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发改委不打高通的脸

2015年02月15日09:51   IT时报 微博    收藏本文     

  IT时报记者 王昕

  曾经有一次拆迁,面对拆迁办的合法流程,有些人选择做“钉子户”以谋求更多利益,而有一些人则选择第一个签完合同,戴上大红花,坐上卡车搬新家。

  本周,高通就是那个戴上大红花的人,也许有人会说,这个比喻极不恰当——明明刚被发改委处以史上最大的9.75亿美元罚单,按说应该是倒霉的时候,谈何兴高采烈?但必须承认的是,高通收获了的“大红花”是其在中国发展的“确定性”,特别是在我国4G市场蓬勃兴起,国产手机厂商笑傲全球的档口,与罚金相比,高通显然更在乎其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

  2月9日、10日,高通公司和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相继公开表态,除了9.75亿美元的罚款外,高通公司还要修改部分针对中国市场的专利授权规则。高通在最后一刻放弃了听证申辩,与政府部门达成和解。

  由于整个调查过程历时一年零三个月时间,所以此次反垄断调查也成为有史以来最受媒体和舆论关注的国内反垄断案之一,从去年年中开始,关于罚款金额等处罚内幕的报道不断见诸国内各大新闻媒体,从结果来看,目前的处罚金额与此前媒体猜测基本吻合。

  中国人有个习惯,对于态度积极配合且主动的人,是从不打脸的。不能否认的是,在整整15个月中,高通公司总裁、CEO等高管与发改委等相关机构频繁接触沟通,这在国际巨头中非常罕见且难得。显然高通公司积极的态度多少换回了监管部门的“同情分”,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就表示:“高通总裁跟我谈了9次,他们认识到的问题都要进行改正。基于这个,我们没有理由顶格罚款,减了两个百分点。”许昆林的意思是,仅对高通公司处以2013年度在中国市场销售额8%的罚款,并没有按最高的10%处罚。

  9.75亿美元,对于这个数字,高通应该不会感到太大的压力,除了公司本身超级健康的盈利数据外,2009年,高通就曾输给过博通公司一起专利官司,赔偿金额为8.91亿美元,如今高通已分4年还清了这笔罚款。按照历史经验,如今发改委这一大板,挨挨也就过去了。

  除此之外,在双方达成的共识中,仍有一些对高通来说“还不错”的条款。如“对为在我国境内使用而销售的手机,按整机批发净售价的65%收取专利许可费”一条,虽然专利费打了65折,但仍没有采用最严厉的按芯片收取的方式,可算躲过一劫。

  同时,关于最受业界关注的“反向授权”问题,虽然高通的整改措施中明言“不要求我国被许可人将专利进行免费反向许可”,但有电信专家表示这恰恰说明“反向授权未被严格禁止”,在未看到整改全文细节的前提下,很难判定“反向授权”未来将如何实际执行。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华为、中兴等国内厂商在与高通的专利博弈中,话语权将大大提升。事实上,华为等国内厂商也已做好了与高通一较高下的准备,目前,有数据称,仅华为、中兴两家在4G专利上的储备就远超高通。

  与高通一样收获“确定性”的,还有中国的广大消费者,几乎可以肯定的是,高通少收的专利费好处都将以各种形式转移到消费者头上,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中国手机市场,手机厂商根本无法靠这省下的专利费“打牙祭”,只有将此让利消费者,换取市场份额。好消息是,电信版、全网通版手机的降价基本成为可期现实。

  对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而言,其释放出了中国监管机构近年来的最强信号,这标志着中国市场将以更强硬的姿态站在世界舞台上。高通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在谁的地盘就要依谁家的规矩行事。

  对高通来说,中国发改委布置的“课后作业”是,高通必须在欧洲、日韩等市场调整商业模式,以实现与中国市场的相对同步,否则其很可能将遭受到他国监管机构的严厉手段。

  从方方面面来看,发改委这次干得漂亮,除了做到监管、高通和消费者“三赢”之外,算是在高通的芯片授权模式改革上,走在了前面,为世界带了一个好头。

文章关键词: 高通发改委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