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互联网发展的母题:让人们回归"部落"

2015年03月10日 10:55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李北辰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李北辰

  大概几个月前,我还在某财经媒体担任文化记者。一个昏沉的选题会上,主编说:“北辰,写下张贤亮吧。”——作为一名不称职的文化记者,我那时已醉心于互联网对人类的宏观影响,略带遗憾地取关了社交媒体上大部分文化和社会新闻账号,当然也包括随时准备“论一切”的各路万能公知。

  “可以啊。”我对主编说,脑中回想起那个写《绿化树》的老人,“他最近出什么书了吗?”

  “他死了,你不知道么?”——嗯,过去总说,微博内外两个中国,自从我取关了那些微博账号,朋友圈和微博上就再没发生过一次强拆,终日所见都是科技对人类各方面的改变以及科技从业者向往财富的眼神,让人一时间产生了身处自由盛世的幻觉。

  事实上,互联网对人类的影响之一,就是将这个世界切分成无数细碎的小共同体,蚕食着“大众”概念。倘若不是春晚这种特殊场景下残存的拥有“村口大喇叭”属性的中心化传播渠道,“全国人民”恐怕只剩下地缘和政治意义——某种意义上,人类传播技术的演进就是一个更快地找到“自己人”的过程(壁画第一次将脑海中的概念和想法传递给素未谋面之人;印刷术让人得以跨越时空通过书籍与他人相连),互联网几乎免费的连接成本让大家轻易选择彼此,哪怕同一片土地,很多事情上人们无法也无需达成共识,细碎的分众是未来的主色调。相信我,如果一个家庭老中青三代坐在壁炉旁,每天都有着无尽的话说,这一定是一个温暖的悲剧。

  So,那篇纪念张贤亮的文章也是我在那家媒体最后一篇稿件,之后便很自然地去做了科技记者。这并不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尤其是身为一枚昔日的文青,当我某天有些偏激地意识到,文青其实就像阳光下玻璃碴的反光,提供给这个世界的无非是些善意的装饰和点缀,真相是——历史上人类进步最底层的砖无疑是技术以及由此带来的商业环境。照此逻辑,多数情况下,技术与商业相结合的力量也远大于舆论。

  举个眼前的例子,国内备受尊敬的调查记者王克勤老师已为出租车垄断这一社会顽疾呼吁多年,但这个行业多年来如同一潭死水,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改变。但如你所知,过去一段时间,你我轻摁指尖,就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司机的处境,你甚至说不上整个过程是疾风骤雨还是和风细雨。而最近又遭新一轮“黑”的KK老师就曾用维基百科的例子教导我们:要永远相信看似不可能的事。“维基百科带来的最大惊喜,是我们不知道这种力量能走多远。我们还没有看到维基化智能的极限。我们能用它来制作教科书、音乐或者电影吗?用它来立法和行政又会怎样?”

  更进一步地讲,在不少乐观主义者眼中,如今人类历史已经发展到技术与思想,政治,社会结构乃至所有事交叉的十字路口。而随着人工智能和生物等领域技术的指数级发展,相信未来某桩命案,“人类究竟是什么”将成为美国最高法院九位大法官的核心分歧。

  那么人类究竟是什么?嘿,这种涉及“真理”的问题怎么可能由人类自身回答。不过至少可以肯定,被不少文化学者奉为圭臬的那句所谓“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定是个自恋且错误的答案,诚如刘慈欣先生所言:“人类的社会史就是一部人的地位的上升史。从斯巴达克斯挥舞利剑冲出角斗场,到法国革命者们高喊人权博爱平等,人从手段变为目的。但在科学中,人的地位正沿相反的方向演化,从上帝的造物(宇宙中其它东西都是他老人家送给我们的家具),万物之灵,退化到与其它动物没有本质区别,再退化到宇宙角落中一粒沙子上的微不足道的细菌。”

  事实上,与启蒙运动以来思想界鼓吹的自我中心论调正相反,人类从来都不是一个善于独立存在的个体生物,人类学家弗雷德里克•巴斯说得好,所有社会学理论都基于一个理念:地球上的人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人群,种族,社会,文化和人种。但正如不久前《环球科学》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的那样:“这种对人类多样化的理解往往被称为外形思维或分类思维……如果用人际网络的观点来看,我们看待世界和自己在其中的位置的眼光就会完全不同。拿饱受争议的人种问题来说,按照常识,不同的人住在世界上不同地方似乎是很正常的,谁也不会把非洲人、亚洲人和爱尔兰人的后裔给搞混。但从人际网络的观点看,笨蛋也能看出世界上每个人都能通过六个人与其他任何一个人扯上关系。”

  嗯,如你所知,科幻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将人类视作一个整体谈论未来。在我个人看来,对于一个有致力于改变世界的“使命驱动”型公司来说,是否拥有这种科幻思维尤其重要。譬如,不妨打开脑洞想一想,如前所述,互联网将这个世界切分成无数细碎的小共同体,但与此同时,分众的另一面是否有可能是“分形”?个人与个人,社群与社群之间彼此独立,却又归为一体,形成一个新的“生命体”——事实上,这并不是天方夜谭,关于互联网与神经学的比对已有不少,学者刘锋在其《互联网进化论》中就指出:互联网将向着与人类大脑高度相似的方向进化,将具备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运动神经系统,也会拥有自己的记忆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以及自主神经系统。

  从这个逻辑上看,我个人认为,其实互联网的发展一直有一个母题:回归部落。简单地说,某种意义上,包括社交网络,云计算,物联网,开源,共享经济这些热门词汇的出现或许都是“回归部落”这一现象的分支,为的只是将整个人类更为透明而高效地连接在一起,让每个人的每项活动都变成一种合作,让每个人都成为产消者——话句话说,都成为那个“新生命”的一部分。

  譬如再脑洞大开地举个例子,已有不少学者指出:随着全球网络将每个人连接起来,“同感文明”正在迅速横向扩张——数亿人(甚至数十亿人)开始将其他人(甚至陌生人)的经历当作自己的经历,每个人都会轻易感染其他人的情绪。

  当然,我上面说的可能都是错的,你要无时无刻警惕那些铁口直断指明未来的人。但有一点永远正确,那就是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在《爱与黑暗的故事》中的这句话:“我们需要谈论现在与未来,也应该深入谈论过去,但有个严格条件:我们始终提醒自己,我们不属于过去,而是属于未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互联网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