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长城》北美票房平平,王健林的“全球大片”实验失败了

2017年02月21日 10:44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三声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作者/马程

  中国与好莱坞的合作更好的做法,或许是在中国建立一家国际制片公司来培养年轻的中国电影人和编剧,并帮助他们创作出可以吸引中国观众的影片。

  马特·达蒙和景甜率领的东方神秘军队又迎来了一次考验。不过他们面对的不是凶残的饕餮,而是捧着可乐爆米花的西方少年。

  2月17日,《长城》正式在北美3326家影院和观众见面,正赶上美国“总统日”三天长周末。目前,《长城》排在《乐高蝙蝠侠大电影》和《五十度黑》之后,位居北美票房排行榜的第三位。

  马特达蒙上《艾伦秀》宣传新片

  根据BoxOfficeMojo的最新估算,影片首周末票房将达到1808万美元。这个成绩与张艺谋15年前的另一部作品《英雄》相当,不过后者的投资只有《长城》的五分之一,放映的影院也要少1000多家。

  对于制作费用高达1.5亿美元的《长城》来说,这一成绩并不理想。

  在上映前,出品方进行了紧锣密鼓的宣传工作,希望凭借张艺谋以往的名气和马特达蒙的票房号召力来吸引年轻观众,但依然没有产生足够的吸引力。

  口碑的下滑是重要因素。在反映普通观众喜好的IMDB上,长城只有6.3分;而在“烂番茄网”上给长城打分的影评人中,只有36%认为这部电影“值得推荐”。

  烂番茄指数

  早在几十年前,张艺谋就凭借一系列具有美学风格的影片受到了美观众的认可,但这一部更加迎合美国年轻观众的电影,反而成为诟病的点。各大媒体“花式吐槽”,称它为“无聊打怪片”和“烧钱的灾难”。

  尽管出品方环球影业北美发行负责人Nick Carpou也承认,美国市场并不是《长城》主要的票仓,很难对影片的票房起到拉动作用。但相继在全球排名第二和第一的票仓“表现平平”,意味着这部“面向全球发行”,野心勃勃的电影已无法在全球票房上有太多的建树。

  王健林曾在冬季达沃斯论坛上称,如果《长城》的票房在全球能够收到4-5亿美元,就非常成功了。从目前来看,超过4亿美元已几乎不可能了。

  《长城》的票房失利背后,是中国电影公司全球“大跃进”的又一次警示,也意味着打着好莱坞制造和中国故事的“大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长城”还是“打怪”,一个两难的选择

  英雄

  张艺谋是美国最具有票房号召力的中国电影导演之一,《英雄》保持着中国影片在海外上映的票房纪录,在美国总票房高达5371万美元,占到了电影全球票房总数的30%。

  《英雄》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长城》的票房标尺,“至少得打破这个记录吧?”。在《长城》中国票房没有达到预期的情况下,北美成为了回收投资最重要的阵地。

  《长城》在北美的宣传由环球影业负责,被称作是中美合拍片历史上最齐全的一次宣传。从主创的媒体宣传到首映式,都是依据好莱坞的专业公关模式来进行。

  在宣传的过程中,《长城》主打的是美国观众熟知的魔幻类型片,是《哥斯拉》的一样的“娱乐爆米花大片”,中国元素被弱化。马特达蒙也曾强调,《长城》可不是介绍中国长城是怎么建造的历史题材,而是人类PK怪兽的一部电影。

  《洛杉矶时报》在映前曾预测,“美国观众其实对张艺谋很尊敬,如果熟悉他作品的人会更期待他在视觉上的造诣,也许会期待更多的中国元素的内容。”

  在美国人眼里,中国长城充满了神秘色彩,但是很多人走进影院后,发现《长城》只是一部常见的“打怪电影”,这也让很多观众的第一感觉是“不伦不类”,也因此感到失望。

  同时,即使洛杉矶期待张艺谋,但是中部和二线城市的美国大众对张艺谋和一众中国明星并不熟悉,在北美地区的很多海报上并没有张艺谋,只有马特·达蒙。于是,在美国本土具有很强票房号召力的马特·达蒙成为了宣传的主力。

  他受邀上《艾伦秀》、《鸡毛秀》等知名访谈节目宣传影片,并且全程参与了美国各地宣传活动。马特达蒙还不惜自黑,说自己与鹿晗的人气比起来是“透明人”,这也成为了很多媒体宣传的噱头。

  Nick Carpou也认为《长城》宣传中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一方面,如果着重宣传“中国元素”,一定会引起部分美国主流观众的反感。另一当面,如果着重宣传“打怪场面”,其中的视觉特效和投资数目虽然在中国算是主打的亮点,但在看惯了好莱坞巨制的美国人眼里,并没有太强的竞争力。

  王健林5年前的收购终于派上了用场

  只有马特达蒙的《长城》美国海报

  除了马特·达蒙等好莱坞主演加盟,《长城》在北美的3326家影院上映,在同期的上映的电影里,仅次于《乐高大电影》的4088家和《五十度黑》的3714家影院。

  这要归功于王健林五年前的一笔收购。

  2012年,万达以26亿美元收购了院线集团AMC。AMC是北美第二大院线,旗下拥有347家影院,共计5048块屏幕,还是全球最大的IMAX和3D屏幕运营公司。

  这个在美国家喻户晓的院线拥有的影院集中在北美大型城市中心地带,拥有北美票房最多的前50家影院中的23家。这样的规模对万达旗下影片争取了足够的北美上映空间。早在影片上映前几个月,AMC院线内就已经出现了《长城》的宣传海报和贴片广告。

  这也是万达不疑余力在全球收购影院资产的原因。今年1月,AMC宣布以9.3亿美元并购北欧最大院线北欧院线集团(Nordic Cinema Group)。至此,万达已经完成了美国AMC、美国卡麦克、澳大利亚赫伊斯、欧洲欧典和北欧院线集团的并购,目前累计拥有1470家影城、超过15000块屏幕。

  拥有这些影院对于万达要把电影“卖”到全球的计划至关重要。以《长城》为列,院线排片的优势保证了《长城》在口碑不佳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在上映当天获得590万美元的票房,并跻身排行榜前三位。

  中美合作,如何避免不伦不类

长城美国首映现场

  宣传的力度和发行的优势并没有让《长城》的票房带来惊喜。

  《长城》首映日之后,口碑迅速下跌。IMDB的评分只有6.3。在影评人聚合的Metacritic网站上,38条影评的加权平均分只有42分。在聚集了大量影迷的“烂番茄”网上,《长城》新鲜度只有36%,144条来自权威影评人,有92人扔了烂番茄。普通观众平均评分只有3.3分。

  评分

  媒体对《长城》也是“压倒性”的差评。《纽约时报》认为其中“混杂了蹩脚的台词和浪漫元素,演员喋喋不休地宣扬带有煽动性的价值观”,CNN认为《长城》只是“《哥斯拉》这样的套路”,《今日美国》认为影片“无聊苍白”,而《娱乐周刊》则讽刺影片是“了不起的电子游戏”。

  知名电影杂志《帝国》则直接批评影片是“一个灾难”,“用了太多而CGI特效制作出来的怪兽,老套的剧情、故事僵化的剧本以及演员僵硬的演出让人很失望。”

  美国首映

  在媒体和影评人看来,《长城》运用了美国好莱坞顶尖的制作工艺,却没有传递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中国故事和价值内核,因此几乎“一无是处”。

  今年1月,传奇影业CEO Thomas Tull 辞职的消息传出,有不少媒体猜测这和《长城》票房失利有关。虽然万达在此后发表公告,否认了这一情况。但是,对于还处在蜜月期的万达和传奇影业来说,《长城》的失利无疑是引发矛盾重要导火索。

  无论是《英雄》还是更早的《卧虎藏龙》似乎都证明,一部够纯粹地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人物鲜明、故事精彩,即使存在语言文化的差异,也许更容易打开市场。

  《长城》的票房和口碑上的失利,不仅是万达全球化战略的一次打击,也为现在愈演愈烈的合拍片潮流敲响了警钟。

  彭博社在去年《长城》上映时探讨中国与好莱坞合拍片的分析中这样说,“好莱坞希望与中国电影人合作,应该放弃不伦不类的合拍片。更好的做法,是在中国建立一家国际制片公司来培养年轻的中国电影人和编剧,并帮助他们创作出可以吸引中国观众的影片。这才是中国以及好莱坞制作卖座影片的有效的诀窍。”

  《长城》的“全球大片”实验失败了,留给了我们更多的问号。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长城 王健林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