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颓的三星能自救吗?

2015年03月16日16:30   《第一财经周刊》    收藏本文     

  发布新品也难以扭转这家韩国公司的颓势,但在产业链整合上所花费的心血,或许会在危机时为其筑起“护城墙”。

  文|CBN记者 李潮文

  在刚刚结束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最耀眼的新手机当属三星发布的新品Galaxy S6 Edge。虽然不少媒体都对它给出了好评,但这似乎难以挽救这家公司在手机行业遭遇的危机。

  “我不是最好的公众发言人,”三星移动领域部长申宗均(JK Shin)在MWC的Galaxy S6 Edge发布会上说,“这是因为我的第一语言是工程设计。”无论申宗均是谦逊,还是在自我调侃,某种程度上,这句话都暗合了三星目前的处境。

  Galaxy S6 Edge的确吸引眼球,它不同于目前市场上手机普遍追求的超薄、大屏幕的外观,而是采用曲面显示屏。其金属机身也摒弃了三星多年来受人诟病的塑料外壳。这至少代表着三星态度的转变—不再靠花费巨大的宣传攻势去售卖廉价的塑料外壳手机,而是更积极地迎合市场。实际上,自去年发布的Galaxy S5以来,三星在设计上就显示了它自我革命的决心。

  但一两款有些亮点的产品仍然难以扭转一家公司在市场上的颓势。就在几天后,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发布了一份报告,其中的数据并不意外:2014年第四季度,苹果以7500万部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了三星的7300万部出货量。虽然从全年来看,三星仍然以3.076亿部对1.914亿部大幅领先,但苹果自去年第三季度开始,出货量就开始赶超三星。自此,三星失去了自2011年以来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第一”的头衔。而就在一年前,三星还以8330万部的出货量遥遥领先苹果的5020万部。

  刚刚披露的2014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三星该季度营收1.96万亿韩元(合1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滑了高达64%之多,移动部门更是连续5个季度出现收入下滑。

  三星也在试图变革。“将根本地改变产品策略。”三星移动业务高级副总裁金铉浚(Kim Hyun-Joon)曾向媒体这样表示。这种改变体现在它开始发布中低端产品,这也是这家韩国公司在意识到其在高端市场失去以往的竞争力后做出的举动。

  这意味着,三星愿意放弃以往高毛利率的商业模式,开始接受“薄利多销”的路径—正如那些原本跟随在它身后的众多中国智能手机厂商所做的一样。

  但是,中低端市场并非坦途。在2014年12月,三星推出的Galaxy A系列入门级手机Galaxy A5,售价2599元。这和在市场上势头正猛的中国手机厂商小米、华为等产品定价接近,形成直接竞争。而三星Galaxy A所瞄准的年轻群体,更有可能被这个市场上低至千元左右的产品吸引,包括小米的红米、魅族的魅蓝等。这些来自中国市场的竞争者不可小觑,至少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它们能让三星无力招架。根据去年全年销售额来看,三星在中国的净销售额跌幅为17.7%。

  中国本土智能手机厂商极富侵略性。华为在2014年更是宣布进军三星的大本营—韩国,以荣耀6等中端产品打头阵,并以5G技术与当地几大运营商达成合作,为后续运营商市场渠道做好了铺垫。尽管华为手机在当地尚未取得业绩,但从三星财报来看,它在本土市场的优势已经开始减少。根据3月9日三星公布的消息显示,受到手机业务疲软的拖累,三星电子2014年韩国净销售额创下8年来新低。

  当然,这家公司也并非会就此陷入绝境,至少,其自身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可以为它筑起一道“护城墙”。

  在这次MWC上,三星还发布了最新虚拟现实设备Gear VR,它需要与S6等新款手机搭配使用。

  2015年有可能是虚拟现实设备“元年”,三星这款售价较其他设备更低(199美元)的Gear VR可能成为消费者在这一产品上的入门选择。而有分析认为,它需要与S6等搭配使用,也有可能带动后者的销售。

  此外,从最新财报来看,即便手机部门显示出巨大的危机,芯片部门收入却大幅上涨,三星芯片业务营业利润达到了2.7万亿韩元(约合150亿元人民币),上涨幅度高达36%。

  三星在自己生产手机时,一直也向竞争对手提供芯片,在苹果、华为等厂商出货量不断增长时,三星的芯片业务收入也不断攀升。

  虽然在上游芯片领域,也有高通等专业厂商,但无论如何,对于三星来说,前期在产业链整合上所花费的心血,在危机时刻发挥了作用。

  扫一扫,一起坐看风云变幻。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科技官方微信(也可微信搜索:techsina或新浪科技)。

文章关键词: 三星危机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