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特斯拉电动汽车展厅,距离天安门的直线距离不到5公里。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面孔出现在这里。有人慕名而来,是为亲身体验;有人当场下单,是为早日提车;当然在这个没有显著中文品牌标识的展厅中,还有不少人是首次知道这样一种车的存在。

   “特斯拉是一部互联网设备”,吴碧瑄说。她是特斯拉负责中国业务的全球副总裁,在她看来展厅里面摆放的特斯拉Model S,既是一部车,又不是一部车。

中国任务

  2014,被吴碧瑄和团队看作是特斯拉中国的创业元年。

  去年,成立已有十年的特斯拉开始实质性推进入华进程。去年9月,特斯拉正式接受中国用户的预订,去年12月特斯拉中文网站上线,今年1月Model S车型在中国市场的售价公布。迄今,特斯拉中国官网已接受Model S和Model X两款车型的预订。

  吴碧瑄去年底正式入职特斯拉时,这家电动汽车公司的中国团队规模大约为15个人,现在已经发展到30多人。特斯拉的官网上中国区仍有多份工作虚位以待,据说以后团队规模将增长到两三百人。而团队的构成,也显示出特斯拉与传统汽车厂商的不同。

  “我们这个团队很有意思,都是从各行各业来的——IT、传统汽车、电力、法务……混搭带来很多的想法和知识,给我们创造了很多创新的机会”,吴碧瑄告诉新浪科技。例如吴碧瑄此前就来自IT公司苹果公司,而特斯拉中国总经理郑顺景则来自传统汽车公司宾利。

  特斯拉展厅的一线员工,被称为“产品专家”而不是销售,尽管他们也负责接待前来店面订购车辆的用户,但即便你不是潜在客户,他们也会同样详细的介绍特斯拉电动汽车。这些产品专家不从卖车的交易中提成,他们主要的工作就是对外分享特斯拉推出的科技产品。

  但这并不代表特斯拉中国没有销售任务。“苹果初期进入中国市场也是一样,最重要的不是快速的挣钱,而是提供最好的客户体验,随后收入就会顺理成章的增长”,吴碧瑄没有披露业绩目标,而是强调特斯拉的团队带着创业的心态进入中国市场。

  然而电动汽车真正被大众接受绝非一朝一夕。在北京的特斯拉展厅里,几乎每一个顾客都会问同样的几个问题,例如安全性、续航、充电等问题。一辆特斯拉Model S最远大概可以从北京跑到济南,但如果在济南找不到可以便捷充电的地点,这个距离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现在最重要的是解决用户在家充电的问题,其次是维修服务的问题,售后要做到位”,吴碧瑄说目前中国市场的电网容量不是大问题,现有的基础设施也不错,关键在于怎么把“最后一公里”——也就是将特斯拉的充电桩安装到用户的停车位——的问题解决好。

今年特斯拉还准备深入到更多的中国城市之中,对于这家电动汽车公司而言,每进入一个城市都要解决同样的配套基础设施等相关问题。吴碧瑄给中国团队留了三年的时间。

全球第一

  尽管电动汽车还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市场,但是特斯拉眼下根本不必为销量担心。中国市场接受预订的两款车型,在缴纳订金后可能还需要等待近一年才能提车。

  等待似乎也不能阻挡用户的热情。有消息称中国市场的特斯拉电动车预定量已经上千,对此吴碧瑄虽然没有给出确切的回答,但是她对新浪科技表示,特斯拉中国的目标是订单量全球第一。而订单如果持续增长,分配给中国市场的产能也会相应增加。

  什么样的中国用户在购买特斯拉?被媒体曝光的就包括小米科技董事长兼CEO雷军、平安总经理任汇川等。特斯拉中国也透露科技、金融等行业的订购用户较多。

 “从车的价格来讲,需要消费者有一定的财力,但并不需要是亿万富翁”,吴碧瑄以自己为例,她如果驾驶普通汽车,每月的油费是2500-3000元,而驾驶特斯拉一个月充五次电的成本是250元,按特斯拉的保修八年时间计算,仅油费就可以节省20万元。

  而由于没有传统的机械装置,特斯拉的保养费用也几乎是传统汽车的十分之一。如果按照这种方式计算,特斯拉国内售价70多万起的Model S可以视作一款中档车。“而且是零排放,随时接入互联网”,吴碧瑄说2016年特斯拉有望推出3.5万美元的平价电动汽车。

  对特斯拉有热切期望的不仅是消费者。特斯拉电动汽车,被看作是对传统汽车行业的一次颠覆,显然其中蕴藏巨大的产业机会。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此前表示,中国有望成为特斯拉的最大市场,而且考虑在中国建厂。在中国生产,也意味着有望获得政府的新能源补贴。

  “如果中国销量够大的话”,谈到建厂的话题时吴碧瑄说。此外,特斯拉也在寻求在中国建立超级充电站的可能性,这一方面要跟电网企业沟通,另一方面也需要寻找合适的地点。而今年开始,北京市将建设1000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开始构建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

  而更具想象空间的是,特斯拉电动汽车的中控平台就是一个17吋触屏,犹如一个大号iPad,但据称比普通的平板电脑性能更强,而且良品率更低。这样的一个触控平台,不仅能控制全车,而且是多种互联网服务的全新战场,特斯拉会怎样运作自己的平台?一切还未可知。

(采写:孟鸿 制作: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