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司的成立,无疑将阿里与美团之战推向一个新高潮。[详情]
今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正式成立本地生活服务公司,饿了么和口碑胜利会师,合并组成国内领先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也明确了未来目标——重新定义城市生活。[详情]
阿里CEO张勇在员工信中写道:“在社会商业走向新零售、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和新制造全面结合的数字经济时代的今天,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的目标也绝不仅仅是做大餐饮市场,它将承担更大的使命——重新定义城市生活,让生活更美好、更便利。”[详情]
路透社称,阿里巴巴计划将旗下饿了么、口碑等外卖业务合并,并以最高250亿美元的估值,为合并后的业务融资30亿至50亿美元。[详情]
今日有媒体报道称,饿了么和口碑新的控股公司首轮金额或超美团IPO。饿了么方面对此不予置评。[详情]
随着阿里以95亿美元的金额全资收购饿了么,并成立控股公司整合饿了么、口碑两大业务,阿里已经备足了与美团点评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一较高下的筹码。[详情]
饿了么宣布正式接入支付宝与口碑的外卖服务线上运营。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支付宝App首页应用中的“外卖”切换为“饿了么外卖”,饿了么成为支付宝原生首页界面11个默认应用之一。[详情]
如果你了解互联网巨头的套路,你就会发现他们会不断用资本的力量去拓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并且建构一个能够将人们所有的生活场景全部都囊括其中的生态体系。[详情]
零售业不像餐饮业那样容易被数字化改造,而在经验和资源积累上,美团的对手都更强大了——它的对手不再是饿了么,而是阿里巴巴。[详情]
这些人都是百度外卖各个城市的代理商。自去年8月百度外卖与饿了么合并以来,百度外卖市场份额逐渐下降,百度外卖代理商认为自己损失严重,要求百度赔偿4.6亿元。[详情]
8月8日,界面新闻记者从权威消息源处得知,饿了么将接入哈罗单车。饿了么正式开启与哈罗单车的合作,双方的会员体系进一步打通。[详情]
记者昨日调查发现,饿了么和口碑外卖的具体运营交接工作已展开,双方系统已经完成对接,口碑外卖的商家和配送服务昨日起均由饿了么提供。[详情]
如今,美团和饿了么看似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转,但新一轮的生活服务之战已然在酝酿发酵。[详情]
就算完成团队梳理、明确平台定位,摆在饿了么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处理既往商户的衔接、唤醒老用户、差异化服务新用户等问题。[详情]
饿了么、口碑合并之后新成立的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第一锤落在了原本收购而来的百度外卖上。[详情]
上周阿里集团刚宣布正式合并饿了么、口碑,成立本地生活服务公司。[详情]
在被饿了么收购14个月后,百度外卖昨天正式更名为“饿了么星选”,定位高端外卖。国内外卖市场正式分为美团和饿了么两大阵营。根据最新的市场报告,饿了么旗下的两大外卖App总市场份额不及美团。[详情]
阿里巴巴加速整合本地生活服务业务,去年8月收购的“百度外卖”品牌成为历史。[详情]
10月15日,饿了么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饿了么星选App。自今年8月起,百度外卖即将更名的传闻终有了定音,百度外卖也随之成为过去式。[详情]
新公司的成立,无疑将阿里与美团之战推向一个新高潮。[详情]
此前阿里财报显示:阿里巴巴集团将设立一家控股公司,作为本地生活服务的旗舰公司,并已收到来自阿里集团和软银集团等投资者的超过30亿美元投资承诺。[详情]
今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正式成立本地生活服务公司,饿了么和口碑胜利会师,合并组成国内领先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也明确了未来目标——重新定义城市生活。[详情]
来源:36氪 曹倩 上市之后的美团将更加重视与饿了么的市场份额之争,与其展开正面对决。 饿了么与口碑的整合,仅仅是本地生活服务大战的又一个开端。 36氪从知情人士处获悉,多家投资机构正寻求加入阿里巴巴为饿了么和口碑新组建的控股公司。新公司首轮融资金额将超出最初的30亿美元,至少增加10亿美元,最高不排除融资总金额超过美团此次在香港IPO融资的金额。 据36氪此前报道,美团最新的融资金额约为40亿美元,这便意味着,新控股公司的融资金额或在40亿美元以上。这距离阿里巴巴宣布收到30亿美元投资承诺的消息,才刚过去了3周。 就在8月23日,阿里巴巴在其新一季财报中宣布成立一家本地生活服务的控股公司,同时持有饿了么和口碑两个公司的股份。新控股公司CEO将由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兼任。 阿里巴巴为该公司进行了独立融资,在当时已收到来自阿里巴巴、软银集团等投资者的超过30亿美元投资承诺。此轮融资,新公司的估值在250亿美元左右。张勇表示,阿里巴巴将继续投资于战略业务机遇及创新,以保障竞争优势和长期增长。 阿里此举并非将饿了么与口碑合并,两者仍是独立品牌、独立运营,从“到家”和“到店”两个场景分进合力,分别对抗美团的外卖和大众点评业务;而饿了么和口碑也将在即时配送能力、商家服务体系和海量支付数据上,进行更加深度的融合。 如今该控股公司被更多投资人看好,即将募集到更充裕的资金,这直接将阿里与美团的本地生活服务之战推向一个高潮。 一方面,饿了么没有给自己留退路,阿里巴巴副总裁、饿了么CEO王磊曾在接受36氪专访时表示,今年夏季补贴的30亿元只是开始,饿了么与美团的竞争不会失败,会在一年内把市场份额提升到50%以上;另一方面,即将在香港敲响上市之钟的美团,已经表露出不再继续探索边界,要把重点回归到餐饮外卖相关业务的决心。 美团不仅在最近更新的招股书中提到,将通过精简摩拜营运人员等手段来整合共享单车业务、预期不再进一步拓展网约车服务;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王慧文还在全球发售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指出,美团将不会加大对网约车业务投入,会把注意力转向已经领先的外卖配送及“Food相关的”业务。 美团点评董事长兼CEO王兴则表示,餐饮外卖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所以竞争非常激烈。过去几年时间,美团平均每个月市场份额增长1个百分点左右,相信这个市场份额还会进一步增加。 这便意味着,上市之后的美团会更加重视与饿了么的市场份额之争,与其展开正面对决;而彻底“收心”后的美团,也将有更多资金投入这场本地生活服务之战。[详情]
今日有媒体报道称,饿了么和口碑新的控股公司首轮金额或超美团IPO。饿了么方面对此不予置评。[详情]
如果你了解互联网巨头的套路,你就会发现他们会不断用资本的力量去拓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并且建构一个能够将人们所有的生活场景全部都囊括其中的生态体系。[详情]
随着阿里以95亿美元的金额全资收购饿了么,并成立控股公司整合饿了么、口碑两大业务,阿里已经备足了与美团点评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一较高下的筹码。[详情]
阿里巴巴财报披露,阿里巴巴设立了一家控股公司,将作为本地生活服务的旗舰公司,持有饿了么和口碑两大业务,并已收到超过30亿美元投资承诺。饿了么的外卖服务和口碑的到店消费将形成更紧密的协同。[详情]
路透社称,阿里巴巴计划将旗下饿了么、口碑等外卖业务合并,并以最高250亿美元的估值,为合并后的业务融资30亿至50亿美元。[详情]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