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火币网:将于9月30日前通知所有用户即将停止交易
火币网:将于9月30日前通知所有用户即将停止交易

,火币网将于9月30日前通知所有用户即将停止交易。并将于10月31日前,依次逐步停止所有数字资产兑人民币的交易业务。[详情]

新浪科技|2017年09月15日  21:37
OKCoin:即刻起停止注册充值 并逐步关停相关业务
OKCoin:即刻起停止注册充值 并逐步关停相关业务

OKCoin将于9月30日前通知所有用户即将停止交易,并将在10月31日前,依次逐步停止所有数字资产对人民币交易业务。[详情]

新浪科技|2017年09月15日  21:45
火币网、OKCoin或获一个月缓冲期 10月底再关闭
火币网、OKCoin或获一个月缓冲期 10月底再关闭

据媒体报道,监管当局将给予火币网、OKCoin两家比特币交易平台一个月的缓冲期,可以到10月底再关停。[详情]

新浪科技|2017年09月15日  20:35
ICO大清退:按发行价回购代币 全球监管趋严
ICO大清退:按发行价回购代币 全球监管趋严

据记者了解,就部分代币而言,在涨势凶猛时,二级市场投资者买入时价格已经炒到了80元,而发行价往往仅不足2元。[详情]

第一财经日报|2017年09月07日  04:34
5交易平台下线ICO代币 投资者称退币亏97%
5交易平台下线ICO代币 投资者称退币亏97%

“如果不能上线交易,只能退币的话,我们会亏80%,上线交易,我们还有降低亏损的机会。”[详情]

新京报|2017年09月07日  01:46
监管风暴下:ICO部分交易转向境外
监管风暴下:ICO部分交易转向境外

目前,聚币网宣称被下架的代币可以转至其他平台,而记者发现,这些平台当中有一部分的运营主体位于境外。[详情]

每日经济新闻|2017年09月07日  00:31
央行启动ICO交易平台账户强监管 银行与机构逐日排查
央行启动ICO交易平台账户强监管 银行与机构逐日排查

目前,中国监管部门对代币发行融资交易平台(ICO)的监管正在进一步趋严,并逐步将规定细化。“这是要把ICO平台从设立到银行开户都全面封杀的节奏,根本没想过让你钻什么漏子。”[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2017年09月06日  05:37
“最后的疯狂”?7部委齐发文后40余家ICO平台停业
“最后的疯狂”?7部委齐发文后40余家ICO平台停业

截至9月5日下午18时,国内已有40多家平台采取了暂停ICO业务、暂停注册或永久停服等不同程度的措施。[详情]

北京商报|2017年09月06日  01:59
ICO叫停24小时:超半数平台清退 有投资者试图抄底
ICO叫停24小时:超半数平台清退 有投资者试图抄底

央行等部门联合发布的一份公告,让数字代币们经历了惊魂24小时。24小时过去了,90%的数字代币们仍处于下跌状态。[详情]

第一财经日报|2017年09月06日  03:45
北京开展ICO项目清退工作 监管人士称清退不会一刀切
北京开展ICO项目清退工作 监管人士称清退不会一刀切

一位业内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ICO类似于“打新股”,代币价格较低,而在二级市场一般都涨幅较大,今年以来,ICO代币普遍上涨20倍之多。所以后期进入市场的,很容易成为“韭菜”。[详情]

澎湃新闻|2017年09月05日  18:34
比特币等虚拟数字货币价格暴跌 两天内跌幅达20%
比特币等虚拟数字货币价格暴跌 两天内跌幅达20%

在连续几个月的上涨之后,几乎所有数字加密货币的价格都在过去48小时内出现了两位数的跌幅。[详情]

新浪科技|2017年09月05日  08:02
七部委联手判ICO“死刑” 明确定性为非法集资
七部委联手判ICO“死刑” 明确定性为非法集资

央行等七部门昨日正式出台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除明确代币发行融资是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更正式叫停ICO。[详情]

大公网|2017年09月05日  07:20

亲历ICO

薛蛮子称政府监管ICO是好事 已投资20多个区块链项目
薛蛮子称政府监管ICO是好事 已投资20多个区块链项目

薛蛮子表示,政府部门的大力监管对区块链行业是好事,对此深表赞同和支持。[详情]

新浪科技|2017年09月05日  10:34
ICO泡沫:8万本金赚套房子 暴跌中几分钟亏十几万
ICO泡沫:8万本金赚套房子 暴跌中几分钟亏十几万

9 月4 日,币圈大V 巴比特创始人长铗在群里安抚投资者,现在市场有些非理性,监管是好事。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相信自然法则。[详情]

新京报|2017年09月04日  23:46
ICO投资者群像:85后为主力 从半年买房到急于退场
ICO投资者群像:85后为主力 从半年买房到急于退场

北京地区的ICO路演多集中于海淀区中关村至苏州桥一带。活动数据显示,多数路演规模都在100人以内,路演场所以创投咖啡馆为主。[详情]

新京报|2017年09月05日  01:36
ICO叫停后众生相:有发起人不愿收手 投资者拼命割肉
ICO叫停后众生相:有发起人不愿收手 投资者拼命割肉

群里最激烈讨论也是暂时无解的问题就是:“我是在二级市场上高价买入的,难道要以ICO时的发行价格把我手中的币收回去吗?那我岂不是巨亏?”[详情]

澎湃新闻|2017年09月04日  23:28
亲历者自述:ICO不看项目看名人效应 有的就是垃圾
亲历者自述:ICO不看项目看名人效应 有的就是垃圾

对于整治ICO乱象,监管机构此次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明确指出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做出清退等安排。[详情]

新浪财经|2017年09月04日  19:51
央行严厉叫停代币融资,知名ICO投资人:不行就去日本
央行严厉叫停代币融资,知名ICO投资人:不行就去日本

半个小时后,他回到办公室,不过也并没有满脸愁容。“等监管要求吧,真的需要清退,我们就清退。”初夏虎说道,“不行的话我们就出海,我们在日本已经拿到了数字货币交易所牌照。”[详情]

澎湃新闻|2017年09月04日  19:59

分析评论

ICO覆灭前夜:集体癫狂背后的黑暗江湖
ICO覆灭前夜:集体癫狂背后的黑暗江湖

参与这场游戏的主角,除了一部分是原来区块链的项目外,大部分,来自传销、资金盘和去年刚刚被监管的邮币卡。[详情]

新浪综合|2017年09月06日  03:03
ICO风口已过 李笑来是“天使”or“骗子”?
ICO风口已过 李笑来是“天使”or“骗子”?

当ICO经历着从火爆到沉寂的历程时,“比特币首富”李笑来则被推上风口浪尖。在一周前说了一句“不会取消ICO”之后,李笑来婉拒媒体采访,选择只在微博上发声。[详情]

新京报|2017年09月06日  01:37
央行紧急叫停ICO背后真相:融资野蛮生长 空手套白狼
央行紧急叫停ICO背后真相:融资野蛮生长 空手套白狼

代币并不是法定意义上的货币,没有国家信誉作为背书,很容易暴涨暴跌甚至出现发行者跑路。[详情]

央视新闻|2017年09月05日  14:41
ICO被央妈宣判死刑,不是亲生还指望有奶吃?做梦!
ICO被央妈宣判死刑,不是亲生还指望有奶吃?做梦!

科技以人为本。但科技不应该助长人的贪婪,相反,应该限制人的贪婪。[详情]

创事记|2017年09月05日  08:49
强监管来袭:谁带来了ICO泡沫的膨胀与破裂?
强监管来袭:谁带来了ICO泡沫的膨胀与破裂?

这场依托区块链技术的全球疯狂究竟是什么?谁制造了ICO的泡沫?谁又挤压了ICO的泡沫?代币市场未来将向何处去?[详情]

新京报|2017年09月05日  01:36
从暧昧不明到立即叫停:ICO这条路走偏了 会死绝吗?
从暧昧不明到立即叫停:ICO这条路走偏了 会死绝吗?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监管可谓重拳出击,拳拳打在了ICO项目的三个软肋上:信息披露缺乏统一标准、ICO游离在传统法律和监管体系之外以及ICO项目成功与否存在更大的风险。[详情]

新浪综合|2017年09月04日  20:12
ICO监管来袭,别急着否定“区块链”技术
ICO监管来袭,别急着否定“区块链”技术

需要强调的是,在对ICO进行监管,打击披着新技术马甲的非法集资行为的同时,一定要把具体的ICO项目和其依赖的技术区分开来。[详情]

新京报|2017年09月04日  02:58
ICO迎来监管大棒,区块链生态谁最受伤?
ICO迎来监管大棒,区块链生态谁最受伤?

真正受到伤害的,永远是怀揣着一颗投机致富梦想的韭菜们,哪里有投机,哪里便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详情]

创事记|2017年09月04日  08:31
阿布扎比将ICO纳入监管 不禁止但警惕风险
阿布扎比将ICO纳入监管 不禁止但警惕风险

  FSRA认为,对于虚拟代币的“一刀切”管制方法是不合适的。在“指南”中,FSRA规定了其对ICO和虚拟货币的管理方法,以便对在其管辖范围内使用此类技术进行规范性澄清。[详情]

多国出手围剿ICO 比特币价格24天后反升80%
多国出手围剿ICO 比特币价格24天后反升80%

  值得关注的是,自9月下旬开始,比特币似乎脱离了ICO整顿的“引力场”,不再受其影响,价格悄然回升。[详情]

ICO停摆前后:骗子太多哄抬价格 坐庄成常态
ICO停摆前后:骗子太多哄抬价格 坐庄成常态

  一纸政策出台,让ICO(代币)的发行者与参与者们都没了以往的兴奋劲儿。[详情]

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当前禁止ICO和平台交易十分必要
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当前禁止ICO和平台交易十分必要

  美国对虚拟货币的监管秉持其一贯对新技术的监管态度,即先适用现有框架下的分业监管,待时机成熟后推出完善的法规集中监管。[详情]

ICO:甚于“郁金香泡沫”的博傻游戏
ICO:甚于“郁金香泡沫”的博傻游戏

  宋清辉 “我不知道地狱里的哪路妖魔鬼怪被唤醒了,我们的子孙毫无疑问会嘲笑我们这个时代人类的疯狂,在我们这个时代郁金香花竟然被如此顶礼膜拜。”1648年,有人如此写道。 作为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投机活动,17世纪荷兰的历史事件——“郁金香泡沫”昭示了此后人类社会的一切投机活动。在对财富狂热追求的过程中,由于羊群效应、理性的完全丧失等,郁金香泡沫的最终破灭,带来的是千百万人的倾家荡产。今天,我们回头再看300多年前,荷兰人爆炒郁金香时的种种怪诞行为,可能觉得他们不可理喻。但当今的部分人炒作ICO这种虚拟货币,又比那些荷兰人炒作郁金香高明多少呢? ICO更类似于众筹 所谓ICO,全称Initial Coin Offering,简译为“数字货币首次公开募资”,概念偷梁换柱于股票市场的IPO。与其不同之处是,IPO是企业为长远健康发展而向公众筹集资金,ICO则是企业为发展而向公众筹集虚拟货币,即发行标的物由证券变成了数字加密的虚拟货币。 简而言之,由于不像IPO那样背后是用拟上市公司的资产为抵押,ICO更像是一种众筹,毕竟它的投资人并不拥有公司的任何股份。而且这种的虚拟技术并非独一无二,只要有较高技术能力的人都可以开发出类似的虚拟货币,于是很多技术牛人趋之若鹜,但由于初期的开发费用过高,所以就必须先面向公众提前销售一些“山寨币”来募集资金,这就是ICO。它的问世,随之带来了一场比郁金香事件更甚的博傻游戏。 “郁金香泡沫”始末 郁金香当时有多火?1608年,一个法国人拿着价值3万法郎的珠宝只能换取一株郁金香的球茎。但这与郁金香事件的策源地荷兰相比,仍旧显得微不足道。当郁金香开始在荷兰流传之后,在舆论的鼓吹下,一些人开始对郁金香表现出一种病态的热情,并开始大量囤积郁金香球茎。很快,1634年左右,炒作郁金香就成为了荷兰的全民运动,刚进来时还是1000元一株的郁金香花根,一个月后的价格已经翻了20倍。仅仅两年之后,所有的荷兰人把能够卖的都卖了,例如房产、田地等,只是为购买一株郁金香。1634年,为方便郁金香市场交易,荷兰人甚至在阿姆斯特丹的证券交易所内开设了专门固定的交易市场,以接受世界各地人向荷兰发出来的订单,不管多贵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买卖。 1637年2月,当时荷兰人的平均年收入是150荷兰盾,而一株名为“永远的奥古斯都”的郁金香售价竟然高达6700荷兰盾。必须知道的是,用这笔钱轻轻松松能够买下阿姆斯特丹运河旁边的一幢豪宅。与此同时,郁金香的价格与上一年相比,总涨幅已经达到了5900%!这与2017年疯狂的ICO是何等的相似。2017年ICO到底有多火?没有炒过的人可能都想象不到。拿A股涨停板相比,一个涨停也不过10%。ICO完全不一样,一眨眼可能都是100%的收益,甚至有时是2000%的巨额回报,比捡钱来得还快。一睁眼,账户里又多了几个亿,已经成为ICO这个圈子里最励志的故事。 上帝要让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当人们被轻松攫取的暴利和巨额的财富蒙蔽双眼之时,就会陷入疯狂境地。当一些投资者沉浸在郁金香狂热中不能自拔之时,一场大崩溃来临了。 由于某个无名投资者突然大量抛售郁金香,让公众陷入恐慌之中,几乎是一夜之间,郁金香市场在1637年2月4日土崩瓦解。虽然荷兰政府在紧急声明声称,郁金香球茎价格属于无理由下跌,劝告投资者停止抛售,并希望以合同价格的10%来了结所有的合同,却为时已晚。一星期之后,郁金香的价格已经等同于一颗洋葱的售价。绝望中的投资者,纷纷涌向政府希望挽回损失。但最后等来的却是,荷兰政府在1637年4月决定终止所有合同,禁止投机式的郁金香交易。自此,郁金香泡沫被彻底击破。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与郁金香事件有些不同的是,被中国七部委联合叫停的ICO,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据清晖智库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近200万人在玩ICO。这些不明真相的投资者手中拿的可是有政府强制信用背书的人民币,换来的不过是一串没有任何价值的虚拟代码。他们中有些人在为自己投资虚拟币而沾沾自喜之时,殊不知自己实际上进入了一场典型的击鼓传花、博傻游戏中去。 笔者看来,那些打着高科技旗号的ICO,最终亦会像郁金香泡沫那样走向破灭。等到投资者恍然大悟、人财两空之时,已是为时晚矣。最后告诫一些仍不死心的投资者: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作者系知名经济学家)[详情]

关停大限在即 比特币众生相:投资者急寻出路遇骗局
关停大限在即 比特币众生相:投资者急寻出路遇骗局

  就在多家比特币交易平台陆续关闭并忙于清退的同时,比特币理财平台仍在安然无恙地运营,此外,一些披着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外衣的骗子公司仍在猖狂开展业务,且已有部分投资者被骗。[详情]

比特币中国宣布停止人民币充值 交易或将转向海外
比特币中国宣布停止人民币充值 交易或将转向海外

  能在国内平台交易怎么办?在一个投资者群里,针对有炒币者提出不想从平台离开的问题,有自称为平台人士回复其称,可以将币转至其海外平台。[详情]

央行主管媒体:比特币的归比特币 区块链的归区块链
央行主管媒体:比特币的归比特币 区块链的归区块链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近日表示, 各类所谓“币”的交易平台在我国并无合法设立的依据。[详情]

停止注册、交易、现金兑换 比特币彻底“停摆”
停止注册、交易、现金兑换  比特币彻底“停摆”

  当ICO暴富谎言被揭穿,比特币的泡沫也随之破灭。[详情]

上海17家交易所暂停虚拟货币业务 9成ICO完成清退
上海17家交易所暂停虚拟货币业务 9成ICO完成清退

  目前上海代币发行融资(ICO)、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场所清理整治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已发行ICO项目90%以上已基本完成清退。[详情]

央行媒体:遏制虚拟货币风险 加快推出主权数字货币
央行媒体:遏制虚拟货币风险 加快推出主权数字货币

  面对目前强监管态势,比特币交易平台的经营者和参与平台交易的投资者应该意识到最新的政策、法律可能对投资产生巨大影响。[详情]

比特币交易平台出海梦碎 矿机厂商谋转型
比特币交易平台出海梦碎  矿机厂商谋转型

  在当前的技术手段下,比特币海外交易通道确实可以被阻隔,即在主干路由设备上丢弃比特币的区块链账本数据。这意味着,届时国内所有比特币转账交易都没法确认了。[详情]

政策风险集中爆发 比特币两周跌五成
政策风险集中爆发 比特币两周跌五成

   虚拟货币整顿风暴来临/视觉中国 晨报记者刘志飞(理财主笔) “两周左右最大跌幅超过50%,即便是2015年6、7月份的A股暴跌也没这么猛烈,比特币的风险太大了,真的没法玩了”。投资者袁先生告诉记者,原本是想在比特币上赚点快钱,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最近一系列针对虚拟货币的监管风暴,让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政策风险和技术风险都集中爆发。 政策风险集中爆发 袁先生此前看到身边的朋友投资比特币赚了大钱,自己也比较心动,终于在7月份入市。伴随比特币之前的大牛市,袁先生的账户也迅速增值。看到比特币的钱这么好赚,袁先生的投资不断加码。原本不断增值的账户在9月2日戛然而止。迎接比特币的一系列的政策风暴,袁先生的账户也是由盈转亏。 对虚拟货币的整顿是从8月底开始,8月30日,国内ICO平台ICOINFO宣布主动暂停一切ICO  业务。9月2日晚间,国内三大比特币交易平台之一的比特币中国在其官网上发布公告称,即日起暂停ICO币充值与交易业务,并于次日下午6点暂停ICO币提币业务。 市场的嗅觉总是很灵敏,9月2日,比特币中国官网上的行情显示,比特币当天冲高回落,接着连跌三天。 监管机构出重拳是在9月4日,当天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正式发动了代币监管的风暴。公告明确,代币发行融资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然而,监管风暴没那么快结束。9月1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关于防范比特币等所谓“虚拟货币”风险的提示》中称,各类所谓“币”的交易平台在我国并无合法设立的依据。 14日,各大虚拟货币暴跌,截至14日晚9时,比特币中国数据显示,比特币当日下跌约20%,跌破2万元,莱特币和以太币日内跌幅均超过30%。 15日,比特币中国发布公告称,即日起停止新用户注册,并于9月30日停止所有交易业务。作为交易量位列全球第三的比特币交易平台,比特币中国是国内三大比特币交易平台中首个宣布停止交易业务的平台。 暴涨暴跌投机气氛浓 一系列的监管动作让比特币风险充分暴露,比特币的价格也是一泻千里。根据比特币中国的数据,9月2日比特币最高价上摸到32500元人民币,9月16日最低下探到16000元,最大跌幅高达51%。 两周的时间如此大的跌幅,在其他市场也算罕见。对于袁先生这类投资者而言,市场的暴跌让他们彻底蒙了,这么剧烈的波动从未经历,退出就意味着由赚转亏成定局,继续留着,又看不到希望。 对于经常暴涨暴跌的投资品种,大多数投资者进来参与就是以投机的心态,赚一票就走,但是赚钱的总想再赚一笔,而亏钱的却不愿意接受现实,这本身就不适合普通投资者。 而当一个投资品种变成投机品种,其风险不言而喻。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近日对比特币及整个数字货币行业发出迄今为止最严厉的批评,称其为“一场骗局”。戴蒙将比特币的迅速升值比作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泡沫”,并且预计这种去中心化货币的投资者将面临同样悲惨的下场。他表示,他会解雇摩根大通旗下任何一位涉足比特币的交易员,因为他“愚蠢”。 “比特币价格周末两天超跌反弹,我还是决定出来了,这种刀尖上舔血的投资还是不适合我们这种普通投资者。”袁先生最后对记者表示。[详情]

重拳整治ICO:上半年国内融资达26亿 比特币神话破灭
重拳整治ICO:上半年国内融资达26亿 比特币神话破灭

  ICO全称为Initial Coin Offering,是一种通过发行虚拟代币的方式进行众筹融资的行为。[详情]

央媒刊文:私人数字货币已对金融稳定构成了现实威胁
央媒刊文:私人数字货币已对金融稳定构成了现实威胁

  监管机构对数字货币持何种态度?形势稳定后,相关交易平台会重新运营吗?[详情]

主要虚拟货币平台关闭交易 “炒币”者何去何从?
主要虚拟货币平台关闭交易 “炒币”者何去何从?

  虚拟货币价格近期走跌,一方面源于市场此前积压的众多风险,另一方面也和监管以及各方频频提示风险、果断出手有关。[详情]

侠客岛:比特币被毙了 我们需要一种怎样的货币环境?
侠客岛:比特币被毙了 我们需要一种怎样的货币环境?

  来源:侠客岛  庖丁骑牛 据多家财经媒体报道,中国监管当局要求境内比特币交易所制定无风险清退方案,9月底前关停。 目前,国内三大比特币交易平台中,“比特币中国”和“微比特”两家已经正式宣布将关闭交易平台。一路高歌猛进的比特币交易,在中国,终于被按下了暂停键。 不过,冷静下来思考,从2010年4月公开交易,到近两年在中国投资圈兴起,监管部门为什么突然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按下暂停键,我们又该如何认识这些新型金融概念呢? 流行 昨天,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等所谓“虚拟货币”风险的提示》,指出比特币交易平台涉众人数扩大、投机氛围浓厚,是洗钱、贩毒、走私、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工具;各类所谓“币”的交易平台,在我国并无合法设立的依据。 与此同时,是比特币价格的高位下跌。据路透社的报道,自从“比特币中国”宣布本月底停止交易,比特币价格就大幅下跌了11.3%,至3426.92美元。这也是比特币连续7天下跌,成为其一年来持续最久的跌势。 追根溯源,比特币是怎么流行起来的? 这还得说回2008年金融危机。危机之后,美国实行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的货币政策,不断向市场投放大量的货币,以刺激经济发展。这导致美元大幅贬值,紧接着全球主要央行也大放水,货币贬值进一步加剧。人们开始对政府垄断货币发行权和货币信用,产生了很深的质疑。 这个时候,比特币的出场,就有点“自带光环了”。作为世界上第一款虚拟货币,比特币有几大特点:匿名性、去中心化、不可篡改、不可追溯、跨境流动等。此外,开发者声称它总量有限(2100万个)、产出趋缓。 这些特点,无疑击中了那些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者的兴奋点。他们认为,虚拟货币既能弥补法定货币的天然缺陷,还能躲避监管,进行“地下”和跨境资金交易,必须大力推广。 发展到这几年,其声势更是势如破竹。最高峰时,其价值相较于7年前,涨了500万倍,参与者从专业小众快速扩散到普通大众,国内甚至出现了“炒股炒房不如炒币”的论调。 与此同时,一大批“虚拟货币”跟风轮涨。2017年以来,莱特币价格上涨476%,瑞波币价格上涨54倍,以太币价格上涨13倍。 如此受追捧,名字里还带个“币”字,虚拟货币真能如那些自由主义者所愿,与法定货币并肩吗? 本质 抛开花哨的概念,我们可以对照法定货币的基本职能,去认识比特币等虚拟货币。 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价值贮藏、世界货币等。我们一条一条来看: 首先,暴涨暴跌的虚拟货币,缺乏明确的价值基础,难以发挥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最终只能沦为投机的工具。 再从货币信用上看,像中国、美国这些主权国家发行货币,依赖的是国家信用和黄金储备等标准,而虚拟货币的“信用”基础是数学算法。 这意味着什么?今天这个币的算法严密,那这个币的安全性可能就高一些,明天那个币的算法存在漏洞,或者被黑客攻破,就很有可能导致投资者的资产受损。事实上,在币圈,比特币被盗是常事,因而其贮藏的功能也无法实现。 此外,新算法层出不穷,新型虚拟货币也就层出不穷。那这些虚拟货币之间、虚拟货币和法定货币之间如何兑换?显然,目前还无好的解决办法。 更严峻的问题在于,货币种类一多,交易成本就会上去。而虚拟货币的匿名性和不可追溯性,又将增加货币政策的监测难度。这样一来,不受监管的虚拟货币,很容易变成跨境洗钱的工具。 这样一种货币,又如何能称之为法定货币呢? 事实上,早在2013年,中国央行就指明,比特币为“网络虚拟商品”,不是法定货币。 近日,原中国央行副行长、现中国互金协会会长李东荣也指出:“虚拟货币不具有法偿性、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能作为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并且,他说,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比特币及其平台被非法活动所利用。 乱象 既然不过是一个虚拟货币,为何央行又要如此重视、下狠手? 原因很简单,比特币正日益成为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帮凶”,潜藏社会风险。 事实上,在充斥着各类严重违法犯罪活动的“暗网”(Dark Web)世界,比特币正作为主要支付工具,大行其道。这些违法活动包括:走私、贩毒、军火、色情、暗杀等。 典型案例如丝路网站(Silk Road),借道“暗网”,售卖毒品,完全依靠比特币进行交易。美国联邦调查局于2013年查禁了丝路网站,2014年再次查封其2.0版本,但类似网站仍层出不穷。 在国内,公众投资者面临的,还不仅仅是违法犯罪和投机风险,更有交易平台带来的风险。近期,互联网金融协会就在风险提示中指出,各类所谓“币”的交易平台,在我国并无合法设立的依据。 在中国,98%的比特币交易,是通过比特币交易平台进行的。 但这些交易平台风险重重。一种情况是携款潜逃,例如2013年,国内比特币交易平台GBL,以遭黑客攻击为由突然跑路,用户损失2000多万元。 还有一种情况是网络安全和风险防控不到位。2016年,香港比特币交易平台Bitfinex约7200万美元的比特币遭窃,最终的损失却要由用户平摊。 此外,比特币交易平台兼具信息中介和交易中介职能,为炒买炒卖活动提供了信息和交易便利,也是造成比特币市场风险的重要原因。 背离 我们到底需要一种怎样的货币,一种怎样的货币环境? 央行行长周小川关于数字货币的讲话,值得思考。他说:“数字资产、区块链等技术会产生不容易预测到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进行规范。” 可见,央行层面的研究,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化,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支付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但社会和公众却利用虚拟货币和区块链等,走向了融资和投机。 比如,至今也没几个能说得清楚的区块链技术,在用作虚拟货币底层技术时,存在的问题就不少。 首先是网络安全。岛叔的一位从事区块链研究的朋友曾经说,真正拥有比特币的人基本不在网上存储代币,而是将它们存在硬盘里。最先进的技术,却用最原始的方式储存,这事是不是有点讽刺? 其次,比特币的代码是开源的,这也就意味着,技术人士可以修改代码,产生源源不断的虚拟货币,也就突破了比特币“总量有限”属性。 这事儿的关键在哪儿呢?在于这些虚拟货币可以与法定货币兑换,例如比特币可以兑换成日元,日元可以与世界上几乎所有法定货币兑换。这种情况下,如果虚拟货币的数量任意增加,那么整个国际货币体系就乱套了。 此外,比特币还很容易滋生套利行为。比如,拿人民币换成比特币,到日本再拿比特币换成日元买房子,连中间汇兑都省去了。这不是给资本外逃提供了技术手段嘛。 因此,9月4日,央行叫停代币交易平台的兑换功能,特别是与法定货币的兑换功能,是非常精确的打击手段。 近几年来,监管部门一直强调,要脱虚向实,保护好实体经济。但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发展方向上,比特币等虚拟货币都与这一理念背道而驰。 而最近这一轮监管的组合拳,既是对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也是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更是对金融风险早防范、早化解理念的贯彻。 文/庖丁骑牛 编辑/雪山小狐[详情]

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下一个被叫停者?
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下一个被叫停者?

  14日晚间,国内知名比特币交易平台——比特币中国主动宣布,本月底将停止数字资产交易平台所有交易。ICO之后,虚拟货币交易平台或是下一个“被叫停”么?[详情]

火币网:仅停止人民币交易业务 其余业务不受影响
火币网:仅停止人民币交易业务 其余业务不受影响

  火币网方面表示,由于监管机构没有宣布比特币及数字资产本身非法,平台将继续探索提供合规的数字资产服务。[详情]

OKCoin:即刻起停止注册充值 并逐步关停相关业务
OKCoin:即刻起停止注册充值 并逐步关停相关业务

  OKCoin将于9月30日前通知所有用户即将停止交易,并将在10月31日前,依次逐步停止所有数字资产对人民币交易业务。[详情]

火币网:将于9月30日前通知所有用户即将停止交易
火币网:将于9月30日前通知所有用户即将停止交易

  ,火币网将于9月30日前通知所有用户即将停止交易。并将于10月31日前,依次逐步停止所有数字资产兑人民币的交易业务。[详情]

火币网、OKCoin或获一个月缓冲期 10月底再关闭
火币网、OKCoin或获一个月缓冲期 10月底再关闭

  据媒体报道,监管当局将给予火币网、OKCoin两家比特币交易平台一个月的缓冲期,可以到10月底再关停。[详情]

哪有那么多创业者 大部分是诈骗!深度调查ICO生死劫
哪有那么多创业者 大部分是诈骗!深度调查ICO生死劫

  几乎每天都有“不靠谱”的ICO项目面世,每天都有越来越多的散户入场,监管显得刻不容缓。于是,央行出手,盛宴结束![详情]

ICO乱象:监管缺乏时空气币也可获得巨额资金
ICO乱象:监管缺乏时空气币也可获得巨额资金

  ICO乱象专家将ICO比作一把枪,“枪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看其掌握在谁的手里。[详情]

比特币交易平台关停消息确凿 有平台被非法交易利用
比特币交易平台关停消息确凿 有平台被非法交易利用

  一位接近监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其他比特币平台面临的压力很大,后续运营情况需继续观望。[详情]

互金协会:“虚拟货币”已成违法犯罪工具
互金协会:“虚拟货币”已成违法犯罪工具

  所谓“虚拟货币”缺乏明确的价值基础,市场投机气氛浓厚,价格波动剧烈,投资者盲目跟风炒作,易造成资金损失,投资者需强化风险防范意识。[详情]

比特币中国将关闭 北京数家平台:尚未接到监管信息
比特币中国将关闭 北京数家平台:尚未接到监管信息

  记者询问了北京数家比特币交易平台,获得的信息均为尚且未接到相关监管信息。[详情]

比特币中国将于9月30日停止所有交易业务
比特币中国将于9月30日停止所有交易业务

  比特币中国的矿池(国池)等业务将不受此影响,继续正常运营。[详情]

时间结点9月底!上海已口头通知关停比特币交易平台
时间结点9月底!上海已口头通知关停比特币交易平台

  “时间结点定在9月底,口径从严。”上述消息人士称。[详情]

图解:逾30家ICO平台开始业务清退 虚拟货币全线大跌
图解:逾30家ICO平台开始业务清退 虚拟货币全线大跌

  七部委联合发文叫停ICO后,ICO业务被清退,代币、虚拟货币全线大跌。[详情]

迈克菲挑战小摩CEO:比特币有价值不是骗局
迈克菲挑战小摩CEO:比特币有价值不是骗局

  迈克菲旗下的MGT资本投资公司就从事加密货币“采矿”工作。他表示,他尊重戴蒙,在他那样地位上的人不可能是傻子,但他对戴蒙的批评表示异议。[详情]

起底比特币场外交易:微信群潜行,主攻大宗交易
起底比特币场外交易:微信群潜行,主攻大宗交易

  近日,在ICO监管升级背后,国内比特币交易平台关闭的消息也甚嚣尘上。9月13日,有知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有比特币交易平台已经收到了关闭的通知。[详情]

中国互金协会:比特币日益成洗钱贩毒等犯罪活动工具
中国互金协会:比特币日益成洗钱贩毒等犯罪活动工具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呼吁:各会员单位应履行行业自律公约的承诺,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监管规定,不参与任何与所谓“虚拟货币”相关的集中交易或为此类交易提供服务,主动抵制任何违法违规的金融活动。[详情]

比特币玩家“搬砖”风险重重 各国间协作势在必行
比特币玩家“搬砖”风险重重 各国间协作势在必行

  中国科技金融法律研究会理事肖飒认为,鉴于比特币的可自由流动的属性,各国间协作处理比特币势在必行。[详情]

摩根大通CEO:比特币是一场必将破灭的骗局
摩根大通CEO:比特币是一场必将破灭的骗局

  JP摩根大通CEO戴蒙对比特币及整个数字货币行业发出了迄今为止最严厉的批评,称其为“一场骗局”。[详情]

全球ICO监管趋严:多国发风险提示 美国纳入证券法
全球ICO监管趋严:多国发风险提示 美国纳入证券法

  ICO(首次代币发行)全球监管趋严,各国开始密切关注这一新生事物,中国叫停之外,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也相继发布风险提示。[详情]

比特币价格重回27000元 此前一度跌破22000元
比特币价格重回27000元 此前一度跌破22000元

  据交易平台火币网数据,比特币价格重回27000元。此前因媒体报道“监管当局决定关闭中国境内虚拟货币的交易所”,比特币价格一度跌至21600元。[详情]

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不应将区块链和ICO划等号
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不应将区块链和ICO划等号

  总体来说,金融科技还是具有很强的风险特征,必须要加强监管。[详情]

国外怎么监管比特币?韩国最严 日本最宽松
国外怎么监管比特币?韩国最严 日本最宽松

  纵观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比特币纳入监管范围内,但态度还是不同的,总体来看,日本、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对比特币较为友好,美国情况比较复杂。[详情]

比特币涨超6%价格再回2.5万 中国交易平台提高手续费
比特币涨超6%价格再回2.5万 中国交易平台提高手续费

  在暴跌两日后比特币价格重回25000元上方,上涨超过6%。截至发稿时,包括火币网、OKcoin、比特币中国、中国比特币在内的多个交易平台仍正常交易,此外多家平台交易手续费提高。[详情]

虚拟货币市场弥散“暴富勾魂曲” 平台暗中鼓吹暴利
虚拟货币市场弥散“暴富勾魂曲” 平台暗中鼓吹暴利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深度推进,金融创新的红利将从监管套利转向合规红利,投资者权益也将得到更好地保护。[详情]

逾30家ICO平台业务清退 传销币“空气币”被一刀猛切
逾30家ICO平台业务清退 传销币“空气币”被一刀猛切

  目前,已有约50家ICO平台发布了清理整顿的相关公告,30多家平台开始业务清退、提供退币或回购服务。[详情]

ICO禁令浇不灭暴富贪婪 有人顶风上阵有人退场无路
ICO禁令浇不灭暴富贪婪 有人顶风上阵有人退场无路

  ICO禁令浇不灭一夜暴富贪婪 有人顶风上阵亦有人退场无路 蒙眼激进前行的ICO项目遭遇监管急刹车,但仍有“闭眼玩家”不甘退场,而急于退场的又遭遇代币清退难题 《投资者报》记者 闫军 “没想到今年虚拟货币市场又上演了一次‘敦刻尔克大撤退’。”一位投资虚拟货币四年多的资深“玩家”李佳(化名)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2013年比特币崩盘的场面至今仍让他记忆犹新,而“这一次政府更是不得不管了”,当前没有一个领域像ICO这般“人傻、钱多、速来”。 李佳所说的导致代币大跌的监管措施是9月4日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简称“公告”),该公告将ICO定性为“非法集资”,要求市场立即停止与代币相关的各类行为。 但野蛮生长的ICO项目真能就此刹车吗? 疯狂过后还是疯狂 上述公告称,ICO(Initial Coin Offering,虚拟货币首次公开发售)“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做出清退等安排,合理保护投资者权益,妥善处置风险;任何所谓的代币融资交易平台不得从事法定货币与代币、“虚拟货币”相互之间的兑换业务,不得买卖或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代币或“虚拟货币”,不得为代币或“虚拟货币”提供定价、信息中介等服务。 禁令一出,包括比特币、莱特币以及以太币等主流代币应声下跌。9月4日当天,比特币从28100元下跌2000元,跌幅超过7%。不过李佳等多位“币圈”人士预测称:“调整只是暂时的,虚拟货币会像互联网的出现一样,不可抵挡。而且监管层治理的是ICO,而不是虚拟货币。”截至9月7日,比特币已经反弹站回28922元高位,投资者仍旧趋之若鹜。 再看“肇事者”ICO。《投资者报》记者据不完全统计发现,目前已有近20家ICO项目,多数ICO项目团队开始公告登记清退虚拟货币。然而有意思的是,平台虽遵从指令发起退币,但投资者却不愿意。 一位投资者向记者表示:“我投资的平台都通知要退币了,很心痛,不想退。”而黑石区块链甚至公告称:“一些投资人打电话过来交流,(我们)和线下已经在运作的用户导流团队交流,很多投资人表示不想退币,但从保护和BSC(编注:该公司的代币简称)尊重支持者的角度出发做出如下公告:1.BSC团队将继续在监管框架内进行工作,并将与相关政府监管部门保持沟通;2。我们本着对国家政策拥护的态度,对于不希望继续持有BSC的投资人,我们将会安排相关清退登记工作。” 李佳介绍,投资者不愿意退币无非是在前期的投资中尝到了甜头,要么就是代币是由二级市场以较高价格买入的,目前还处于亏损状态。 无奈的“一刀切”监管 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如今有人用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来形容ICO项目快速发展的失控局面。 《投资者报》记者在一些以ICO为主题的QQ群、微信群等社交软件上发现,即使遭监管叫停,仍有不少人在推销新的ICO项目,甚至自封“金牌导师”一类的头衔。他们无需项目白皮书,只凭抛出诸如“很多人只是简单推广注册就获利几万元”、“错过××,千万不能错过免费领的××了,前28000人注册赠送666个××币,分享好友有奖励并按照比例进行再奖励”等十分浮夸的广告就能招揽一批投机客。 对此,多数投资者却习以为常。李佳表示,现在投资ICO项目的非专业投资者已经和不靠谱项目的比例旗鼓相当了。“大家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态参与进来,市场怎么可能健康?” 《投资者报》记者从深圳正在进行中的几个ICO项目负责人那里了解到,由于监管限制,他们的项目不会在国内进行,计划借道香港、新加坡,或者干脆不用ICO的方式,而是以私募的方式进行发行募资。 “谁都可以发布白皮书,大爷大妈都来买代币了,真正做区块链研究的团队就淹没其中了。”深圳一位币圈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正因如此,监管层才采取了这样类似“一刀切”的举措,这对于国内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是一种伤害。 清退何其难?投资者忧虑公司跑路 与不愿意退币的投资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些投资者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卷入了骗局,于是转而维权。问题的重点在于监管层要求“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做出清退”,如果是ICO中的代币直接清退就好,但是很多投资者是通过二级市场买入,成本价不同,平台选择什么价格进行清退就成为问题的焦点。 李佳表示,他几乎没有参与过ICO项目,因为很多白皮书的项目未必能让人看懂,所以只有项目真正落地他才会投资,这也决定了他手中的代币均是二级市场里交易而来的。而他持有的某代币已经有人成立了维权群。 《投资者报》记者在维权群中发现,此次维权的代币在进行ICO融资时,原始价格为3.5元(事实上,代币是由法币购买比特币、莱特币等主流虚拟货币,再由后者进行交易购买的,此处为方便理解换算成法币),但投资者持币成本价在3.5元到11元之间不等。 随着监管政策的发布,该代币截至9月7日已经下跌到1.984元,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有大幅浮亏,而代币公司并未在公告中给出具体清退价格,只表示先登记,约定一个月内退币。但投资者认为公司在故意拖延,试图跑路。 李佳担忧地说:“我的成本价是4元,从当前的价格看已经亏损一半。代币公司说会对二级市场的交易做一些补偿,算是比较良心的了,但是一定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我担心这样闹下去,(万一跑路)会血本无归。” 记者注意到,目前网络上的“维权”群体并不少见,有的代币发行机构实际发行的代币与白皮书宣称的代币不同,有的网站则在维权压力下清空了微博、删除了白皮书,还让投资者联系不到客服。 雪崩发生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是自己的责任,而又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在疯狂混乱的市场里,该买单的终将买单,那些认为所有的泡沫之下必有美酒的投资者或许该清醒了。[详情]

ICO“末日”:数字代币断崖式下跌 投资人出海避险
ICO“末日”:数字代币断崖式下跌 投资人出海避险

  《公告》指出代币发行融资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要求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立即停止,同时,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做出清退等安排。[详情]

两天已经暴跌了约20% 比特币的滑铁卢来了吗?
两天已经暴跌了约20% 比特币的滑铁卢来了吗?

  从国内三大比特币平台的消息来看,目前均表示尚未收到监管部门通知,如果真的取消,将向数字资产点对点交易转型。[详情]

监管下的比特币首富李笑来:机构纷纷与其撇清关系
监管下的比特币首富李笑来:机构纷纷与其撇清关系

  比特币首富李笑来成为这次ICO监管风暴中备受关注的人物。作为争议人物,他所参与和推动的ICO两大项目,如今,正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上。[详情]

国内ICO参与人数超10万 虚拟货币缘何一周两次大暴跌
国内ICO参与人数超10万 虚拟货币缘何一周两次大暴跌

  上周末,市场再传重磅消息,比特币交易有可能被全面停止,多位业内人士称,ICO监管风暴来了。[详情]

比特币监管新政来临?我们可能需要一些差异化思路
比特币监管新政来临?我们可能需要一些差异化思路

  随着比特币在国际范围内不断得到更多认可,认可比特币本身便成为大势所趋。[详情]

虚拟货币交易平台面临生死考:部分平台暂停交易提现
虚拟货币交易平台面临生死考:部分平台暂停交易提现

  由于目前国内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主打法定货币与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兑换交易,业内人士认为,火币网、OKcoin、比特币中国等平台将受到影响。[详情]

致数字货币:别再想自己值多少钱的事了
致数字货币:别再想自己值多少钱的事了

  核心的问题很简单,为什么数字货币不能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跟法定货币直接交易?[详情]

调查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