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IP中的拿来主义,正在毁灭中国电影市场

2016年08月04日 09:47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秦朔朋友圈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苏清涛

  “在跟别人交流的时候,不说IP,好像就没法在这个圈子里混了。”最近,在一个内容创业者的交流大会上,娱猫科技总裁徐杨斌一语道破了当下国内影视界的一个怪像。但很多影视界人士口中所讲的IP,都不是原创的IP,而是改编的IP。这种IP,正在毁灭着中国的电影市场。

  徐杨斌是资深影视人,他曾担任美国梦工厂电影公司中国区高管、奥飞传媒董事总裁,他新近创立的娱猫科技,是国内最领先的娱乐IP衍生品运营机构之一,主导了电影《大圣归来》《饥饿游戏3》《盗墓笔记》等诸多影视娱乐一线的衍生产业运营。尽管自己也在搞IP运营,但徐杨斌对业界人士所津津乐道的IP实在不敢苟同。“八年前,我跟好莱坞的电影大佬哈维•韦恩斯坦有过一次深入交流。据一些无聊媒体的统计,韦恩斯坦在好莱坞颁奖现场被感谢的次数,超过上帝5次,但就是这么一个电影界的顶级大佬,在跟我聊的时候,也没有谈到过IP,他只强调好的电影要有魔力和生命力。”

  影视行业的IP,是一个由中国人发明的词语。两三年前,IP这一词在中国的影视界登场,到去年,影视娱乐行业突然成为投资的热点,IP也跟着成为热词,然后,很多业内人士就张口闭口都要提IP。然而,IP究竟是什么呢?

  如果不纠结于法律层面的含义,简单地理解的话,IP就是知识产权。但在创作一部影视作品之前,没有人知道它会不会成为一个IP。你做一个新的题材,有可能三年之后是一个爆款,也有可能三年之后没有人知道,寂寂无闻。也就是说,原创是一件高风险、低收益的事情。所以,业界人士口中的IP,就变成了改编,变成了从别的艺术门类跨界而来。比如,网络小说改编,漫画改编,还有歌曲名称改编,像网络小说《盗墓笔记》和歌曲《同桌的你》《栀子花开》都被改编成了同名电影。

  IP本身是无罪的,但这种“拿来主义”的IP,把改编当成IP的主流,却是有罪的,它正在给电影市场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

  扰乱影视投资的秩序

  唯IP论第一个不好的影响就在于,扰乱影视投资的秩序。

  中国的电影业,大致上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1。以导演和编剧为核心的阶段,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在十几年前,你要去看电影的话,大概会说“这是张艺谋/冯小刚的电影,值得去看看”;2。两岸三地巨星云集,五六年前,影片的宣传特别喜欢强调这一点;3。以IP为核心的阶段。

  以IP为核心,会带来一个怎样的市场变化呢?就是投资人心态的变化。本来,投资人判断一部电影能不能成为爆款,会以编剧、导演、演员和摄影的水平及宣传发行的方式来看,而现在,随着影视成为投资热点,很多跨界的投资者进来了,这些跨界的投资者,并不怎么懂这个行业,无法抓准这个行业的脉搏,因此,他就只看你能不能成为一个IP——IP要比影视行业的运作逻辑简单得多。这种简单粗暴的评判方式,就逼着很多影视人去编织一个“有IP”的虚幻外衣,然后再去忽悠投资人。

  但徐杨斌说:“实际上,大家如果去看一下过去两年中国的电影市场的表现会发现,IP并没有带来100%的成功率,反而,所谓‘有IP’的作品,失败的概率在提高。”

  毁灭原创人才

  为什么有IP的作品,失败率反而会提高呢?因为,这些IP,大多为改编IP,质量本身就不高。

  在跨界投资人进入电影市场后,电影人去跟投资人谈的时候,会遇到一种非常尴尬的情况。你说你的团队特别牛逼,做过多少牛逼的作品,未来也肯定能赚钱,但你能保证吗?投资人凭什么相信你?他们既不懂,也没法验证。但你如果对投资人说:“我们有30部小说改编版权,30部漫画改编版权。”则投资人会说,这个商业逻辑听得懂,所以我就投你。

  结果,慢慢地,功利心特别重的影视公司就会觉得,我需要掌握大量的IP。必须先买一批小说和漫画的改编权,这样才能在这个市场打开局面,这是一个负面激励。

  所以,唯IP论,正在毁灭原创人才。你去看一看现在很多优秀的编剧在干嘛?在拿网络小说改电影剧本!在拿歌曲名称写一个剧本,但那个剧本的内容,跟这首歌曲有什么关系呢?还有很多导演,在看网络小说寻找灵感。另一方面,就连做改编的编剧,也正在被毁灭。据业内人士披露,很多剧本,是由底层的不知名编剧写出来的,但署的是大编剧的名字。然后,收益基本上都被那些大编剧给瓜分了。现在,中国的编剧基本上都不赚钱,只有最顶尖的几个编剧才是赚钱的。

  现在,跨界的IP基本上已经挖无可挖了。比如,金庸的小说,已经没有什么可改编的空间了。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很多导演和编剧一方面抱怨“网络小说怎么改编成电影”,在开创作会的时候抓耳挠腮,到最后,只能拿明星来凑;另一方面,又拼命地跟投资人说:“你看,我们这个小说好啊。我们有几个亿的读者,它一定会是个爆款。”

  如果毁灭了原创人才,会发生什么?就像种果树一样,你不在自家的园子里种树,而直接跑去别人家的树上摘桃子,等到有一天需要自己种的时候,你可能连怎么种树都不会了。

  拿来主义的IP对原创人才的毁灭,即便是在好莱坞,也有这样的情况。徐杨斌说,他原来的老东家梦工厂有很多优秀的原创作品,可是依然很难坚持。“很多好莱坞的原创团队,也在一点点地被影响、被改变。”

  拉低观众的欣赏水平

  另外,IP在切割观众的大脑。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几年以后,大家在电影院只能看到各种网络小说和歌曲名称改编的电影,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

  在全世界最权威的电影评分网站IMDb上,评分最高的一部电影是《肖申克的救赎》。可我们试着想象一下,当今中国的电影市场,把《肖申克的救赎》拿出去放映,票房会好吗?谁也没法说会火。这就是一个非常残酷的现状。那些改编IP的电影正在塑造着大家对电影的喜好,目前的电影市场并不是良性的。

  但徐杨斌认为,我们也不必过于悲观,因为,“还是有很多同行在坚持做原创电影。去年,刷新中国电影票房记录的《捉妖记》,今年春节档再度刷新票房记录的《美人鱼》,以及去年暑假的《大圣归来》,都是不错的原创作品。”

  IP真正的魅力在于,能持久地打动人心

  徐杨斌反复引用哈维•韦恩斯坦的话强调:“好的电影是要有魔力和生命力的。”

  魔力,就是能打动人心。到电影院看一部电影,你可能马上就会称赞:“哇,这部电影真不错。”“真是没想到,居然还可以这样拍。”这就是魔力。

  什么是生命力?你打开自己的电脑发现,这部十年前的电影,居然还这么好看。或者,有一部电影,第一季十年前上映了,今年上映第二季,你还是想去看。这就是生命力。

  要有魔力和生命力,就得持久地打动人心。一部IP真正的魅力就在于它能持久地打动人心。怎样才能做到持久地打动人心呢?坚持原创。有人说:“让少量的人去做原创的IP,我们大部分人来做拿来主义的IP,这好像也是个选择,毕竟,后者来得更快。”但徐杨斌提出一个“大盘拉动效应”来驳斥了这种观点。

  什么是“大盘拉动效应”呢?以去年暑期比较火的电影为例,《大圣归来》《捉妖记》等都在同一档期上映,但并没有产生恶性的竞争,反而整个票房都被拉高了。再看看今年的暑期档,7月份中国票房的数据要比去年下降20%。电影的荧幕数在增加,可是票房在下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今年的暑期电影并没有出现“大盘拉动效应”。如果不坚持原创,最终,少量原创的IP,也会在那些拿来主义的IP中淹没掉,绝不会再有优秀的作品出现,这就是大盘拉动效应。

  徐杨斌认为,拿来主义的IP正在“走向黄昏”,到了该反思的时候了。今后,所有的电影人,都应当把原创作为追求的方向,并将魔力和生命力作为评判一部电影的标准。“如果以此为标准,说不定中国未来会出现自己的卡梅隆自己的斯皮尔伯格。”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IP 电影市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