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要闻

阿里巴巴:相关部门正调查阿里遭网络谣言攻击事件
阿里巴巴:相关部门正调查阿里遭网络谣言攻击事件

阿里巴巴25日表示,相关政府部门和司法部门正在对阿里巴巴遭到网上谣言攻击事件展开调查。[详情]

中国新闻网|2017年12月26日  10:57
阿里巴巴:呼吁像治理雾霾一样治理网络雾霾
阿里巴巴:呼吁像治理雾霾一样治理网络雾霾

阿里巴巴官方微博发布文章《像治理雾霾一样治理网络雾霾》称,网络谣言已不仅是针对一家企业、毁掉一个行业的问题,更日益成为误导社会公众、危害公共安全、引发社会动荡的源头,应该像治理雾霾一样治理网络雾霾。[详情]

新浪科技|2017年12月25日  17:24
知名媒体人秦朔发出公开倡议 呼吁调查互联网黑公关
知名媒体人秦朔发出公开倡议 呼吁调查互联网黑公关

秦朔称,近期互联网行业的“黑公关、谣言、水军”等等问题不断浮出水面,成为热点,但迄今一直听不到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的声音。[详情]

新浪科技|2017年12月08日  10:32
马云:我们有阿里被攻击确凿证据 商业竞争不该背后搞
马云:我们有阿里被攻击确凿证据 商业竞争不该背后搞

马云表示,无意打嘴仗,也不是希望把谁搞倒,网络出问题就像雾霾和水出问题会一塌糊涂。[详情]

新浪科技|2017年12月07日  11:41
京东宋旸回应阿里王帅:谁才是黑公关鼻祖?
京东宋旸回应阿里王帅:谁才是黑公关鼻祖?

京东副总裁宋旸在朋友圈发布文章,回应近日热传的“阿里巴巴与京东黑稿罗生门”事件。[详情]

新浪科技|2017年12月01日  09:15
阿里王帅:京东指挥701谣言攻击计划 呼吁司法进行调查
阿里王帅:京东指挥701谣言攻击计划 呼吁司法进行调查

阿里巴巴市场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在淘宝头条发布文章《给“701谣言攻击总计划”组织者的三句话》,希望司法机关深入调查,还企业以真相和清白,还社会以天下无谣。[详情]

新浪科技|2017年11月30日  16:28
律师称京东遭海量文章恶意抹黑 表示将采取法律行动
律师称京东遭海量文章恶意抹黑 表示将采取法律行动

该律师已受京东方面委托对此行为采取法律行动,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他相关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详情]

新浪科技|2017年11月27日  23:11
阿里代理律师公布千余疑似“水军”账号 称只是少数
阿里代理律师公布千余疑似“水军”账号 称只是少数

阿里巴巴代理律师惠翔律师发布微博称,将持续收集、整理、分析各种信息和资源,并不断公开这些信息。并在微博中公布了千余疑似“水军”帐号。[详情]

新浪科技|2017年11月27日  15:19
京东诉公关营销公司抹黑 法院判决被告赔30万并道歉
京东诉公关营销公司抹黑 法院判决被告赔30万并道歉

被告欧界公司因在其多个自媒体号上发布故意歪曲事实、诋毁诽谤京东的文章,被判赔偿30万元,并在其自媒体账号上连续三日发文道歉。[详情]

新浪科技|2017年11月27日  12:22

阿里称遭近万文章恶意诋毁

万篇黑稿攻击阿里背后:方兴东被曝与京东签百万合同
万篇黑稿攻击阿里背后:方兴东被曝与京东签百万合同

11月23日,有网友曝出方兴东200万受雇京东合同,定制报告推动有关部门立案调查天猫。[详情]

新浪综合|2017年11月23日  20:37
律师称阿里遭近万文章恶意诋毁 发文表示将严查黑手
律师称阿里遭近万文章恶意诋毁 发文表示将严查黑手

昨天,阿里巴巴遭遇史上最严重的黑稿风暴。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惠翔律师发表《阿里巴巴法律顾问:舆论异常操作 特向社会公布》文章。[详情]

新浪综合|2017年11月23日  17:47
阿里巴巴律师:近五百个账号恶意攻击阿里 将进行追诉
阿里巴巴律师:近五百个账号恶意攻击阿里 将进行追诉

仅目前所能统计,就有近五百个账号在同一时间段,持续发出相关网帖超过9700多篇。集中于天猫双11大型活动前。[详情]

新浪科技|2017年11月22日  21:41

方兴东一方发表声明

互联网实验室发表声明:未与京东签署打击天猫合同
互联网实验室发表声明:未与京东签署打击天猫合同

在声明中互联网实验室表示,从未签署过爆料所称“合同”;对恶意散布虚假消息的个人和机构,将保留进一步法律追责权利。[详情]

新浪科技|2017年11月23日  22:19
阿里遭有组织谣言攻击 方兴东两度发声:与我无关
阿里遭有组织谣言攻击 方兴东两度发声:与我无关

方兴东此前曾多次在朋友圈发表针对阿里的各种言论,如指阿里“简单、粗暴、赤裸裸地践踏了市场基本的公平竞争”、“全国上下劳民伤财的双十一”、“我很想开开眼界,看看今天的阿里比起过去,又沉沦了多少”等等。[详情]

新浪综合|2017年11月23日  13:32
方兴东否认涉攻击阿里谣言:与我无关
方兴东否认涉攻击阿里谣言:与我无关

方兴东深夜转发一则名为《网络平台二选一对平台发展的影响与对策》文章,并通过多个互联网社群公开表示:“阿里律师所谓异动舆情的其他各种演绎版本与互联网实验室无关。”[详情]

法制晚报|2017年11月23日  01:19

京东一方动作

京东律师回应方兴东传言:从未恶意造谣 长期被抹黑
京东律师回应方兴东传言:从未恶意造谣 长期被抹黑

京东回应京东与互联网实验室传言,称从未恶意造谣 长期被抹黑。[详情]

新浪科技|2017年11月25日  18:35
京东集中起诉侵犯其名誉权公关公司和个人
京东集中起诉侵犯其名誉权公关公司和个人

京东起诉的有融汇阳光(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曹剑、余荣煌、北京势能支点有限公司及法人殷惠东等。[详情]

新浪科技|2017年11月23日  15:33

相关评论

人民日报:“二选一”能否变成“一加一”?
人民日报:“二选一”能否变成“一加一”?

对于商家而言,电商平台是销售渠道,自然越多越好,选择哪个渠道应由商家自主决定。目前,很多商家公开表态,不愿陷入“二选一”的艰难选择。[详情]

新浪综合|2017年11月24日  00:00
电商平台要求二选一:谁是受害者?
电商平台要求二选一:谁是受害者?

今年“二选一”措施产生的反响比往年更大,在业界、学界和法律界引发的探讨也较往年更加深入。[详情]

经济观察报|2017年11月12日  07:56
双11促销面前 拿什么遏制电商平台“二选一”
双11促销面前 拿什么遏制电商平台“二选一”

“二选一”措施多由在市场上具有优势地位的电商平台提出,旨在限制或禁止商家在其他平台做促销,以削弱其他电商平台的生意,挤压竞争对手的发展空间。[详情]

新浪综合|2017年11月06日  08:23
电商操盘手的双11九年:从烧香求系统别崩到平台二选一博弈
电商操盘手的双11九年:从烧香求系统别崩到平台二选一博弈

澎湃新闻|2017年11月12日  09:17
电商平台“二选一”争议持续 专家呼吁监管部门表态
电商平台“二选一”争议持续 专家呼吁监管部门表态

“对商家来说,选择什么平台、什么模式,应该是由充分的市场竞争形成,而不是人为设定一个格局。至于哪个平台更好,应该是由消费者来说。”[详情]

21世纪经济报道|2017年07月13日  05:37
阿里巴巴:相关部门正调查阿里遭网络谣言攻击事件
阿里巴巴:相关部门正调查阿里遭网络谣言攻击事件

  阿里巴巴25日表示,相关政府部门和司法部门正在对阿里巴巴遭到网上谣言攻击事件展开调查。[详情]

阿里巴巴:呼吁像治理雾霾一样治理网络雾霾
阿里巴巴:呼吁像治理雾霾一样治理网络雾霾

  新浪科技讯 12月25日下午消息,阿里巴巴官方微博发布文章《像治理雾霾一样治理网络雾霾》,阿里巴巴方面称,网络谣言已不仅是针对一家企业、毁掉一个行业的问题,更日益成为误导社会公众、危害公共安全、引发社会动荡的源头,应该像治理雾霾一样治理网络雾霾。 阿里巴巴方面表示,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放性大学,年轻人呼吸于此,我们的孩子甚至就生长于此,我们自己也都依网为生,在网络上,我们已经真正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我们应该像保护水源地一样保护互联网的正气,保护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大好势头,不能让网络上的黑势力扭曲社会价值体系,侵蚀公平正义,将互联网发展引入歧途。 阿里巴巴方面同时表示,感谢相关政府部门和司法部门正在展开的调查。将继续共同努力,坚决打击摧毁网络黑势力、黑产业、严惩黑资金,还网络以清新之风。不能让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孩子们被网络黑暗势力而左右。 12月7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曾对新浪科技表示,阿里有被攻击的确凿证据,所以才敢起诉。马云称,“指令如何下来、下到哪里、谁拿到钱,这些新闻都在被操纵,可以策划成这样太可怕了。”马云同时表示,“中国的互联网影响力之大,无数的年轻人都生活在互联网上,互联网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开放大学。商业竞争就是商业竞争,商业竞争就应该比战术、战略、执行力,不应该背后搞、打小报告。” 11月底,阿里巴巴集团法务部对外发布了一份声明,称“针对近日遭遇的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的组织策划,制造谣言,操纵舆论,攻击诋毁阿里巴巴的违法行为,将依法向司法机关启动报案程序,依规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相关事实,提供证据。” 阿里巴巴法务顾问、实名认证@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 高级合伙人惠翔律师发表文章,称这一个月以来,网上突然大量出现阿里巴巴“垄断市场”、阿里巴巴“逼迫商家二选一”、阿里平台上“商家破产跑路”的网帖。 仅目前所能统计,就有近五百个账号在同一时间段,持续发出相关网帖超过9700多篇。 据文章所附网贴截图,多篇文章题目提及“方兴东”与其创立的“互联网实验室”。随后有网友爆料,互联网实验室与京东签订总价200万元合同,推动政府对天猫平台“二选一”反垄断立案调查。 随后京东方面回应称,京东从未与任何机构合作发起针对他人的恶意造谣,相关媒体在毫无事实依据和司法认定的前提下,将此主观臆测为京东驱动第三方机构打击抹黑竞争对手,此举严重侵害了京东的名誉权。 以下为阿里巴巴微博文章全文: 像治理雾霾一样治理网络雾霾 中国网民人数世界第一,中国网络“水军”人数也排得上世界第一;中国互联网的创新能力、技术能力有目共睹,中国互联网发展堪称世界奇迹,但是中国网络“水军”的战斗力、破坏力也是堪称世界奇迹。 最近短短几年间,网络“水军”异军突起,策划、传播、创造出许多不可思议的“事件”,左右很多人对事情真相的看法,控制舆论的走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今天很多的“热门话题”中,围观群众都是被设计、被策划、被关注的。 这是一支规模巨大、组织严密、高度专业化和协同化的网络大军,在有些大企业源源不断的人力,财力和技术支持下,能够国际国内“联动合作”,还能够形成造谣、传谣、评论一条龙产业链,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创造推出“大V”型专家学者,披着自媒体的外衣,发布貌似公正的“权威观点”…… 网络黑势力和黑产业不仅边缘化了真正健康的媒体声音,更边缘化了客观公正的价值体系。在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关键时期,利用社会问题、放大社会矛盾,以虚假信息、过激言论、恶意炒作夺人眼球、混淆是非、煽动社群对立与阶层对立,使网络成为“谣言集散地与放大器”,严重消耗社会互信。在今天,网络谣言已不仅是针对一家企业、毁掉一个行业的问题,更日益成为误导社会公众、危害公共安全、引发社会动荡的源头。 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放性大学,年轻人呼吸于此,我们的孩子甚至就生长于此,我们自己也都依网为生,在网络上,我们已经真正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我们应该象治理空气污染一样治理网络的雾霾。 今天,新时代的中国互联网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发展数字中国,建设网络强国,中国已经俱备与发达国家一争高下的先机。互联网是我们国家千载难逢的一次发展机遇,我们应该象保护水源地一样保护互联网的正气,保护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大好势头,不能让网络上的黑势力扭曲社会价值体系,侵蚀公平正义,将互联网发展引入歧途。 感谢相关政府部门和司法部门正在展开的调查。今天,我们将继续共同努力,坚决打击摧毁网络黑势力、黑产业、严惩黑资金,还网络以清新之风。不要让网络成为社会雾霾之地,不能让媒体正义被“网络病夫”们扼杀,不能让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孩子们被网络黑暗势力而左右!今天行动,我们还来得及![详情]

知名媒体人秦朔发出公开倡议 呼吁调查互联网黑公关
知名媒体人秦朔发出公开倡议 呼吁调查互联网黑公关

  秦朔称,近期互联网行业的“黑公关、谣言、水军”等等问题不断浮出水面,成为热点,但迄今一直听不到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的声音。[详情]

马云:我们有阿里被攻击的确凿证据 和赵薇真不算熟
马云:我们有阿里被攻击的确凿证据 和赵薇真不算熟

  马云表示,无意打嘴仗,也不是希望把谁搞倒,网络出问题就像雾霾和水出问题会一塌糊涂。[详情]

京东宋旸回应阿里王帅:谁才是黑公关鼻祖?
京东宋旸回应阿里王帅:谁才是黑公关鼻祖?

  今日,京东副总裁宋旸在朋友圈发布文章,回应近日热传的“阿里巴巴与京东黑稿罗生门”事件。他在文章中截图列举数篇涉及京东的网络文章,表示京东会全力维护自身正当权益。[详情]

阿里王帅:京东指挥701谣言攻击计划 呼吁司法调查
阿里王帅:京东指挥701谣言攻击计划 呼吁司法调查

  阿里巴巴市场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在淘宝头条发布文章《给“701谣言攻击总计划”组织者的三句话》,希望司法机关深入调查,还企业以真相和清白,还社会以天下无谣。[详情]

律师称京东遭海量文章恶意抹黑 表示将采取法律行动
律师称京东遭海量文章恶意抹黑 表示将采取法律行动

  该律师已受京东方面委托对此行为采取法律行动,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他相关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详情]

阿里法律顾问公布千余疑似“水军”账号 称只是少数
阿里法律顾问公布千余疑似“水军”账号 称只是少数

  阿里巴巴法律顾问惠翔律师发布微博,并在微博中公布了千余疑似“水军”帐号。[详情]

京东诉公关营销公司抹黑 法院判决被告赔30万并道歉
京东诉公关营销公司抹黑 法院判决被告赔30万并道歉

  被告欧界公司因在其多个自媒体号上发布故意歪曲事实、诋毁诽谤京东的文章,被判赔偿30万元,并在其自媒体账号上连续三日发文道歉。[详情]

京东阿里双陷黑稿罗生门 公关战上升到司法层面
京东阿里双陷黑稿罗生门 公关战上升到司法层面

  京东阿里罗生门幕后黑手到底是谁? 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详情]

人民日报:“二选一”能否变成“一加一”?
人民日报:“二选一”能否变成“一加一”?

  对于商家而言,电商平台是销售渠道,自然越多越好,选择哪个渠道应由商家自主决定。目前,很多商家公开表态,不愿陷入“二选一”的艰难选择。[详情]

万篇黑稿攻击阿里背后:方兴东被曝与京东签百万合同
万篇黑稿攻击阿里背后:方兴东被曝与京东签百万合同

  11月23日,有网友曝出方兴东200万受雇京东合同,定制报告推动有关部门立案调查天猫。[详情]

律师称阿里遭近万文章恶意诋毁 发文表示将严查黑手
律师称阿里遭近万文章恶意诋毁 发文表示将严查黑手

  昨天,阿里巴巴遭遇史上最严重的黑稿风暴。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惠翔律师发表《阿里巴巴法律顾问:舆论异常操作 特向社会公布》文章。[详情]

阿里遭近500个账号发文章恶意攻击,律师称将追诉
阿里遭近500个账号发文章恶意攻击,律师称将追诉

   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惠翔律师昨晚发表《阿里巴巴法律顾问:舆论异常操作 特向社会公布》微博文章,称近一个月来,网上出现大量阿里巴巴“垄断市场”、阿里巴巴“逼迫商家二选一”、阿里平台上“商家破产跑路”的网帖,作为阿里巴巴的法律顾问,将保留进一步法律追诉的权利。文章称,仅目前所能统计,就有近五百个账号在同一时间段,持续发出相关网帖超过9700多篇。集中于天猫双11大型活动前。类似情况在过去一年多已多次出现。每逢阿里大型活动、财报发布、新业务启动等时点,上述账号就会迅速启动:且行动一致、内容一致、风格一致,已经完全能够在短时间内左右媒体舆论导向,误导社会公众——存在明显组织化操控、规模化操作的痕迹。除此之外,这些账号中的相当部分,还与近一年多以来网上所散布流传的一系列攻击诋毁阿里巴巴及其创始人和高管的网帖有关,由于规模过于巨量,相关情况仍在搜集统计之中。在文章中,作者还直接贴上了近期密集涌现的部分网帖作者作为阿里巴巴的法律顾问,特此向社会公布这一异常情况,并保留进一步法律追诉的权利。附《阿里巴巴法律顾问:舆论异常操作 特向社会公布》全文:这一个月以来,网上突然大量出现阿里巴巴“垄断市场”、阿里巴巴“逼迫商家二选一”、阿里平台上“商家破产跑路”的网帖。仅目前所能统计,就有近五百个账号在同一时间段,持续发出相关网帖超过9700多篇。集中于天猫双11大型活动前。而圈定在以所谓“二选一”和“垄断”为名,行恶意攻击阿里巴巴之实的,就达4600余篇。类似情况在过去一年多已多次出现。每逢阿里大型活动、财报发布、新业务启动等时点,上述账号就会迅速启动:且行动一致、内容一致、风格一致,已经完全能够在短时间内左右媒体舆论导向,误导社会公众——存在明显组织化操控、规模化操作的痕迹:数百账号专职、持续、密集、同步的传播谣言;同样内容的网帖被不同账号在大量平台发出,或以不同标题在一个平台连续发布;存有明显商业诋毁内容的相似网帖,在极短时间内,即实现高达数百篇的全网“扩散”。除此之外,这些账号中的相当部分,还与近一年多以来网上所散布流传的一系列攻击诋毁阿里巴巴及其创始人和高管的网帖有关,由于规模过于巨量,相关情况仍在搜集统计之中。令人讶然的是,仅据目前有限的举报和了解,上述账号中即存在诸多身份虚假不实。他们究竟是谁?为什么要这么做?又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背后细思恐极。上述造谣滋事行为,已长期损害阿里巴巴商誉,给阿里巴巴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严重违背商业伦理、破坏营商环境;更是对法律的违反和践踏。我国民法明确保护自然人和企业法人的名誉权,通过公开发表侵权文章的方式诽谤和侮辱他人和企业的,构成名誉权侵权;国家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规定,“经营者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刑法也明确禁止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如造成重大损失则构成犯罪。这种有组织编造谣言并在互联网上发布或指使他人广泛传播的行为,根据现有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已经涉嫌诽谤罪、损害商业信誉罪和寻衅滋事罪多种罪名,如果以此种行为牟利,还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综上,作为阿里巴巴的法律顾问,我特此向社会公布这一异常情况,并保留进一步法律追诉的权利。惠翔 律师2017年11月22日 [详情]

阿里遭有组织谣言攻击 方兴东两度发声:与我无关
阿里遭有组织谣言攻击 方兴东两度发声:与我无关

  方兴东此前曾多次在朋友圈发表针对阿里的各种言论,如指阿里“简单、粗暴、赤裸裸地践踏了市场基本的公平竞争”、“全国上下劳民伤财的双十一”、“我很想开开眼界,看看今天的阿里比起过去,又沉沦了多少”等等。[详情]

方兴东否认涉攻击阿里谣言:与我无关
方兴东否认涉攻击阿里谣言:与我无关

  11月22日晚间消息,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惠翔律师在今日下午发表《阿里巴巴法律顾问:舆论异常操作 特向社会公布》一文后,在互联网圈内引起广泛关注。在惠翔律师刊文后不久,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方兴东率先对此做出了回应。方兴东今日深夜在朋友圈转发了一则名为《网络平台二选一对平台发展的影响与对策》文章,并通过多个互联网社群公开表示:“阿里律师所谓异动舆情的其他各种演绎版本与互联网实验室无关。”方兴东同时表示,互联网实验室作为独立第三方研究机构,始终坚持以“互联网精神”为准,坚持理性、专业性和建设性原则。今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法律顾问、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惠翔律师公开刊文称:这一个月以来,网上突然出现了近万篇阿里巴巴“垄断市场”、阿里巴巴“逼迫商家二选一”、阿里平台上“商家破产跑路”的网帖, 且这些谣言存在明显组织化操控、规模化操作的痕迹。惠翔律师在文章中还列出了近期密集涌现的部分网帖标题及网址链接,惠翔律师还表示该类造谣滋事行为,已长期损害阿里巴巴商誉,因此决定向社会公布这一异常情况,并保留进一步法律追诉的权利。以下为方兴东朋友圈:以此为准!关于互联网实验室“二选一”研究报告的正式消息稿,仅此一个版本(转载版可能篇幅有所不一),以此为准!阿里律师所谓异动舆情的其他各种演绎版本与互联网实验室无关。互联网实验室作为第三方研究机构,坚持以“互联网精神”为准,针对产业重大突出问题,发布报告,理性、专业性和建设性,但是立场鲜明,这是我们成立18年以来的一贯原则,对于各种不恰当的歪曲和诋毁行为,我们也将保留法律追诉权利,也欢迎大家索取报告。(责任编辑:徐立梅 HT001)[详情]

方兴东否认涉攻击阿里谣言:与我无关
方兴东否认涉攻击阿里谣言:与我无关

  11月22日晚间消息,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惠翔律师在今日下午发表《阿里巴巴法律顾问:舆论异常操作 特向社会公布》一文后,在互联网圈内引起广泛关注。在惠翔律师刊文后不久,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方兴东率先对此做出了回应。 方兴东今日深夜在朋友圈转发了一则名为《网络平台二选一对平台发展的影响与对策》文章,并通过多个互联网社群公开表示:“阿里律师所谓异动舆情的其他各种演绎版本与互联网实验室无关。”方兴东同时表示,互联网实验室作为独立第三方研究机构,始终坚持以“互联网精神”为准,坚持理性、专业性和建设性原则。 今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法律顾问、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惠翔律师公开刊文称:这一个月以来,网上突然出现了近万篇阿里巴巴“垄断市场”、阿里巴巴“逼迫商家二选一”、阿里平台上“商家破产跑路”的网帖, 且这些谣言存在明显组织化操控、规模化操作的痕迹。 惠翔律师在文章中还列出了近期密集涌现的部分网帖标题及网址链接,惠翔律师还表示该类造谣滋事行为,已长期损害阿里巴巴商誉,因此决定向社会公布这一异常情况,并保留进一步法律追诉的权利。 以下为方兴东朋友圈全文: 以此为准!关于互联网实验室“二选一”研究报告的正式消息稿,仅此一个版本(转载版可能篇幅有所不一),以此为准!阿里律师所谓异动舆情的其他各种演绎版本与互联网实验室无关。互联网实验室作为第三方研究机构,坚持以“互联网精神”为准,针对产业重大突出问题,发布报告,理性、专业性和建设性,但是立场鲜明,这是我们成立18年以来的一贯原则,对于各种不恰当的歪曲和诋毁行为,我们也将保留法律追诉权利,也欢迎大家索取报告全文。[详情]

阿里巴巴律师:近五百个账号恶意攻击阿里 将进行追诉
阿里巴巴律师:近五百个账号恶意攻击阿里 将进行追诉

  仅目前所能统计,就有近五百个账号在同一时间段,持续发出相关网帖超过9700多篇。集中于天猫双11大型活动前。[详情]

阿里巴巴近一月遭近万网帖攻击,知名律师分析谣言爆发背后有组织操控
阿里巴巴近一月遭近万网帖攻击,知名律师分析谣言爆发背后有组织操控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11月22日,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惠翔律师在微博公开发文,透露在天猫双11等大型活动前,阿里巴巴遭遇近五百个账号在同一时间段,持续发出相关网帖超过9700多篇。其中以所谓“二选一”和“垄断”为名恶意攻击阿里巴巴的达4600余篇。据律师公布,每逢阿里大型活动、财报发布、新业务启动等时点,上述账号就会迅速启动:且行动一致、内容一致、风格一致,能够在短时间内左右媒体舆论导向,误导社会公众——存在明显组织化操控、规模化操作的痕迹,在极短时间内,即实现高达数百篇的全网“扩散”。“他们究竟是谁?为什么要这么做?又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惠翔律师表示,该类造谣滋事行为,已长期损害阿里巴巴商誉,给阿里巴巴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决定向社会公布这一异常情况,并保留进一步法律追诉的权利。组织化、规模化的抹黑商业竞争对手的行为,在国家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被严厉禁止。新《反法》第十一条规定,商业经营者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附阿里巴巴法律顾问:舆论异常操作特向社会公布这一个月以来,网上突然大量出现阿里巴巴“垄断市场”、阿里巴巴“逼迫商家二选一”、阿里平台上“商家破产跑路”的网帖。仅目前所能统计,就有近五百个账号在同一时间段,持续发出相关网帖超过9700多篇。集中于天猫双11大型活动前。而圈定在以所谓“二选一”和“垄断”为名,行恶意攻击阿里巴巴之实的,就达4600余篇。类似情况在过去一年多已多次出现。每逢阿里大型活动、财报发布、新业务启动等时点,上述账号就会迅速启动:且行动一致、内容一致、风格一致,已经完全能够在短时间内左右媒体舆论导向,误导社会公众——存在明显组织化操控、规模化操作的痕迹:数百账号专职、持续、密集、同步的传播谣言;同样内容的网帖被不同账号在大量平台发出,或以不同标题在一个平台连续发布;存有明显商业诋毁内容的相似网帖,在极短时间内,即实现高达数百篇的全网“扩散”。除此之外,这些账号中的相当部分,还与近一年多以来网上所散布流传的一系列攻击诋毁阿里巴巴及其创始人和高管的网帖有关,由于规模过于巨量,相关情况仍在搜集统计之中。令人讶然的是,仅据目前有限的举报和了解,上述账号中即存在诸多身份虚假不实。他们究竟是谁?为什么要这么做?又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背后细思恐极。上述造谣滋事行为,已长期损害阿里巴巴商誉,给阿里巴巴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严重违背商业伦理、破坏营商环境;更是对法律的违反和践踏。我国民法明确保护自然人和企业法人的名誉权,通过公开发表侵权文章的方式诽谤和侮辱他人和企业的,构成名誉权侵权;国家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规定,“经营者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刑法也明确禁止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如造成重大损失则构成犯罪。这种有组织编造谣言并在互联网上发布或指使他人广泛传播的行为,根据现有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已经涉嫌诽谤罪、损害商业信誉罪和寻衅滋事罪多种罪名,如果以此种行为牟利,还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综上,作为阿里巴巴的法律顾问,我特此向社会公布这一异常情况,并保留进一步法律追诉的权利。惠翔律师2017年11月22日附1:近期密集涌现的部分网帖部分网帖附2:部分网帖明细(不完全的统计,大家可下载)百度网盘链接[详情]

微博热议

你还可以输入129
发布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