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阿尔法通道 赤潮AKASHIO(微信号:AKASHIO)
“你说,这些人……为什么不懂得备份一下通讯录呢?!”
言语间,何坤注入了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情绪。这是高考之后,我久违地感受到语气里的失望和反感。
何坤是个有着技术平等主义信仰的程序员。七年前,我们还是少经世事的高中同学。尽管稚嫩,可从那时起,他就对程序和电脑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理解力。七年不见,何坤几乎历练成了半个哲学家,每天的思绪常常围绕着技术的本质、人的延伸、能力的边界等话题肆意展开。
“术业有专攻,可能他们还不知道‘云备份’这种东西吧,或者懒得用。”我试着缓和他愤懑的小情绪。跟我的遭遇相似,一周内何坤的微信收到了好多“手机丢失,请发一下联系方式”的消息。
在他看来,这种事简直无法接受。“技术是帮助所有人更好地生活的,可为什么在相同的技术、类似的产品面前,人们的差异竟如此巨大?”何坤的疑惑激起了我对互联网历史的一段段闪回式思考。平静之后,有了这篇文章。
信息中下阶层
1994年,一根带宽为64K的网线将中国接入了世界互联网。从高校和科研院所,到网吧和普通家庭,连接着网线的电脑在无声无息地改变着使用者的心智,很少有人察觉。
互联网疯狂生长的21年,恰逢中国城市建设和高校扩招的高峰期。大干快上。无数农民工和进城求学的学生涌入城市,成为首批触网用户的一员,纯净却毫无经验。当他们挤在狭小而不通风的网吧里,望着频频闪烁的显示屏而无所事事时,腾讯成功地收编了所有人。
他们注册了一串数字,作为虚拟世界里的通行证和门牌号;又根据地区、性别、年龄乃至有无摄像头等条件,搜寻愿意跟他们交谈的人。聊到非常兴奋的时刻,他们也略带羞涩地打开像素不高的摄像头,敲掉身上的尘土,用长长的头帘遮住半个脸,闲扯一些做什么工作、有哪些爱好之类的话题;只有极少数的缘分降临,让双方在真实的世界里相见。
大多数无聊的时候,他们爱玩各种类型的网络游戏,赛车、跳舞、酣畅淋漓的枪战,各有不同的乐趣。胜利,带来的成就感驱使着他们一次次充值点卡;购买会员才能享有的特权让他们异常满足。这些可能是除了工资之外,唯一能令他们真切地体会到幸福感的东西了。当然,他们也有不高兴的时候——游戏中被队友拖累,或被黑客盗取账号和财物。这时,他们通常会在网络空间里肆无忌惮地谩骂一番,泄愤之后却依然在几个强度不高的密码间来回切换。
看到有意思的资讯和文章,也时常会转载,并附上数个“哈哈”聊表开心。他们总是惊讶于骇人听闻的标题,好奇点进去之后不是大呼坑爹就是哀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最无法忍受的是牵涉到亲人、国家和运势的内容——“母亲节祝天下的妈妈们节日快乐!(有妈妈的转,没有的就算了)”,“据说这条金色九头蛇能带来好运,看到不转的都遇到麻烦了”……凡此种种,都能准确无误地击中他们脆弱的内心。然而,他们却从来不会敲击键盘,把内心的情绪变成一篇随笔或博客。
对于各种工具的使用和网络常识,他们也知之甚少——带声调的拼音字母如何输入、哪个是正确的下载链接、怎样鉴别钓鱼网站、网银究竟有几个密码...... 遇到此类困扰时,他们不得不求助于身边的“专业人士”。这些专业人士的本领并没有那么超群,只是在多数时候碰巧点对了而已。对于他们来说,这已足够,就好像你不需要知道中药里哪些成分具有真实药效一样。
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世界里,电脑就像是得以栖身的一叶扁舟,他们莽莽撞撞地上了船,却从不为迷失航向而忧心焦虑。因为,他们总能在紧要关头遇到救世主——别有用心的免费软件开发者和意见领袖(KOL)。于是,被引导和被消费成了他们在网络世界里的家常便饭。
在邱林川著述的《信息时代的世界工厂》一书中,网吧的诞生和繁荣在推升网络普及率和网络启蒙方面,功不可没。可惜的是,宽带普及和兴起于2005年的Web2.0浪潮却没能将初代网民转化为更有涵养和创造力的“一等公民”。大多数人停留在信息中下阶层(information have-less),很可能就此终其一生。
相对于需要动用脑力的创作活动,他们更倾向于转发消费。这不免让人悲从中来——我想没有人愿意直到临死前,个人时间线中还显示着“不转不是中国人”之类的内容。Web2.0倡导的人人创作终究只是美丽的愿景——1%的用户创造内容,9%的用户传播和消化内容,90%的用户什么也不做,就像Web2.0颠扑不破的魔咒,无形之中加固了阶层的板结。
我们常说“You are what you read”,而信息中下阶层往往不能自主决定要读些什么,他们对一本书或一位作者乃至所有人和物都高度依赖于他们信赖和认可的人——而这类人常被称作意见领袖 (Key Opinion Leader)。
KOL不是网络中产
提到“中产”,很多人会首先想到阶层、受教育水平和收入状况,网络中产确实和这些因素有着复杂而微妙的联系。
2006年,在CNNIC发布的第1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情况报告中,有三个数字一度引发人们的思考——当时,82%的中国网民为30岁以下;70.8%用户的月收入在2000元以内;70.9%用户的受教育程度在本科以下(包括在校大学生)。这基本能勾勒出当时互联网主要用户的群像了。
还记得08年汶川震后因为玩不了劲舞团而大骂5分钟的张雅吗?与互联网同龄的95后们,有几个知道以喷出名的小河北和许四多?还有,在当年几款火爆的网游里,玩家们疯狂买点卡充会员的动力之一不就是为了刷小喇叭骂腾讯嘛。剩下的画面不用我说各位可以自行脑补出来了吧。
网上的交流氛围如此,网民们使用工具的习惯也正在向小白化趋势发展。一个具有说服力的例证是,360安全卫士。360诞生之前,互联网早已充斥着各种搜索助手、快捷工具条以及不可胜数的视频播放器(你懂的)。只要电脑运行,它们就会毫不客气地占用你的计算资源,更有甚者会悄悄运行后门程序,做些见不得人的鸡鸣狗盗之事。杀毒软件,成了所有个人电脑拥有者的必备工具。
与传统的付费杀毒软件相比,360更加注重用户界面,推出了备受小白喜爱的“一键杀毒”——神似亚马逊的一键下单——极简易用的理念很快被继承并传播开来。除了查毒你还可以一键清理、一键优化、一键还原、一键重装……360还设计了多款不同风格的主题包,支持一键换肤。尽管这个功能本质上和给铁锹系领带没什么区别,仍然挡不住无数小白用户的由衷喜爱。于是,360顺利入驻了成千上万台电脑,成为大众装机的必备首选。
你无需为此花一分钱,等着它弹窗就好咯。日久年深,你的浏览器、浏览器首页、输入法、压缩工具、云盘等等就全都变成360的产品啦。给啥用啥、下一步一路点到底是小白的共同点,突破默认设置、自主决定用哪个才是网络中产的基础技能。
距2006已经8年有余,再来看CNNIC第35次互联网发展报告中披露的这三个数据:30岁以下网民比例已经降到56%,月收入不足2000元的比例为46.5%,而大专及大专以下的网民占比高达89%。这意味着互联网正在向长尾端覆盖,广袤的农村地区居民陆续触网;同时八年前那些年轻气盛又没什么钱的用户正在走向成熟和富足。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网络的理解已无法摆脱当年的刻板印象,只有少数人能敏锐地察觉时代变迁,不断修正自己的认知,学习新的工具和理念。
这些人,才是我心目中的网络中产。
作为Web 2.0的进化,社会化媒体的低门槛给了更多人发声的机会。先知先觉的一些用户忽然发现自己也有漂亮的“羽毛”,轻描淡写的几番言语就能获得翻云覆雨般的影响力。网红@留几手 就是其中之一。不留情面的打分和吐槽,让手哥(粉丝爱称)的微博变成了一种标准化的娱乐消费品。你无需为此付费,但必须忍受各种广告的不时骚扰。
从商业角度讲,这些所谓的KOL因为自我觉醒得早,于人生低谷的困顿挣扎之中练就一身独门武艺,滔滔不绝之下积攒了巨大人气,各项指标达到圈内某个水准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收取广告费了。而盈利导向的广告主们对此更是求之不得,日渐式微的传统渠道早已无法支持巨大的增长需求,请一拨儿有影响力的KOL打打广告,要比买水军划算地多。
简言之,KOL之于企业是一种新的社交媒体营销工具,对于有点儿才华的个体也不失为一种赚钱手段,但本质上却不是一种真实的网络人格。它兴起于个体的价值觉醒,成长于独具特色的产品形态,拥有完整合理的利益输送链条,但缺乏独立精神。
与之相反,“网络中产”所代表的是一群我手写我心的人,他们拥有健全的理智和逻辑,对新事物饱含热情,乐于表达和分享真实的感受和态度。他们才代表了独立、客观和第三方,任何一家媒体或自媒体是没有资格用这样的词汇自我标榜的。
世界不是平的
我实在不忍心打击何坤这样心地善良的技术平等主义者。尽管他们坚信技术应该为所有人服务,但是冰冷的事实就在那里——人们对技术的理解不尽相同,对产品或工具的使用程度自然千差万别。技术的平民化只是为平等提供了可能,而非保证——技术主导的世界,绝不是一马平川的。
回想我们接受的教育,那些千篇一律的运行着Windows的台式电脑,只不过是技术的一个分支。而我们正统的学校教育却从不教授Windows以外的技术课程,这本身就制造了一种不平等——Windows和开源系统有着不同的编程机制和交互逻辑,好奇心正盛的学生们应该享有均等的使用两个系统的机会。当这种平等被剥夺,遇到Ubuntu等开源系统手足无措就不稀奇了。
在公开的网络环境中也是如此。只不过蒙蔽我们双眼的人常常是我们自己。我们的认知系统自动判断接收到的消息具备什么样的价值,进而权衡利弊做出反应。互联网强大的连接力量并没有决定个体的延伸方向,每个人的认知系统决定了一切。而我所呼吁的网络中产,最鲜明的特征是能感知到认知系统的限制,继而打造一个完善的自我调节机制,用理智克服偏见。
一个结构稳定、持久创新的社会是纺锤形的,数量上和声量上占据主导的中产阶级通常起到巨大的正向作用。放到网络社会依旧如此。如果队伍足够庞大,网络中产对信息的消化和反馈足以影响整个网络世界的气候和生态。
Web2.0与生俱来的90-9-1魔咒也很可能从此被打破。到那时,一个崭新的网络乌托邦才初现真容。
本文作者@阿尔法通道 首发于微信新媒体:赤潮AKASHIO(微信号:AKASHIO)-此言此思若潮水,不沾红粉自风流。转载请保留本信息,未包含本信息的微信公众号转载将受到侵权投诉。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网络中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