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进入加时赛 下一个机遇在何处

互联网行业进入加时赛 下一个机遇在何处
2018年07月15日 07:50 新浪科技综合

  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评论记者 张天潘

  最近拼多多、小米、美团、优信二手车、同程旅游、找钢网、映客等密集上市或寻求上市,“独角兽”IPO旋风已然引爆资本市场,开启上市潮。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已有26家中国科技公司发售价值85亿美元的新股,占全球IPO总量的9%,“上市”已经毫无意外地成了今年中国互联网的年度关键词。

  国内的互联网独角兽们为何如此急于上市?之前传闻估值1000亿-2000亿美元的小米,为何宁愿接受540亿美元的估值也要搭上资本市场的班车?这背后可能与独角兽们感受到资金压力有很大关系,在多轮融资后,通过上市的方式给自己来一次“大输血”。同时前两年最火热的共享单车,也终于快要迎来最终的清场,摩拜、ofo等被爆出现一些供应链欠款和挪用押金等问题,谁能够熬得过这段艰难的日子笑到最后,我们拭目以待。

  面对资金源寒冬,之前以烧钱著称的互联网企业开始勒紧裤腰带,同时也在抓紧市场变现,哪怕吃相日益难看,也不管不顾。下一步,中国互联网会迎来怎样的局面,新的增长点和机会在哪里,可能是很多人最关心的话题。

  中国互联网已进入加时赛阶段

  回顾过去短短四五年,互联网行业似乎有“天上一日,人间一年”之感,各种形势翻转,剧情跌宕起伏,创业公司前仆后继,一片悲壮狼藉却又充满生机,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由此迎来全民创业高潮,那时候满大街谈的都是风投、创业,用一个PPT或天马行空的方案,就能拿到几百万上千万投资的故事,在北京中关村创业街的咖啡馆似乎随处可见。

  百度宣布停止社会招聘,腾讯被传关闭外包招聘。此外,携程与去哪儿合并,大众点评和美团合并,加上更早之前的优酷土豆合并、滴滴快的合并、58同城赶集网合并,都体现了资本市场对于烧钱模式的止损和反思,很多人惊呼“资本的寒冬来了”,互联网企业不得不抱团取暖,也被视为互联网创业进入下半场的标志。

  但在2016年,共享单车再一次引爆互联网资本市场,共享经济成为风口,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电池、共享雨伞等打着共享的名号粉墨登场。以最典型的单车为例,整个2016年至少有25个新的共享单车品牌汹涌入局,街头上一时七彩纷呈,红黄蓝橙绿白金……引发硝烟滚滚的共享单车“彩虹大战”。但战斗甚至没有持续一年,绝大多数单车公司就倒闭了,成为路边的废铜烂铁。

  2017年的风口是比特币和区块链,一时间言必区块链,普罗大众热衷谈论这个“发家致富”的新潮事物。直到最近号称“中国比特币首富”李笑来的录音被曝光,原来新技术也会被人用作割韭菜的伎俩。区块链至今没见到什么真正革命性的产品和改变出现。

  所以,以正在火热举行的足球世界杯比赛类比,20 14年- 2015年上半年是上半场,2 0 15年下半年开始是下半场,那么,现在随着大量独角兽的IP O,意味着是进入“加时赛”了。到了这个阶段,拼的最后的实力,谁能有体力坚持到最后,谁也是最终的赢家。

  用户日子不好过了

  加时赛里的企业运动员不好过,看台上的观众日子也同样不好过。以这次世界杯上的广告作为小切口去看,中国互联网消费,正如一些人士指出的,已经开始消费降级和分级了。在电视广告里,二手市场开始活跃,廉价拼团、二手物品转让、二手车买卖等A pp或企业,成为世界杯期间的主要广告主,也说明了这个社会的消费趋势。

  宏观经济数据更是有力的证明:5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只有8 。5%,不仅远远低于预期,而且创下自2003年5月以来的15年最低。这意味着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正在严重萎缩。

  同时,居民杠杆率(居民部门债务余额/GDP)随之一路上扬,从2008年时的18%攀升到2018年一季度的50%。工行董事长易会满最近在演讲时表示,2010-2017年的居民储蓄存款增长与可支配收入之比从25.4%下降至12.7%;与此同时,居民家庭债务占GDP的比重升至49%。

  上月,央行公布的5月金融数据显示,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608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023亿元,比4月份减少7992亿元,此前的预期本是13000亿元。可见,互联网资本的寒冬依然没有过去,国内投资机构遭遇资金源寒冬。

  大环境的严峻直接影响到消费者,这也更深度地影响到互联网企业。因此,IPO是一个重要的机会,融到更多资本,以期让“风口上的猪”落地成为持续健康成长的独角兽。猪在风口是不可能一直飞的,风潮一过或者转向,如果不能平稳降落,就要从高处跌落,只有这两种结果。

  但IPO只能暂时解决资金需求的问题,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独角兽和中国互联网经济的模式问题。自20 15年下半年资本寒冬后一直到现在,市场并没有迎来另外一个高潮,其间的一些共享单车、VR、P2P、比特币、区块链等热点,只能说是一个个风口,而不像一个海啸般的互联网集体高潮,这些风口基本上是半年一个的轮替,最长的共享单车,持续时间也就两年左右。现在公众所见都是堆积如山的损坏的单车、半天也打不着的网约车。经历过押金风险以后,共享经济也从大规模收取押金向免押金蜕变,以信用免押金为媒介的新租赁时代到来了。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烧钱无法持续,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互联网模式却还没有建构起来。

  中国互联网只是创新的跟跑者

  中国的互联网取得的成绩,与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强烈的创富欲望有关,也和庞大的人口基数有关,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但仔细分析一下,能够真正有成规模的海外用户、走向国际化的互联网产品数量并不多,大部分都是在中国范围内,而且是对标欧美的一些产品,好听点说这是欧美产品的中国版或者模仿借鉴,本土原创并不多。

  另外值得探讨的是,中国互联网还是从1到100的快速发展,更多是在规模上,而缺乏从0到1的颠覆式创新。模仿1之后,我们很快完成了从1到100的爆发式增长,实现了弯道超车,认为能做到1到100就是成功,被100的表面繁荣所迷惑,以为这就是最终的成功。

  《从0到1》,是硅谷创投教父、Pay Pal创始人彼得·蒂尔与布莱克·马斯特斯所著。这本书在20 15年上市,据说当时预售的时候就立刻占据了美国亚马逊排行榜第一名。从0到1,意味着从无到有,企业要善于创新和创造,通过技术专利、网络效应、规模经济、品牌等形成壁垒,从而实现质的垂直性层级跨越,由此开辟一个只属于自己的蓝海市场,而成为这个市场的唯一。即便对整个商业而言,这样的模式也开辟了非零和的疆域,着眼创造新价值,把市场做大,这才是商业社会乃至人类社会的终极救赎之道。而与之对应的,从1到n只是复制,创造不了新价值,甚至可能沦为遍地抄袭的山寨模式。

  在互联网世界,中国只是创新的跟跑者,还不是领跑者。创新的源头并不在我们这里,核心的技术我们并没有,这就是为什么在互联网界,中国并没有特别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根本原因。

  经济学家许小年提出,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不一定做全产业链,但是必须把产业链上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他举了华为的例子。华为如果受到芯片禁售的制裁,还可以坚持下去。为什么?因为它具有芯片设计和制造能力。华为为什么能做到今天?华为以公司规章的形式规定,每年投入研发的资金不得少于销售额的10%。华为去年的销售额6000亿元,不少于10%,也就是用于研发的资金至少有600亿元。华为在手机上的起步很晚,但是现在市场占有率已经进入最前列,为什么?因为有软硬件的基础技术。

  下一个互联网机遇是什么

  面对当前形势,我们需要探讨下一步应该怎么走,下一个机遇在哪里。马云说:数据将是未来创新社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人类将会离不开数据,我们必须在数据技术的发展上不惜一切投入。马化腾也说:未来是传统行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在云端用人工智能方式处理大数据。

  两位互联网大佬英雄所见略同。互联网+的创业,现在竞争从互联网开始下沉,从线上到线下的互联网实业化是未来主流,在实体经济领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这种下沉不是简单的下沉,大数据、云计算等可以为线下资源分配提高效率,促进实业的升级转型。运用大数据、移动互联、智能物联网、自动化等技术,实现“人、货、场”三者之间的最优匹配,提高了物流效率。

  线上线下不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互补对偶的关系,互联网需要各种丰富的线下场景,能帮自己进化技术。线下商家也已经不把互联网看成竞争对手或者一个销售通路,开始走向线上与线下一体化的方向经营。线下是数字经济的试验田,线上是实体经济的助推器,不再人为区分线上线下,而是形成一体化的新商业模式。

  这一点我们可以清晰地从阿里巴巴的战略布局中看到。2016年的云栖大会上,马云第一次正式对外公开提及“五新”战略: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其中新零售排在首位,成为阿里巴巴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马云的观点是:“纯电商时代很快会结束。未来10年、20年,没有电子商务一说,只有‘新零售’一说。”在马云看来,纯电商时代过去了,未来十年是线上、线下和物流结合在一起的新零售时代。

  在阿里巴巴看来,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0多万亿元,电子商务目前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对于企业而言,未来的商机不是简单地把电商比例变成20%或30%,而是立足长远,站在消费者视角,把剩下的80%多的生意全部数字化。与其盯着线上,不如看看急需拥抱互联网、急需数据化的线下,帮助它们发展,做更大的生意。

  不管怎样的内忧外患,对于体量庞大、充满活力的中国互联网来说,危机其实也是最好的生机。这就需要互联网全行业韬光养晦,重视核心技术的研发,沉下心来做基础的工作,摆脱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同时在发展战略和经济模式上,有长远布局,实现全面转型和升级,而不是忙于追赶一个又一个风口。全行业共同创新探索,深耕国内市场,并走向国际,成为真正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世界互联网大国。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科学大家

苹果汇

众测

来电聊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