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在转基因作物商业化以来的近20年间,全球对该技术的应用急剧增加。支持者宣称,该技术所带来的农业产值受益超过980亿美元,减少杀虫剂用量估计达4.73亿千克。但批评者则质疑该技术对环境、社会及经济所造成的影响。下面,我们将就三个重要问题进行一番解读: [详细] Q:转基因作物助长超级杂草? A:事实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农民就在广泛种植转基因棉花。这种棉花通过基因改造,能够耐受除草剂草甘膦。刚开始这种转基因作物加除草剂的方法十分有效。然而一些科学家和反对转基因的团体警告:栽种转基因作物后,由于农民对草甘膦随意使用,使许多杂草都开始进化出抵抗除草剂的能力。自1996年抗草甘膦农作物推出以来,对草甘膦具有抗性的杂草种类已达到24种,这种杂草使一些农民的棉花产量减半。 Q:转基因作物导致农民自杀? A:谣传 印度的环保及女权主义活动家一再重申一组数据:“自印度销售转基因作物种子以来, 已有27万印度农民自杀。”研究结果则不支持这一论调,虽然经济困难是造成印度农民自杀的一个驱动因素,但自从转基因棉花引入,农民的自杀率并没有任何变化,并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目前,转基因技术在印度的发展仍在继续。 Q:墨西哥野生作物遭到转基因作物污染? A:未知 在2000年,科学家对墨西哥农民种植的玉米所进行的遗传分析,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当地出产的玉米含有一段转基因,而这段基因正是在抗草甘膦及抗虫害的转基因玉米中,用来提高转基因表达的DNA片段。但墨西哥不允许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因此这些转基因可能来自墨西哥从美国进口的食用转基因作物。许多人责骂转基因作物污染了玉米的历史发源地,因为在墨西哥,玉米被认为是一种神圣的农作物。科学家承认,取样方法的不同可能导致转基因检测结果的差异。不过,目前还没有证据显示转基因作物会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
未来的超级营养作物将为菜篮子带来奇异的产品,喂饱这个饥饿的世界。可是直到目前为止,转基因技术的大部分好处是由农业公司所获得──为它们盈利的几乎都是经过基因改造过后,可以对杀虫剂或害虫有抗性的农作物,农民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减少杀虫剂的用量。
但问题是,这些进步是普通消费者感受不到的,相反,这些进步倒给反对转基因的人火上浇油。反对者认为,转基因作物让权力和利益集中在少数大公司手中,此外转基因作物正是科学家无视危险,干涉自然的最佳例证。
如今新一代转基因作物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之际,情况将会改观。从延缓变色的苹果,到营养增强、可以改善贫穷国家人民饮食的“黄金大米”,一些新作物将解决新的问题。新一代作物中,还有一些会用到更先进的基因技术,可以更精确地“编辑”植物本身的基因组,用这样的方法,就不太需要向经济作物中转入其他物种的基因。
无论这些作物在实验室里表现出的前景是多么美好,它们还必须通过辛苦、昂贵、精细的田间实验来证明其优势,通过层层关卡,并且消除公众通常会有的疑惑。尽管如此,绝大多数研究转基因生物的人看来都信心十足地认为,最严重的技术问题业已克服,未来是光明的。[详细]
在围绕转基因的争议甚嚣尘上而真想却渐行渐远的时刻,将科学问题还给科学才是让一切拨云见日的最终出路。
中国传统的大豆产业在转基因产品的低廉价格和优良特性面前迅速败退。仅仅10年后的今天,中国就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的数量,决定了能有多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产品,这又最终决定了掌控一个产业的潜力与能力。然而无休止的争吵,最终让中国的转基因研究变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
即便在欧洲,对转基因食品的强制性标识使用的也是定量原则,只有转基因成分达到5%,管制机构才会要求张贴标识。但中国实行的是定性原则,对转基因成分零容忍。但因为检测和监管成本极高,这样的政策不但执行起来非常困难,还容易造成公众误解。
生命科学具有扭转乾坤的神奇魔力。在全球对农药依赖日益严重,而人们又对农药的副作用心怀恐惧时,转基因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但同时,人们对生命奥秘的畏惧之心,又让生命科学似乎具有引发争议的天然优势。但在眺望未来时,我们会发现,畏惧不会带来改变,裹足不前只会让宝贵的机会白白流逝。[详细]
内容提供:《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环球科学》杂志 专题制作:新浪科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