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最后,对腾讯有没有梦想这事的讨论,似乎就这么告一段落了。一个人凭借一己之力,让荒诞变得更荒诞,这样狗血的剧情,让这场严肃讨论竟然最后只留下了一地鸡毛。[详情]
腾讯又一次站在风口浪尖。作为中国对外投资最多的互联网公司,这家公司在外延并购过程中有无失去内生增长成了各方讨论的要点。[详情]
很多人对“腾讯们”寄予厚望,希望后者不仅是商业帝国,同时也是科技创新的“带头大哥”。按照这个预期,腾讯在资本市场的长袖善舞,就显得有些“乐不思蜀”了。[详情]
从大的战略方向来看,阿里、百度、小米与腾讯一样,都是采用投资与自生双线推进,建生态促协同,其实没想象那么糟糕。[详情]
今日晚间,腾讯公关总监张军辟谣称,今日广为流传的马化腾回应“腾讯没有梦想”系网友杜撰PS。[详情]
这张一度热传并引发无数跟进评论的马化腾微信表态截图确实是有人伪造的(让人情何以堪,包括腾讯科技自己在内)。[详情]
其实暴露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和梦想无关——腾讯公关和马化腾之间没有顺畅的沟通管道。请注意,我不是说没有管道,而是说没有顺畅的沟通管道。[详情]
朱啸虎表示,腾讯的战略一直是中国互联网公司中最清晰的。腾讯的核心根据地是社交网络,所以资本流量双驱动,赋能打造生态圈,无疑是最正确的策略。[详情]
姚劲波称,腾讯梦想这篇文章出来挺好的,因为,焦虑和质疑会推动社会的进步!——有感于北大校长回信。[详情]
不仅是业务和实力,公司和管理层的能力和修为也是业界最好的,相信这也是业界共识,大家心服口服。[详情]
一个公司能连续两次抓住红利,这在历史上都是少见的,想想美国的公司们。腾讯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满分了,如果再抓到第三波,就是额外加分。[详情]
往后的领域,内容、搜索、O2O电商、打车、房地产、旅游,基本上不自己做,而是和合作伙伴一起来做。再往后是中小企业创新,通过应用宝、广点通、腾讯云、微信公众平台等资源进行扶持。[详情]
我认为讨论腾讯有没有梦想是一个伪问题。腾讯的主业是社交网络,通过投资将社交流量增值变现,避免主业过于功利,这样更长久。[详情]
具备做到的可能性和条件,但没有让大家看到他做出想成为一个“伟大公司”的改变和努力。[详情]
对于腾讯自己来说,它失去了创新和扩张城池的驱动力——反正敌人都拿了它的钱。[详情]
潘乱的《腾讯没有梦想》写得很有水平,但有些观点我不太同意,譬如说腾讯没有梦想。我觉得正好相反,一定程度上,腾讯可能是这个星球上最具梦想和雄心的公司。[详情]
《腾讯没有梦想》文章作者潘乱在朋友圈发文,表示在众多本篇文章的回应中,他最喜欢张志东的回应,称其为真正的智者。[详情]
张志东说,腾讯改变生活的独特作品还不多,内部重复的内耗大、组织不太适配云时代,距离科技改变生活尚有很大距离,是问题也是机会。[详情]
一、为什么所有人都信了?怪媒体不求证吗?二、腾讯公关总监到底在没在飞机上?还是故意任其传播?三、暴露出腾讯公关的哪些问题?四、谁该承担最大责任?[详情]
因此,要反思就应当全媒体行业集体反思,以防止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详情]
只要社交根基不倒,腾讯大厦就不会崩塌,只要阿里不断鲸吞创业者,阿里的交易就会越繁荣。[详情]
所以,最后,对腾讯有没有梦想这事的讨论,似乎就这么告一段落了。一个人凭借一己之力,让荒诞变得更荒诞,这样狗血的剧情,让这场严肃讨论竟然最后只留下了一地鸡毛。[详情]
腾讯又一次站在风口浪尖。作为中国对外投资最多的互联网公司,这家公司在外延并购过程中有无失去内生增长成了各方讨论的要点。[详情]
很多人对“腾讯们”寄予厚望,希望后者不仅是商业帝国,同时也是科技创新的“带头大哥”。按照这个预期,腾讯在资本市场的长袖善舞,就显得有些“乐不思蜀”了。[详情]
从大的战略方向来看,阿里、百度、小米与腾讯一样,都是采用投资与自生双线推进,建生态促协同,其实没想象那么糟糕。[详情]
其实暴露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和梦想无关——腾讯公关和马化腾之间没有顺畅的沟通管道。请注意,我不是说没有管道,而是说没有顺畅的沟通管道。[详情]
不仅是业务和实力,公司和管理层的能力和修为也是业界最好的,相信这也是业界共识,大家心服口服。[详情]
最早,腾讯是由五位创始股东一起建立,互联网江湖称之为“腾讯五虎将”:CEO马化腾,CIO许晨晔,CTO张志东,COO曾李青,CAO陈一丹。[详情]
姚劲波称,腾讯梦想这篇文章出来挺好的,因为,焦虑和质疑会推动社会的进步!——有感于北大校长回信。[详情]
我认为讨论腾讯有没有梦想是一个伪问题。腾讯的主业是社交网络,通过投资将社交流量增值变现,避免主业过于功利,这样更长久。[详情]
一个公司能连续两次抓住红利,这在历史上都是少见的,想想美国的公司们。腾讯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满分了,如果再抓到第三波,就是额外加分。[详情]
腾讯是一个比作者想象更大的组织和生态,每一个部分都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发挥自己的力量。[详情]
朱啸虎表示,腾讯的战略一直是中国互联网公司中最清晰的。腾讯的核心根据地是社交网络,所以资本流量双驱动,赋能打造生态圈,无疑是最正确的策略。[详情]
虎嗅注:一篇《腾讯没有梦想》撬动了话题,引出了《谁说腾讯没有梦想?》《腾讯需要有梦想吗?》……相信还有更多关于腾讯梦想的文章在策马奔来的路上,这是一种好现象,就是针对一个话题,各抒己见、百家争鸣,事越辩越明,理越辩越清。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撕蛋”(ID:stud178),作者:小日。 1 这两天,朋友圈被“腾讯”刷屏。 先是虎嗅的《腾讯投资的成败得失》(虎嗅注:原文出处是《中国企业家》杂志),然后是昨夜朋友圈刷屏的《腾讯没有梦想》(虎嗅注:原文出处是微信公众号“乱翻书”),其实,两篇文读下来,你会觉得作者们都很鸡贼。且不说,后一篇文章多少有点整理资料洗稿了虎嗅第一篇文章的嫌疑,单从观点和论证角度,也是以偏概全。 我原本不想插嘴,但,还是忍不住说说我的观点。 当然,此文数据三无文章,一无数据(懒得找)、二无论据(懒得找)、三无调研(懒得找),所以,各位姑且看看,就好。 至于我说得对或错,也没必要去计较。 因为,你认同了也不会给我钱,你不认同也不需要我给你钱,说白了,没有发生金钱关系的认可与否定,都毫无意义。一如人们过分讨论腾讯是否有梦想,腾讯从专注产品到专注投资是对是错什么的,也均毫无意义。 当然,说观点前,先表态:我是腾讯的死忠,我喜欢腾讯胜过阿里巴巴。 这就是我的态度。 2 腾讯的愿景是: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 我的愿景是:受人尊敬的投资人。当然,我也希望我投的公司也能成为:受人尊敬的互联网企业。所以,在上个月,我出席了我所投的文字转音频公司闪电配音的内部培训。 我培训的主题叫:《只和最优秀的人合作》,说的是我骨子里的那点近乎洁癖的苛刻。 我们只和最优秀的人合作,而和我们合作的人,我们应该有能力让他变得优秀,以及,如果和不优秀的人合作,我们就是傻逼。 其中,在ENDING环节,说到如何看未来,我提出了四个大:大佬、大树、大山和大海。 大佬,就是在你需要救助时,愿意给你伸出援手的人,所以,永远要认,认大佬,所谓“认”,就是不要给大佬添乱; 而大树,说的是,大树底下好乘凉,能在光影和树荫下,给你乘凉的,保护你不被大风大雨打倒的,能让你有一个缝隙成长的“母体”,这里的母体,也是传统小公司所谓的寄生型创业(包括利基市场的逻辑,这里就不展开了); 至于大山,就是可以指引你去未来,或许给你提供不同角度和方向的信号塔,当然,这里有我童年时代的一个记忆,我年少时,总是在晨读前提前2小时也就是6点钟跑到学校的后山去眺望启明星; 至于最后的大海,所谓大海,是舞台也是征途的开始,能让你眺望星辰,也能让你遇到多个平行时空的“同频者”,有些同频者是伙伴,有些同频者是对手,有了大海,才能出海,因此,大海本身是舞台,也是平台。 记得那天,我和小伙伴们说:我们要珍惜身边的大佬、大树、大山和大海,有的人,只能遇见大佬,而有的足够幸运者,能同时遇到大佬、大树、大山和大海。 这些超级幸运者,会遇到四个大合一的事物。而能将大佬、大树、大山、大海四合一的,腾讯算是其中一个。 从某种意义上,腾讯让很多小而美的初创公司有了之前所不能想象的,一个属于时代的机会和借力点。 从这点看,腾讯是优秀的。 3 而恰恰是同时具备了大佬、大树、大山和大海的四重属性,腾讯若不专注于投资,是错的。 因此,虎嗅分析腾讯投资得或失,就显得很业余,有投资,自然有得失,一个人不想犯错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都不做。 至于《腾讯没有梦想》,说屁股决定脑袋也好,说大脑决定屁股也罢,腾讯在今天这个量级,可以谈梦想,但梦想也并不只是大家狭义的梦想,毕竟,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责任一大,很多东西,就是隔行如隔山,你以为的梦想,或许对于腾讯而言,就不叫梦想了。 同样的,腾讯心中的梦想,你也难以理解。 这就是所谓的“就是开不了口让她知道”。 说回腾讯,我还是那句话,说腾讯投资不行或者内生增长能力丧失的,其实这个问题不仅是腾讯的问题,有时间的话,不妨比对下百度或者阿里巴巴(他们真的做得比腾讯好吗?呵呵)。 所以说:但凡你客观点,你会明白腾讯做得其实还OK,只是没有大家心理预期得那么好。 在这里,必须科普一个观点: 现代的科学或者数据分析,往往都渴望找出一个不允许任何人质疑的标准答案、唯一的答案,而事实上,我们生活的一切都是连续变化的、多维的。当你去眺望任何事情,一旦你不能系统地、周期地、完整地去感知和预判,你都会有失偏颇。 因此,我们很多时候看问题,千万不要以时间点去看,不然就很容易陷入混沌的黑洞中。 因此,我们看腾讯,也不能单从一个角度去看。 4 在我眼中,腾讯真正的问题并非投资得失问题,而是大企业常见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人员内耗。 任何公司一大,就会变得笨拙和臃肿,所以,也才有了什么“大象起舞”(对很多大公司而言真的可遇不可求)一说。当然,也一如某个创业导师曾说过的自己公司永远不要超过110人,不然不好管之类的。 因为,公司一大,人一多,就注定会陷入内耗,有的人养老,有的人有能力没机会,有的人装逼、论资排辈。 这些都构成了让腾讯在很多问题上笨拙而缓慢的隐性因素,我们在上市公司最常用的一个KPI就是人员贡献率,相信腾讯只要复盘下自己公司内部,就会知道问题所在。 没能力的人造成的浪费,有能力的人因为没在合适岗位造成的浪费,不同个性的人配合起来出于各自利益而造成的故意浪费,因为流程、因为完善PPT、因为必须多个决策来回造成的浪费……或许,比比皆是。 因此,谈梦想前,应该先谈人,人不行,人没有足够团结和健全,事就难以敏捷推进,事不行,就无需谈什么梦想。 站在人员贡献率这个维度,让我们现实点,梦想不如KPI。 第二个问题,选择过多。 当一个公司体量足够大的时候,他就面临选择。 因此,我也才经常说,高手(真正的高阶玩家)本质上都是在选择题。 说到选择,很多人只意识到选择对了或者错了,但很多人没有想过,对大公司而言,因为选择不当,最恐怖的不是对了或者错了,也不是什么错不错失机会,而是因为你在选择过程中,制造了很多“多余动作”。 事实上,很多因选择而造成的落败,并非选错了方向,而是在正确方向中,选择了不恰当的路径,而引发了过多的多余动作,最后导致你明明可以大赢,却没能获得“一次痛快而彻底的多赢”,简单说就是: 好好的一张牌你没打爽,对手赢不是因为他们多强,而是我们自己的“动作变形”。 因此,对选择的精准性而言,显然,题目上没“梦想”一栏。 基于选择,也就有了第三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机会成本。 其实我们无需分析腾讯投资的得与失,还是腾讯的内生增长力。 腾讯所谓大赢的项目,无非都在机会成本中决策对了。 什么叫机会成本,就是我做A这件事而放弃做B这件事,做B这件事所带来的收益因为我选择做A这件事而放弃了,于是就构成了做A这件事的机会成本。 对于腾讯这么大体量的公司而言,甚至对大公司而言,人们往往能判断出趋势,但却因为大公司病,内部人员的内耗和效率,以及在选择问题上的迟缓,而难以大趋势猜对的前提下筛选出最应该做的、并且最能做的事。 这个时候,对绝大多数公司而言,就需要一个选择的机制。 所以,腾讯发明的所谓的“养蛊”或者“赛马”,我都觉得这个机制够好,至少可以保障你做不到90分的时候先做到60分,毕竟,先做对,再做好。 腾讯在很多事情和公司行为上,或许外人看来很笨拙和迟缓,但腾讯的机制,对于一个每天面对无限选择的超级母体而言: 不仅是可行的,更是可靠的。 这也就是我经常强调的,先不要考虑能做得有多好,我们先找一个可靠的、可以规模化去铺开实践的模式,这比投资回报率多高更重要,并且重要很多。 理解了这点,你就能理解腾讯为什么会比市场早一拍提前突然宣布某些项目的死亡。 并不是这些项目不能长大,而是在一个时间周期内,对他们的投入确实意义不大,这也就我们常说的“都是杯水车薪,机会成本太高”。 5 回到腾讯是否要有梦想的主题。 从三年前,到今天,我始终坚持也坚信,恰恰是因为腾讯的存在,确实给了中国互联网创业者很多的机会。 虽然,也会有人说,腾讯投了那么多的公司,但腾讯对于他所投的大多数公司其实都没有实质的帮助;当然,也确实会有人说,任何项目一入鹅厂都是棋子,小众精品的项目就是炮灰,经常被牺牲掉。 但我想说,这其实也是一个“机会成本”的问题:首先,任何成功都来自比成功更伟大的牺牲;其次,当你选择了腾讯,腾讯能帮你,也能毁你。 这就是我们经常和身边人说的,你是否做好足够的准备以登上光亮耀眼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好的东西和不好的东西都会无情放大。 当然,这也是我经常劝身边人的,无论做什么事,节奏和时机都很重要,提前透支母体的能量,本身也是一种浪费。 而很多机会,一旦浪费,机不再来。 所以,如果你真的确实是小众精品的项目的创业者,你应该想好自己企业发展的战略(3年至5年的,可落地、可执行的战略)后,在确保项目足够优质(包括不被大公司的某些决策而取缔)你再去找腾讯。 但无论何时,腾讯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流量+资本这两张牌,也确实能能成为你项目的放大器。 所以,归根到底,打铁还需自身硬。 6 我以前很喜欢的一个词,叫“上帝下棋”。 从前,创业公司是棋子,腾讯的早年也是棋子,而今天,腾讯成了棋盘,腾讯的操盘手成了棋手,还是用棋子的思维去评估腾讯,不妥。 对腾讯而言,是综合能力的完整的诉求,不仅是内生增长能力,也不仅是投资的判断力。 这样的能力,只有腾讯开放开放更开放、严格严格更严格,才能修炼成功。 因此,作为棋盘和棋手而言,最重要的是下好每一步棋,所以,如果你问一个棋手他的梦想是什么,或许棋手唯一的梦想就是打败其它的棋手。 而这一切,则需要他的每一个棋子都是好棋。 所以,我们说腾讯不需要梦想也是可以成立的。 因为腾讯的梦想,是广义的梦想,腾讯的梦想或许应该是让所有信任腾讯这个母体的人,有机会通过自身顽强的努力去实现他们的梦想。 从这一点看,腾讯要比百度和阿里巴巴之类的,稍微宽容点,也更加尊重创业者一点。 或许,这才是传说中的“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详情]
马化腾回应称,从写第一行代码开始,我的理想都是如何做出最好的产品,而不是赚多少钱,我相信公司很多同事都是这样想的。[详情]
3Q大战结束不久,投资正在成为腾讯最重要的底色,甚至争夺未来的常规手段。[详情]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