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目标收入700亿,为什么华为有底气?

2014年05月20日 11:35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老解1972   

  文/老解1972

  2014年4月,从华为正在举行的2014年全球分析师大会上传来消息,华为财务管理部副总裁陈繁昌预计,华为2014年收入将同比增长10%,在2018年达到700亿美元。

  700亿美元的收入规模在通信产业或移动互联网产业是个什么概念?华为用5年的时间将收入近400亿美元增长到700亿的底气何在?为了解答这些疑问,我们需要为华为选定一个可以横向进行比较的坐标系来仔仔细细地打量一番华为和华为所处的产业竞争环境。

  华为所处的通信行业是移动互联网生态链中的必不可少的一环和基础,因此从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为华为选定的坐标系有三个数轴:其一是其国内外同行竞争对手Cisco、爱立信、ALU、NSN和中兴;其二是其运营商客户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其三是风头正劲的国内互联网巨头腾讯和百度。选定的这些公司均为移动互联网产业的重要的参与者和拥有重大影响力的巨头,文中所有参照数据均来自这些公司公开发布的2013年财报,为方便比较起见,本文已将各公司财报数据按其财报使用的汇率统一折算为美元。

  首先我们通过这几个移动互联网巨头的营业收入的规模比较,来看一看市场是否给华为留下了足够的增长空间。

  与同行竞争对手比较,华为2013年的总体营收虽弱于Cisco,但已经排在第二位,并且第一次超过了爱立信;但是在两家重合的竞争领域-通信设备市场,华为的营业收入只有275亿美元,与爱立信的349亿美元还有70多亿美元的差距,只是靠着爱立信已经退出的手机终端等消费者业务和企业业务这两块才实现了首超爱立信的目标。对此,华为内部有着清醒的认知,华为轮值首席执行官徐直军在全球分析师大会上明确表示“外界评价说华为超越爱立信成为第一,我们内部不认可这句话。苹果和萝卜不能一起比,运营商业务上爱立信仍然是老大。”

  (单位:亿美元)

  爱立信2013年在中国市场的业务收入只占总体收入的5%,其在中国2G市场雄霸天下的格局在4G时代已经被华为替代;而在爱立信传统优势的欧洲中东非洲区域,华为的业务收入也已经超过了爱立信;所以对于海外收入已占总体收入65%的华为来说,要想在通信设备市场赶超爱立信,就只能寄希望在美洲市场取得突破,而这一突破除了有赖华为自身的努力之外,还需要中美关系等政治环境的配合。除了爱立信,同行竞争对手中的ALU、NSN和中兴已被华为远远落下,尤其是同为国内厂商的中兴,和华为业务线高度重合,但业务收入只有华为的三分之一强,已经远远不能称其为对手了。

  与其运营商客户相比较,华为的业务收入虽远远落后于巨无霸中国移动,但已经接近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2013年国内三家运营商用于通信设备采购和基础建设的资本支出共计559亿美元,而华为在中国市场的营业收入(包括企业业务和消费者业务)为139亿美元,按粗略口径估算已占运营商资本支出的近25%,也再次印证了华为深耕国内市场的成功。相比之下,作为国外厂商的爱立信、NSN和ALU在中国市场的收入规模已呈逐年下滑之势。

  (单位:亿美元。华为、中兴国内营业收入包含非运营商业务收入)

  总之,华为运营商业务在中国国内市场已经卡死了国外竞争对手,但自身的增长空间已经有限,能否整体再上新台阶就主要看美国市场能否突破。然而由于运营商通信设备市场增长放缓、厂商间竞争格局固化,华为在该领域的快速增长面临较大困境,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在分析师大会上明确表示 “未来运营商业务的收入占比,肯定不会保持在70-80%,预计能有50-60%就不错了”,按800亿的55%计算,到2018年华为的运营商业务收入要从2013年的275亿增长到440亿,每年需要10%以上的增长,仍然面临非常艰巨的挑战。因此华为2018年要实现800亿的收入,其未来的重点应当在企业网络和终端业务当中。

  拿华为的消费者业务的营业收入与互联网公司腾讯和百度做比较,其2013年94亿美元的收入已是百度的近两倍,并有望对腾讯实现超越,也可见走量的终端业务收入规模之大;华为的消费者业务收入虽与苹果、三星的千亿规模不可比,但从下表可以看出其与HTC、中兴和联想相比优势明显。2013 年6 月,华为终端CEO 余承东表示,“希望成为全球移动终端三大消费品牌,未来3-5年内实现200-300 亿美元的收入目标”,取中间值250亿美元计算,平均每年需要增长30多亿美元,相当于每年都要再造一个中兴的终端业务,也是相当不容易。

  (单位:亿美元)

  华为2013年的企业业务收入为25亿美元,增长32.4%,虽然收入规模在三大业务领域中仍然是最小的,但其增速却是最快的。徐直军认为,企业业务市场的机会很大,预计在十年以后,无论是收入规模还是盈利规模,华为的企业业务都不会比运营商业务差。“华为2013年企业业务的发展是符合预期的,但今天还不是成功的。我们定的未来五年目标是超过100亿美元,在这个目标实现之后,才能说华为的企业业务相对成功了。”按照徐直军的说法,华为企业业务5年后要达到100亿美元则需每年均要保持30%左右的增长,如此增速应该说还是相当骇人的,但好在企业业务市场空间巨大,而且行业巨头Cisco和Juniper近几年增长乏力,华为欲在企业业务领域重演其在运营商市场逐步吞噬外资巨头市场份额的一幕也不是不可期。

  (单位:亿美元)

  展望华为2018年预计700亿美元营收构成,企业业务重任在肩,关键要看华为能否抓住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化、社会化等ICT创新技术影响力持续增强,物联网、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大好时机,在企业网络领域、IT产业领域、统一通信与协作领域、企业无线领域、移动办公解决方案以及相关垂直行业领域突飞猛进、实现跨越式增长。

  华为实现增长的市场空间已经在这里了,且让我们继续分析其增长的能力和优势何来。先来看这几大移动互联网企业巨头的经营利润和经营利润率比较:

  上表的比照结果一目了然:以华为为代表的设备制造业在经营利润率上完败给互联网的腾讯和百度,虽略胜运营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但相对于Cisco和中国移动还是逊色不少。

  当然,最有意义的对比还是发生同行竞争对手之间,从下表可以看出,除了Cisco一枝独秀之外,华为、爱立信、NSN、ALU和中兴的毛利率水平在30%~40%之间,差异并不大,但扣除研发、销售管理等期间费用支出之后的经营利润率则差距明显,华为依然保持了很高的盈利水平,而ALU和中兴则坠入了亏损的泥潭。

  俗话说有钱好办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业界较高盈利水平将为华为的增长提供了有利的财务支持和物质保障。

  作为高科技的通信行业代表,研发费用支出是对未来成长的投入保障,由下表各家制造业同行的研发费用比较可以看到,同行竞争对手之中华为投入的绝对金额与研发占业务收入比均处于较高水平;而中兴则双双最低,不能不让人对其未来发展担忧。根据历年年报,华为3年研发投入接近150亿美元,凭借其雄厚财务实力的保障,华为在技术储备和研发能力上的投资可为其后续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华为的增长已经有市场空间、有资金支持、也有技术能力,最后就要看人员储备了,所以来比较一下这些移动互联网产业巨头的员工规模和人均指标情况:

  从上表可以直观看到运营商、制造商和互联网公司的员工人数规模对照,运营商绝对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同业竞争对手中,华为员工人数也实现了对爱立信的超越,确定无疑是通信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公司了。

  按照员工规模将前文分析的各项财务指标进行“人均”比较,又会有什么发现呢?

  从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来看,华为已经不占优势,与运营商中国移动和互联网公司腾讯差距明显,可以比较出通信制造业属于劳动力密集的微利行业的特点。华为在人均创收上落后于其同业竞争对手Cisco、爱立信、ALU和NSN,不一定代表管理效率差。年报透露华为在德国、瑞典、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加拿大、土耳其、中国等地设立了16个研究所,其进行产品与解决方案的研究开发人员约70,000名,占公司员工总数的45%;而与之相比爱立信的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仅为22%,从这一角度解读可以说华为已为为其3年之后的700亿美元的收入目标做了充足的人才储备和研发能力储备;假使华为能以现有的15.6万员工规模在3年后创造出700亿美元的收入,则其人均创收可以达到45万美元,虽与中国移动还有差距但已能超过腾讯了。

  员工为公司创造财富,也要从公司获取回报,体现的就是员工收入。在各公司财报中与员工收入相关的项目既包括工资、薪金及其他社会福利,也包括与股份为基础的酬金等,由于各公司体制不同,名目设置也不一致,为公平比较仅抽取出薪金福利一项做人均对比,结果如下表所示(遗憾的是Cisco数据在其财报中公布不详,所以未能列入):

  可以看到,华为员工的人均薪金福利与带有国企身份的三大运营商的员工相比优势巨大,甚至与号称高收入的互联网公司员工相比也不相上下,但与其同行竞争的国外对手相比则差距甚是悬殊,而这恰恰体现了中国本土公司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所在,也是华为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凭借价格优势一路高歌猛进的基础所在。

  全球化竞争的时代,高昂的人工成本已成为华为国外竞争对手难以逾越的鸿沟,而可与互联网公司比肩的员工收入也可为华为在国内人才竞争中占得先机拢聚精英,相信这也是华为高调喊出5年时间收入接近翻番的最大底气之所在吧。

  总结:市场给华为留出了增长空间,较高的公司盈利水平所带的雄厚财务实力支持公司持续的研发投入,充足的人才储备和研发能力储备以及非常具有竞争优势的人力成本,已经为华为下一个五年腾飞准备好的强大而有力量的双翼,站在移动互联网的台风口,华为展翼所能企及的高度,会止于700亿美元的营收吗?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