也将在手机之外的更多品类上演,令小米在IOT平台的效能得到进一步释放。中国人民大学并购研究中心主任李俊杰称,小米模式的核心在于制造和销售两方面的效率提升。任何在制造端市场份额分散且冗余产能较多,分销渠道层级复杂、终端加价率高的子行业未来都可能是小米施展拳脚的舞台。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来电聊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