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阿里白皮书事件中的“传播扭曲效应”

2015年02月02日 10:31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雷腾律师   

  文/雷腾律师

  什么是传播扭曲效应?大家都听过一个游戏,ABCDEFG几人站一排,A对B耳语,B再传给C,依次传话,到G必定与A原话大相径庭。这就是“传播扭曲效应”。

  阿里白皮书事件,相关当事方肯定需要吸取相关的教训,但我们不应忽视的是,在这个事件愈演愈烈的过程当中,有些媒体是否也在推波助澜?

  一、工商总局发布的《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报告》

  1月23日下午工商总局发布的《监测报告》实际上是一个相对循规蹈矩的报告(附后)。虽然这份报告中有“从各购物网站的检测结果来看,淘宝网的样本数量分布最多,但其正品率最低,仅为37.25%”的内容,但是这份报告同时给出了何为“非正品”的标注(注:这里统一将假冒伪劣产品、翻新产品、非授权正规渠道,含量与宣传不符产品、无3C认证,非中国大陆地区官方正品、不符合《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要求产品等均列为非正品),并且在报告中用列表的形式阐述了哪些样品是假冒伪劣,哪些是无认证,哪些是翻新,哪些是宣传不符等等。“非正品”一词看似创设,但由于有含义限定,有分列表说明,所以没有太大问题。

  1月24日,央视网等一些媒体在报道这份《监测报告》的时候,也基本包含了报告中对非正品的含义注释内容。但是,有些媒体的报道就开始变味了,如有媒体报道的标题为《假货多不多?淘宝被抽查:超六成产品不合格》,对于非正品的含义注释也抛弃了。此后几天的信息传播中,非正品与假货被越来越多地画上了等号。我估计也就是这个时候,“淘宝小二”坐不住了。他选定了目标,工商总局网络交易监管司及司长刘红亮。

  二、“淘宝小二”的微博。

  据说“淘宝小二”的微博没有经过公司高层,擅自发布。这对于一个上市的巨无霸公司来说,真的是很难想象。看看“淘宝小二”的微博内容,不乏“别人伐开心,买包包,您是伐开心,打淘宝”等戏谑之词,更是直指“您错的多离谱”、“错的多荒唐”,甚至称“为写这封信,咨询过众多的行业大腕,博览法律法规,写这封信之前,我是打假小二,写信之后,我真成了专家”等等内容。

  到现在我也没有搞明白,“淘宝小二”的信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情绪表达内容。除了这些情绪化内容外,符合主题内容的只是“抽检样品少”、“各平台抽检数量不同”和“创设非正品罪名”这些质疑,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断不至于引出如此多情绪。至于其引用的法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办法》,该办法是针对经营者的抽检程序规定,并且明确说明,针对网络交易的抽检只是参照该办法执行。此次的监测是对网络交易平台的整体经营情况的定向监测,是否应适用该办法是有争议的。

  如果不是“淘宝小二”此前与刘司长有矛盾,那么其肯定是受了此前几天新闻报道的影响。

  而一些媒体此时显然非常的兴奋,一篇篇诸如《淘宝小二叫板工商总局司长,斥其抽检程序违规》、《淘宝小二舌战工商总局》等文章火热出炉。如果不是这些文章的火上浇油,工商总局的相关人士或许会认真地读一下淘宝小二的公开信,公开信不可能是一个正常公司的集体决定。这估计成了工商总局披露“白皮书”的直接导火索。

  三、工商总局披露白皮书。

  工商总局披露的文件全称为《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其中里面有“为了不影响阿里系上市前的工作进展,该座谈会以内部封闭的形式进行。鉴于目前监管情势,为廓清种种认知,现将行政指导座谈会有关情况如实披露如下”的内容。这些内容甚至包括这个“白皮书”的题目,明显是为了前后文的衔接而临时添加的,而就是这些不明不白的话使整个事件失控。

  国人一般能够理解这份白皮书为何出现。但是此时,国外的媒体在理解上出了问题。所有的国外媒体(始作俑者不知哪家,包括中国的某家媒体英文版报道中也是如此),都将白皮书认定为“官方报告”,法新社的报道更进一步解释“行政指导”为“谴责”的一种形式。多数媒体重点提及“为了避免影响上市进程,而以秘密会议进行”、“淘宝工作人员收受贿赂”等内容,有媒体同时提及此前的工商总局发布的抽检报告中,淘宝在抽检的51个样品中只有37.25%是“真货”。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没有媒体说明那份白皮书其实是一个会议记录或者说是行政指导记录。至于“非正品”,国外媒体基本都按照“假货”来认定了(也难怪老外的翻译,与非正品对应的英文词,我也没找到)。

  我们在国内看热闹的时候,在美国,大家却接受了这样的观点:一、阿里故意隐瞒遭受调查的事实,违反信息披露义务;二、中国政府部门为帮助阿里上市,隐瞒调查报告,弄虚作假。美国的一些律师事务所闻风而动。而美国股市最直接的反应,就是阿里股价暴跌,中概股全面下挫。

  这个时候,大家都明白了,这个事件受损的不只是阿里或者工商总局,而是中国的法治形象和互联网生态形象。国内媒体呼吁二者携手打击假货的声音逐渐增多。

  此次事件,我们的有些媒体,或许也可以多一些思考。当事方也应该反思,对于一个负责的政府机关和规范化运营的企业来说,应该能清楚认知信息可能出现的传播扭曲效应。任何行为都应该有一个理性和科学的决策过程。

  文章没看够?欢迎关注“创事记”栏目的微信公众账号!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创事记的微信号“sinachuangshiji”即可关注!(扫描下方二维码亦可)我们每天会推送1-3篇科技行业的犀利观点文章,期待您的点赞或拍砖!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白皮书 工商总局 淘宝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