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马丁 公号:martingoo
2015年的国产动画电影,必然会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一笔。
以源自网络的《十万个冷笑话》这种性价比神话为开端;到电视明星动漫的电影化,《熊出没之雪岭熊风》2.9亿打破国产票房纪录;再到短短几个月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全民口碑和票房BUG;更不要提,首日就获得1.72亿超级票房的《捉妖记》。
批量化的动漫电影取得票房突破和商业成功的背后,是一条急剧向上拉升的超级曲线,中国动画电影及所代表的动漫业和电影工业在2015年这短短大半年间,经历了从农耕社会向工业时代的疯狂迈进。
因此,如果将2015年视为中国动画动漫的“元年”,是足够名副其实的。而且,相比十年前政府主导、政府扶持的中国动漫的伪春天,此次是真的有了百花争艳、蝴蝶自来的气象。这些案例中,《大圣归来》因为在制作上和商业上的巨大进步,加上全民口碑效应,将国漫产业真正推向顶端。
这一天,以90年代《宝莲灯》落幕为计算,中国等了二十六年。《大圣归来》凭借现象级品质,截止上周末票房已达4.6亿,轻松超过《熊出没》几个月前创造的国产纪录,5亿无悬念,这在以前简直是天方夜谭。
这部堪称90年末代以来最好的国产动画,凭一己之力,将中国动画水准重新拉回到国际级,也重新教育了国产动画的用户审美门槛。产业狂欢的背后,中国动画动漫市场也因此出现本质变化。
首先,用户群属性会逐渐扭转。此前的经营策略,“低幼化”和“以电视为核心”会变得低效。其次,市场对国产动画的预期大幅提高,市场乐观情绪将带来大量行业外资源,中国动漫的产业契机开始出现。第三,中国的电影工业、IP商业,与资本对接依旧盲目的大环境下,《大圣归来》似乎给出了某种答案。
因此,此次中国动漫产业资本化,或许会与IP商业和中国电影工业进程深度捆绑。动漫的商业逻辑和产业逻辑,会发生很大变化。
其实,《大圣归来》的意义,不下于当年《三体》之于中国科幻,对建立中国自己的动漫工业具有重要意义。但长久以来面对国内动画电影清一色的好莱坞作品,此次国产动漫的演进,身处的环境更为复杂。
一个现象,多啦A梦5.4亿票房超过《超能陆战队》,位居中国动画电影票房历史第二高。日本元素首次从国内清一色的好莱坞手里抢占份额。美国动漫业强在电影端;日本强在动漫动画,数据显示全球10部动漫作品,超过5部来自日本。全球市场层面,双方互相的渗透率并不高,也并未在对方强势领域深入到对方的腹地。但是,这个产业平衡,或许会在中国市场慢慢扭转过来。
随着“漫威英雄”和《变形金刚》等电影横扫中国,“美漫”逐渐进入中国的主流视野,预计逐渐会与在中国具有强影响力的“日漫”形成强竞争态势。同时,《哆啦A梦》的成功电影化给了近几年挣扎的日本动漫业一种商业上的通用解决方案,即,动漫如何实现电影化来输出海外市场,尤其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
日本拥有肥沃的动漫土壤,审美倾向与中国接近,《哆啦A梦》的标杆效应,势必会促使日本动漫业加快进军中国电影屏。随着日本发力电影屏,立足原本动漫动画领域的强影响力,加上好莱坞带来的“美漫”渗透,日本元素与好莱坞在“电影”和“动漫动画”两个领域的强竞争势态逐渐形成,这是中国动漫业崛起过程中要长期面对的外部环境。
现阶段,《功夫熊猫》6.1亿排第1;《哆啦A梦》5.3亿居第2;不出意外,《大圣归来》能进入这张表单中的前五。这就是目前的三方格局。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