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刷机:预装软件难控制 灰色利益难长久

2014年12月08日10:17   信息时报 微博    收藏本文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潘敬文) 在国家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管理的通知》(下简称《通知》)一年之后,预装软件依旧泛滥成灾?近日,有业内人士称,《通知》只规定手机生产商不得预置五大类恶意软件,对渠道刷机行为毫无防范,因此,预装软件也难以控制。

  不过,也有分析称,虽然线下刷机灰色利益巨大,但长远而言随着商业模式改变,以及国家严厉打击,规模会逐步缩小,收益也将日渐减少。

  线上刷机:主要是发烧友在用

  据记者了解,目前刷机行为主要分两种:由BAT3(百度、阿里、腾讯、360)等互联网巨头主导的“线上刷机”和渠道商“层层刷”的“线下刷机”。

  线上刷机使用“刷机大师”、“刷机精灵”等软件实现,主要是发烧友在用。而用户则会把小米MIUI、锤子手机ROM、魅族Flyme ROM、乐蛙等系统优化好,开放给其他手机下载。线上刷机被互联网巨头视作互联网入口,相对规范。

  线下刷机:渠道商植入软件

  而目前最饱受诟病的则是线下刷机行为。与线上刷机不同,线下刷机全是“公司化运作”,目标只为赚钱。首先,大量的水货手机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国内后,由于系统或语言等问题,需要经过汉化。为此,很多软件开发商主动找到销售商,要求付费把自己的软件刷到新的系统里,用户无法自由卸载。

  国产手机兴起后,线下销售渠道也成为线下刷机商新阵营。从国代(代理,下同)、省代、市代、县代,几乎每经手一次,手机就会被刷一次。除手机厂商自己的官网销售的机器外,凡是走渠道和代理的,大概有50%~60%的被刷机概率。随着越来越多国产手机漂洋过海,越来越多的软件也被“刷”到输出到海外的手机上。

  名词解释

  何为“刷机”

  刷机是指通过刷机软件给手机等终端设备更换新的系统,系统软件包由ROM(手机系统固件)开发者或原厂提供。刷机概念源于诺基亚的Symbian时代,安卓手机的出现则引爆这个概念。安卓系统必须定期清理,否则会越用越卡,用户必须自行刷机。另一方面,部分国内手机厂商的水平参差,系统不好用,也让刷机成为用户刚需。

  业内分析:利益丰厚但正衰弱

  据了解,目前刷机一个软件的收入是1~3元不等(软件商给手机渠道商),包整台手机是20~30元不等。线下大的渠道商一个月可以刷机200万~300万台,一台机器利润在30元左右,光是刷机一个月就可以赚6000万。

  此外有分析人士表示,为了完成每一年的用户指标,互联网公司也会有上亿巨额的资金流入到刷机市场,不但产生了专门的中介公司,还产生了巨大的公司内部腐败。“一些BAT主管从公司拿到3元的价格后,支付到下游渠道商则只有2.5元。个别公司主管一个月获利数百万。”

  不过,有分析则认为,长远而言,线下刷机会逐步衰败。在线下刷机方面,由于政府部门开始逐渐重视手机信息安全,加大立法和打击力度,同时小米等互联网销售模式的兴起,自有官网渠道成为主要销售渠道之一,也会让线下刷机量下滑。

文章关键词: 刷机手机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