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书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您也可下载桌面快捷方式。点击下载 | 新浪科技 | 新浪首页 | 新浪导航

罗王辩论的后遗症与产品测评的自毁倾向

2014年09月16日 08:40    创事记 微博 作者: 李智勇   

  文/李智勇

  罗王辩论最主要的后遗症是手机评价上将更加彻底的一地鸡毛了。厂商喷厂商大家本来就不信,但厂商都是大号,所以一喷就是战火连天,博个热闹还是没问题的。但接下来测评喷厂商估计也会娱乐化了,老罗鞠那一躬对此贡献不小。

  余秋雨老先生说过一段极其犀利的话:我们的历史太长、权谋太深、兵法太多、黑箱太大、内幕太厚、口舌太贪、眼光太杂、预计太险,因此对一切都构思过度。在一个构思过度的年代来追求独立、客观、第三方其实挺难的,这环境和测评天生的使命加起来使测评天生有一种自毁倾向,想站着把钱挣了,还真不太容易。

  但是测评终究是有意义的,这就和差的公安也总比没有公安好一样,我深信在一个系统中如果只有一维势力,那这个系统一定会变得腐朽和让人窒息,所以这篇文章里探讨下测评类事情的难处以及可能的出路。

  测评里的公正与利益纠葛

  测评需要公正,有公正才能产生信用,有信用测评才有存在价值。但是就测评而言,越容易客观公正的地方反倒越没价值。

  对于手机而言,多薄、多重等是容易公正的,可它没有太大价值。而反过来越偏体验、越影响客户购买意愿的东西则是越含糊的,越不容易公正。

  体验好不好是对用户有价值的,可你事实上没办法用仪器测出来手机体验好不好。所以很多昂贵仪器等等事实上等价于是增加话语权的道具,他们测的东西往往在用户感知范围之外,但出的结论却影响用户的购买意愿。如果这是真的,那测评这事就特别容易掉到利益纠葛里去。

  在小米的示范下,未来的主流做法应该是爆款。这也就意味着厂商做一款手机是花了无数心血的,让那个厂商说自己的手机不行,大家不要买了,和指望贪官良心发现,主动自首一样,too simple,too naive。当大家都往爆款这个方向走的时候,厂商是输不起的,想象下最极端的情况,比如小米4要全部召回的情形,这时候小米会不会垮掉。

  输不起意味着厂商会和一切可用言语摆平的指责死磕,铁证如山的估计没办法,比如屏幕易碎,其他肯定是把公心公论中的公心先按照自己的想法重定义了,之后再公论的。偏偏是体验这类东西,他本来就是个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东西,所以就为互喷留下了巨大的空间。这就是为什么说测评特别容易掉到利益纠葛里面的原因。

  与此同时,做测评做成老好人又是没有价值的。这意味着做手机的厂商和做测评的天生只能对抗,而对抗的结果不过就是三种:输、赢、和。测评的输了那就等于是跪着赚钱,测评的赢了那就相当于坚持了自己的独立理念,做手机的厂商得跟着这个跑,和了则是各说各话,纷争不断。按照罗永浩与王自如辩论中透漏出来的信息,眼下做测评的似乎是输与和的居多,离赢还有很大一种距离。

  作为结果罗永浩与王自如式对抗故事不过刚刚开始,只要做测评的和做手机的没达到一个均衡状态,这PK就会继续下去。表现形式可能不同,也许是在微博上,也许是在优酷上。

  测评到底是在做什么?

  假设一个人的出发点不是跪着赚钱,是理想主义者,真心想做好测评,那首先要想清楚这问题。

  测评根本不只是在做测评,而是在做在人们心中的位置和话语权。PK会持续,谁的信众多谁就赢了,就这么回事。而信众不会简单的盲从,所以需要一系列手段来确保和扩散信众的忠诚度和范围,所以才需要过程、昂贵设备等等。这很像一场没有硝烟的,在意识空间里的战争,王自如们对此的认识实在不好。经过这事后如果对此没有新的认识,那估计接下来还会碰壁。

  王自如们的出路

  我认为有这样一种厂商和测评的制衡会使环境更加健康,因此探讨下,怎么搞测评才能让它可持续可信服。

  我记得高晓松在晓说里曾经提到说美国人不参加总统选举投票的一个理由就是我们相信我们的制度,在这制度下不管谁当总统也没什么大问题,所以可以不投票。先不管这认知对不对,做测评其实与此相类,要培养的就是人们对测评方式的信心。

  把英雄具体化,大家就会找具体的事情解构英雄,比如雷锋,而正因为他是具体所以很容易被解构。但好莱坞把英雄虚化,直接上漫画英雄宣导主流价值观,超人是没法解构的,所以剩下的就都是美好的东西。

  公正客观这种事情也一样,它的根基应该是远离人的一种符号化的东西,这与做产品不同。这种根基需要被清楚的定义和剥离出来,其运行状态也要清楚的可见,这就可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让问题变成只是信与不信的问题,而不牵涉个人道德问题。这有点抽象,本应结合Zealer2.0来讲,但我不了解这东西所以我拿自己的V众投产品来做具体说明。

  我自己做V众投的根本出发点是一旦牵涉利益,网上的信息大多不可信,比如关于手机的,广告、水军制造的信息会与正常信息混杂在一起,这对于读者无疑使非常痛苦的,我们想创造一个追求真实、平等类似乌托邦的地方来持续生成靠谱的信息。这无疑的也是一种点评类系统,也会与Zealer面临类似的问题。Zealer号称是独立、客观、第三方,我们号称的是真实和平等。Zealer可能只死磕手机,我们是凡是生活相关的都相关。

  面临的问题也很相似,都要打造一种信用。

  为解决信用的问题,对V众投而言最关键的是要定义什么是真实、平等、靠谱,这个上我们用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方式:一人一号,一人一票。也就是说不验证就不能回复和投票。这样事情就变简单了,只要运营方保证了身份验证的真实性,对于用户而言要选择的就是信不信一人一号一人一票这种方式而不是信不信运营的人(包括我自己)。这种方式无疑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但信的就信了,不信就不信,没什么好争论的。

  这点非常关键,没有任何一种方式能取信于所有人,关键是要让信的人相信,而不能让可能信的人怀疑。而Zealer在这点的操作上做的很不好,它以专利为名,让所有人怀疑,这是很差的一种做法。做法没有公开和标准化那天生就会给人暗箱操作的感觉,这不是靠解释就能取信于人的。

  让做法公开,让所有与自己想强调的东西(客观、独立、第三方等等)相关的东西公开是优先级第一高的东西,接下来是从取信于人的角度来审视各种操作有没有让人怀疑的地方,有的话要砍掉或调整。

  这里面最让人纠结的也许是生存问题,这也是最考验创始人心性的地方,理想主义者的不见容于世大致与此有关。到底是应该为生存便宜点变卖了理想,还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除了诗人,大多数人基本都还会选择前者。诗人选择了后者,结果容易自杀,也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最理想情形还是有钱有理想。

  拿谁的钱?怎么赚钱?

  这个上我其实不太擅长,但为了避免理想主义者们都被饿死这样惨烈的结局,还是勉为其难谈点自己的想法。

  前面提到过,测评与手机厂商是极度对立的,厂商输不起,测评不能一路顺风说好话。这样一来就很容易政治化,政治化的结果就是没有永恒的客观只有永恒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在附加一部分主观部分来获取利益是一种模式,但这样的测评就没意思了。可是如果没钱,测评又很难存在下去,这非常残酷,要么跪着赚钱,要么站着饿死。

  要想保持理想主义者的本色,有两种方法处理这事:要么不能拿厂商的钱,要么拿钱的人放开制造结果的权利。

  即使按照前面说的公开和标准化了自己的测评标准,操作上仍然会有主观部分,拿谁钱,主观上执行者就会偏向谁,这是怎么解释也没用的。如果王自如仍然想自己做测评,那不拿厂商钱是个前提。否则就得放开测评的权利,从测评者变成测评的运营者。

  这点上有点抽象,拿V众投做类比就比较简单,V众投只要保证不无故删帖,那运营V众投的人对结果其实没影响力,结果完全依赖于社区成员自身的选择,只有验证过的社区成员才有投票权,这样的情形下,拿谁钱就不关键。映射回手机测评,一旦拿了钱,Zealer就要退化为一种运营机构,不是自己测评出结果,而是组织测评。这样做的前提是建立测评的社区,再按照预定义的某种规则从中选出测评人员,测评人员负责按照特定标准进行测评,而测评本身则在公开的地方进行,厂商也可以参加这活动进行监督。比如罗永浩说的,在3W咖啡一字排开多少台手机,从社群中选出指定人员来进行这项活动,但这活动的组织方和发布方是Zealer。在这种模式下奥委会怎么赚钱,测评机构就怎么赚钱。

  如果不想做这种角色的转换那就不要拿厂商的钱。

  这点上我不知道细节如何操作,但宏观上讲这会导致测评机构变为内容制造者和手艺人,高晓松怎么赚钱,Zealer这类测评机构就可以怎么赚钱,唯一的前提是要保持小团队,让内容制造者和内容收看者间的杠杆率超高。此外,如果可以建立自己的社群,那就有可能可以产生增值服务,李善友老师讲课时提到的1000个铁粉可以养活一个人,大概是这路数。如果在这个上探索出一条新路,那就可以不拿厂商的钱,站着把钱赚了。当然这也就意味着Zealer不能是单纯的一种测评机构,还要负责运营自己的社群。这个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依赖于社群源源不断制造高质量内容,同时提供合适的增值服务。

(声明:作者独家授权新浪网使用,请勿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罗永浩 王自如 测评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