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厂商冲击价格新高需迈品牌坎

2014年12月25日17:08   通信信息报    收藏本文     

  本报记者 唐刚

  2014年毫无疑问是国产手机狂飙突进的一年。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最新发布的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手机市场今年第三季度的前五名中,除了三星、苹果之外皆为中国手机厂商。而在国内市场,以华为、小米、联想、vivo等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厂商更是抢下了将近70%的市场份额。2015年即将呼啸而至,国产手机能否更上一层楼?在继续发力高端和进军国际市场的节点,显然单靠性价比恐已难以为继,只有迈过专利坎,品牌形象才可能更加牢固,也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谁是全球第三难以确定

  时光飞逝,国产手机一路向前,直到岁末也不曾停下奔跑的脚步。12月中下旬,中国本土手机品牌一如既往掀起新款密集发布的高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经有联想、步步高、华为、中兴、酷派、魅族等知名企业推出新品。

  2014年,国产手机品牌令人印象深刻。这一年,不断有新的国产强机闪亮登场,令人目不暇接。

  日前,知名科技外媒Phone Arena评选出了2014年度中国20佳Android手机,其顺序分别是:小米手机4、魅族MX4 Pro、OPPO N3、IUNI U2、华为Mate 7、荣耀6、IUNI U3、nubia Z7、联想Vibe Z2 Pro、OPPO Find 7、魅族MX4、一加手机、THL 5000、华为Mate 2、UMi Zero、红米Note、vivo Xplay 3S、vivo Xshot、红米1s、华为G7。这些手机代表了2014年国产手机市场的发展,也不同程度影响着未来市场的走向,可以说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产品。

  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前五名,除前两名被三星苹果牢牢锁住外,中国厂商在余下的三名中不断交替出现。华为、联想、小米为争夺国产手机第一的宝座展开了“三国杀”,“中国第一”、“全球第三”的排名一直悬而未决。

  全球权威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在全球5大智能手机厂商中,华为以5.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小米5.2%、联想5.0%分别排在第四、第五,三者全球总份额同比增长4.1个百分点;而三星(24.4%)和苹果(12.7%)的总份额共为37.1%,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

  从数据可以看出,华为、小米以及联想的市场份额相差其实很少,随着今年10月30日摩托罗拉手机归入联想麾下,预计第四季度联想就将超过华为和小米,再次攀上全球第三的宝座。

  国产品牌集体“逆袭”

  韩国产业联盟(FKI)12月份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九大手机制造商所占的全球市场总份额超过了韩国三星和LG的总份额。韩国产业联盟列出的中国九家全球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是指华为、联想、小米、酷派、中兴、TCL、vivo、Oppo、金立,今年第二季度共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1.3%。

  而Gartner的最新数据显示,在全球前五大厂商中,小米的智能机销量增速最快。在国内市场的拉动下,小米今年第三季度的销量增长最为迅猛,同比增长达336%。今年第三季度,小米售出了1600万部智能手机,去年同期售出为360万部。

  小米通过互联网以低廉的价格出售设计性价比高的手机,获得了“米粉”们的热烈追捧。今年双11,小米卖出了116万台手机,吸金15.6亿,占天猫当天交易总额的3%。这个年轻的品牌,短短四年就成功跻身全球智能手机前五。

  这些年,小米更多的是依赖于中国市场来提高销量,比如说红米1S和红米Note,依赖低端产品获得了成功。而华为则更多的是依赖于国际市场的表现。今年,华为正式对手机战略作出调整,不再盲目以追求销量为目标,精简品牌向高端发起进攻。

  2014年是国产中高端手机取得集体突破的一年,以华为Mate 7、P7,vivo XPlay 3S、X3、OPPO Find 7为代表的2500元以上机型出货量均超过了百万级别。由于产品设计与制造能力增强,消费者对国产中高端手机的接受度日益增加。

  国产品牌已经开始冲击4000元“新红线”。2012年,2000-2500元被视为国产手机的“价格红线”,因为被国内用户认同的产品价位段主要集中在1999元、1499元和千元以下价位段。到了2013年,随着vivo、OPPO、华为的少数几款产品成功突破2000元售价,行业人士又将3000元视为国产手机新的“价格红线”,如今这一“红线”也被突破,并且还出现了售价4000元以上的国产手机。如华为Mate7尊爵版售价4399元,酷派铂顿售价4680元。他们的竞争对象均是三星Galaxy NOTE4。

  国产手机专利积累迫在眉睫

  在2014年即将划上一个句号的时候,国产手机太多的故事仍在风中激荡。面对奔涌而来的2015年,国产手机的镜头上又将定格哪些瞬间?

  国产手机和国产手机市场仍在成长,在成长中将继续面临成长的烦恼。首先,在攻占了本土市场后,走向世界成为必要的选择。

  目前国产智能手机在国内已占到八成市场份额,在历经近四年的爆发式增长之后,国内智能手机增量市场已至天花板,千元机也已被价格战搅成一片“红海”。根据工信部最新发布的监测报告显示,国内手机市场正在萎缩,从1月到10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共2.86亿部,同比去年下降了25.4%。

  国内市场出货下降必然加剧国产企业海外布局。2014年,小米、vivo、OPPO、酷派、联想、中兴、魅族的集体海外布局就是一个明显的趋势。

  但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专利则成了国产手机必须迈过的一道坎。在国产手机品牌中,尽管也有专利储备丰富的企业,如华为、中兴,以及靠收购获得进军海外门票的厂商,如联想,但更多的则是小米这样的后起之秀。

  日前,印度德里高等法院裁定,小米侵犯了老牌通信巨头爱立信的专利,并向小米下发销售禁令。此前,金立也曾遭受过爱立信的专利大棒。印度是全球第二人口大国,智能手机增量市场庞大,吸引了多家中国厂商布局。爱立信的专利大棒为这些厂商敲响了警钟。

  其次,三星等国际品牌也开始进入中低端领域。随着岁末年关的到来,2015年低端智能机的争夺战提前开战。日前,三星电子宣布推出主打年轻人市场的GALAXYA系列智能手机,其中,GalaxyA5售价仅约为2599元。面对洋品牌同等价格的竞争,国产手机需要迈过品牌坎。

  4G到来,带来了一场以千亿为单位计算的产业盛宴,为卡位时间窗,竞争将更加激烈,洗牌在所难免,2015年,国产手机是否已经做好准备?

  总体来看,国产手机出货量大涨只是初步实现了量变,如果要全面逆袭,实现质变,在操作系统上,核心元器件上等方面都要加强,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章关键词: 国产手机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