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混改180天:机构不断重叠 矛盾越来越多

联通混改180天:机构不断重叠 矛盾越来越多
2018年02月11日 13:46 中国经营报

  索寒雪

  2月12日,距离中国联通宣布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过去了180天。半年的时间,在王晓初的操盘之下,中国联通内部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时至年关,王晓初终于走出联通总部大楼,面带微笑去一线岗位给员工拜年,对不平凡的2017年有所交代。

  正如他所言,“联通的‘混’已基本完成,最大落脚点在‘改’。”

  操盘手的半年

  2018年,王晓初正好60岁,时常带着微笑面对外界,但是,谈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时候,王晓初称自己是改革的直接操盘手,“感到的改革都是压力,都是痛苦,都是挑战。”

  2015年8月,时任中国电信董事长的王晓初是流着眼泪告别中国电信,来到中国联通担任董事长。此前他在中国电信工作了11年,被称为“少帅”。

  2017年8月,中国联通宣布引入社会资本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联通成为了第一家混改程度最深的大型央企。

  此时的“少帅”已经多了很多白发。

  在2017年之前,国资委带头推进了一些央企三级子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但是因为混改的规模和幅度较小,并未引起外界关注。

  2016年来自财政部和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诸多专家,对本轮国企改革的普遍评价是“获得感”不强。

  中国联通举起混改“大旗”恰好出现在这一时刻。联通进行深入混改的根本原因在于,三大电信运营商中,中国联通的表现一直欠佳。中国联通公开披露的 2016 年年度业绩信息显示,其营业收入为人民币 2742.0 亿元,同比下降 1.0%,其中服务收入实现止跌回稳,达到人民币 2409.8 亿元,同比增长 2.4%。实现净利润人民币 6.3 亿元,降幅 94.1%。

  2017年,在中国联通宣布混改的前夕,联通中报显示,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4.3%,达到人民币7.8亿元。

  即便如此,中国联通在三大运营商中,仍处于弱势。固话宽带用户始终处于减少的窘境。

  2018年2月7日,北京宣布进行5G网络试点。目前三大运营商已进入到5G竞赛阶段,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雄安、苏州、重庆等十多个城市都在进行5G基站建设。

  缺钱又缺创新点的中国联通,在这一阶段,需要迅速跟上步伐,并努力翻身。

  一面抓经营困局,一面抓混改推进的王晓初,在压力、痛苦和挑战中,度过了180天。

  “很多人都认为改革是好事,多发钱什么的。中国联通几经改革重组,机构不断重叠,矛盾也越来越多。”王晓初说。

  拆庙与瘦身

  王晓初做的第一件艰难的事情,就是裁减机构,人员分流。

  “我们这次首先从臃肿的机构开始下手进行改革,总部带头,从过去的27个部门,一口气压到了18个部门,减掉了33%。”他把这一过程称为联通的“瘦身”。

  “拆庙容易,但和尚、住持不好安排,这是最困难的事。”王晓初表示。

  在中国联通,有一段时间,人人自危,不知道自己的岗位是否还在。一位国资委的官员曾直接向王晓初表示,“我们家的亲属在联通担任领导职务,她一直害怕自己被裁员,大家都很担忧自己的岗位。”对此,王晓初笑而不语。

  对于中国联通为何要积极瘦身,一位国企改革专家向记者表示,“联通未来引进的都是社会资本,要进行市场化的运营和管理,所以联通要像其他的互联网公司一样,从人员、机构和竞争机制上都要接轨,这也是社会资本的要求。”

  总部人员编制由1787人减少为891人,减少50.14%,其中,净减编347人,生产分离549人。处室数量由238个减少为127个,减少46.64%,其中,净减少56个,生产分离55个。

  此外,中国联通有14名正副职管理人员“退出”,党组管理人员的退出率超过6%。

  其实,中国联通在2017年初就对内公布了瘦身计划,即在联通全面构建倒三角服务体系,精简管理部门、压缩管理层级。随后又公布了联通干部的聘任管理办法和员工退出机制。

  此前,员工退出机制讳莫如深,一直在企业管理中被淡化。而2017年,联通让员工周知退出机制。

  2017年11月,中国联通内部各分公司根据总部的瘦身要求,部分分公司以及下属单位开始组建“员工退出”领导小组和“员工退出”工作小组。在机构精简过程中,包括因机构调整、部门职责或者编制变化等原因无工作岗位又不接受安排的,公司根据生产经营情况调整员工工作岗位本人不服从安排的,都被列入到员工退出类别中。

  王晓初表示,高层管理人员“退出”,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行为,“今后每年会有1.5%的常态化退出比例。”王晓初表示,从管理层面上,“破除到龄转任非领导职务制度,改变过去‘退居二线’人员长期处于半休养的状态。”

  2017年上半年资本开支同比大幅下降49.5%,为人民币91.4亿元。得益于主营业务收入逐步改善以及资本开支大幅下降。

  2017年下半年的员工退出态势,远高于上半年。

  改写利益分配格局

  改革就要有付出,在“员工退出”一系列激荡的改革之后,更复杂的任务摆在这位操盘手面前——员工持股,而且时间非常紧迫。

  王晓初曾经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一系列的改革在2018年1月都会完成。

  在中国联通宣布混合所有制改革临近6个月的最后时刻,一直被争议颇多的员工持股政策浮出水面,利益分配的格局将要被改写。

  2017年8月公布的《中国联通: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首期授予方案(草案)摘要公告》中指出,中国联通将向核心员工首期授予不超过约8.48亿股限制性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约32.13亿元。而员工持股的目标人群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公司核心管理人才及专业人才 ”,不超过7550人。

  对这7550人的名单,联通对质疑的声音需要给予交代。

  2018年1月15日、16日,中国联通内部分公司员工相继接到员工持股通知,“为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吸引和保留核心关键人才,实现国有股东价值、公司价值和员工个人价值的统一”等。

  此前,中国联通表示“对首期限制性股票拟授予人员名单进行公示”。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已经有多家分公司就持股员工名单进行了公示。

  “持股人员普遍是处级,包括副处级在内的领导。”中国联通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近期,持股人员刚刚签完相关协议。”

  记者了解到,持股人员获得股票具有诸多限制性条件。如,未来三年集团业绩、公司业绩以及个人业绩都需考核合格,才能最终实现股票增值等。

  通过中国联通某分公司的持股比例计算,在本轮员工持股改革中,约有4%的员工将获得股票。

  其实想真正拿到这些股票,持股员工的业绩压力非常大。

  公告称,激励计划的有效期为10年,激励计划首期授予方案的有效期为60个月,自激励对象获授限制性股票之日起生效。其中,前24个月为禁售期,激励对象通过激励计划所持有的限制性股票将被锁定,且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让、不得用于担保或偿还债务;限制性股票禁售期满后为限制性股票解锁期,解锁期至少为36个月。

  记者获得的资料显示,限制性股票的价格折扣与业绩条件的达成难度直接相关。在某一解锁年度内,只有当全部业绩条件达成才能解锁。如果没有达标,则面临无法授予或者解锁的风险。

  不仅仅锁定期内个人业绩需要达标,所在公司的业绩也需要完成,即所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净资产收益率、利润总额增长率三个指标需要同时满足。

  在完成这一系列内在改革之后,1月23日,中国联通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成员拟由7名扩大至13名。这13名拟任的新董事会成员中,有8人为非独立董事,他们分别是王晓初、陆益民、李福申、尹兆君、卢山、李彦宏、廖建文、胡晓明。

  2月8日,中国联通召开2018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在股东大会上透露,“与BATJ沟通的时候,问过他们三年锁定期后会退出吗,他们都说进来就是要做长期投资。”

  “我们还是要坚定不移地按照中央的要求推动混改,2018年中国联通发展会有更多亮点。”王晓初表示。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创事记

科学探索

苹果汇

众测

来电聊

专题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数码 新浪手机 科学探索 苹果汇 新浪众测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