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价值》:中兴的机会

2012年12月12日 19:42   《商业价值》杂志 微博   
侯为贵侯为贵

  作者:张思 吴以四

  电信设备市场已经成为一场押下重注的豪赌——4G与大国大T战略都是如此。

  中兴通讯正在面临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挑战——根据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中兴通讯2012年前3季度亏损1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同比下降250%。

  这个消息的发布,多少还是有些让人感到意外。如果说华为的气质是激进的,那么从中兴通讯的发展路径来看,其过去的风格则是稳健的,更擅长顺应时机而非创造机会。

  不过2010年初,一向稳健的中兴通讯为了避免再次遭遇成长瓶颈与通信市场的日渐低迷,主动去寻找下一个机会。而这个机会就是中兴通讯董事长侯为贵思忖已久的——大国大T(指全球主要的电信市场和顶级的运营商市场)。年初的CEO走马换将则是标志性事件——由原本负责市场营销工作的高级副总裁史立荣接替2004年上任的CEO殷一民。

  虽然殷一民在任期间中兴通讯平稳地度过了瓶颈期也取得了业绩上的发展,但与老对手华为的海外斩获相比,发展速度还显不够。2009年与殷一民上任之初的2004年相比,二者营业收入差距由26%拉大到248%,海外收入更是相差3倍。

  改变这一局面机会来自于海外,特别是大国大T这个市场。

  但当三季度财报巨亏之后,“大国大T”战略受到众多分析师和媒体的抨击。

  不过,侯为贵并不这么认为。在接受《商业价值》独家专访时,面对如何看待眼前中兴通讯面临的亏损这个问题,他的语气依然平缓,一如过往:“亏损主要还是由于我们在战略执行的节奏上有些欠缺。但是大国大T的战略是没有问题的。”

  一年多以前,中兴通讯还没有遭遇亏损时,侯为贵曾和《商业价值》就规模与利润的话题展开对话:“一段时间集中力量投入,有几个季度利润下降,我认为这种战略是正确的。作为投资者,当然希望每个月都上升,但他们的眼睛是看短期的,很多国外企业CEO有时候没有办法,今年业绩不行就要下台。但是拼命盯着当年数字是很危险的,这样做就没有战略了。”

  生存战略

  在铺天盖地的苛责之下,侯为贵为何还如此坚持当年的“大国大T”战略?

  大国大T对于设备厂商而言其实并不陌生,2001年华为出征海外的目标正是所谓的大国大T,为的就是在全球主要的电信市场和顶级的运营商市场上取得突破。

  在这些市场上,中国厂商原本并不具备任何优势可言,华为也是依靠性价比等各种方式,才在3年后的2004年开始逐步打开了欧洲市场。而彼时尚未爆发欧债危机,使得华为在随后的2~3年间在欧洲的投入换来了回报。

  与华为在3G时代的全球扩张布局相比,彼时的中兴通讯依然局限在亚太、非洲这些新兴市场。在欧美高端市场,除了手机以外,收获甚微。 2007年,由全球700多家运营商组成的贸易协会GSMA选定LTE为4G移动通讯标准,而在那一年,中兴通讯在全球的移动市场份额只有1%。

  通讯设备的研发,特别是新技术的研发需要大量资本支持,中国企业或有着一定的人力资源成本优势,但基本的开销也不是一个小数字,辛苦研发出来的产品没有销售规模,这种投入就很难维系。2001年,华为在投入巨额研发资本开发WCDMA产品后,面对遥遥无期的国内3G牌照,选择国际扩张也就成为其唯一选择。

  2009年中国3G大招标,为中兴通讯突破市场份额的尴尬境地做了最好的战略储备,而2010年诺西的战略收缩则正式打开了改写市场格局的潘多拉魔盒,这可能是中兴通讯最好的机会,或许也是攻占全球电信投资60%以上的欧美高端市场的最后机会。

  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国大T对于中兴通讯而言,与其说是发展战略,不如说是生存战略。而对于眼下的亏损,侯为贵表示中兴通讯也是有所预期的,“但是我们在投入节奏的控制上不好,管理不精细,导致亏损面过大。”

  事实上,这场由诺西战略收缩所引发的市场份额大战的惨烈程度远超所有参与厂商的估计。华为继2011年的盈利锐减,2012年半年报营业利润同比下滑22%。爱立信则在3季度报告中明确指出,欧洲市场“网络现代化”对其盈利的影响,将至少延续到2012年底。

  这本就是一场富豪之间的俄罗斯轮盘赌,每个厂家几乎都赌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而作为规模最小的中兴通讯,则不可避免地失血最多。

  访谈中,侯为贵还举了巴西的例子,中兴通讯在巴西的业务,看起来毛利不错,但是巴西税率也很高,税制复杂,由于对当地经济环境的不熟悉,导致其业务表面风光,但在扣税之后变成亏损。

  快节奏遇到慢市场

  从市场份额的变化来看,中兴通讯在这一场争夺中还是有收获的,无线市场份额已经超过10%,TD-LTE在日本和印度这两个大国大T市场的率先斩获,与3G时代家门口的香港CSL相比,无疑是一大进步。

  然而,中兴通讯并未迎来突破之后的预期繁荣。在欧洲市场,几乎所有运营商都处在亏损状态,例如欧洲最大的移动运营商沃达丰上半年就亏损31亿美元——一方面是欧债危机的后遗症并未退去,同时移动互联网企业带来的冲击,让运营商的日子很不好过。虽然他们面对市场的压力不得不开始布局LTE网络,但是运营市场回报方面的乏善可陈让他们只能选择控制规模和压榨急于扩展市场空间的设备商的利润。可以预期,中兴通讯的欧洲市场突破短期内很难获得大的市场回报。

  在报出亏损后,中兴通讯内部的调整一直未停:高管主动集体降薪50%直至扭亏为盈;内部梳理各种子公司和关联公司,聚焦主业。近期出售旗下子公司长飞投资股权,同时认购中国全通股份及可换股债券,在获取一定投资收益的同时也在未来政企网市场实现强强携手。

  事实上,在财报发布前的9月,中兴通讯就与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红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南京红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10家投资者签署协议,转让中兴特种设备有限公司68%的股权,此次出售中兴特种的股权为中兴通讯增加投资收益3.6亿到4.4亿元之间,已经预计到经营压力的中兴通讯已经开始未雨绸缪。

  但更关键的举措,还是中兴通讯频繁召开了几次内部反思会。侯为贵说,反思会上,公司高管对战略执行中的过错进行逐一分析,各个区域负责人特别是亏损区域都需要找到亏损的原因,以及如何在管理和执行中去扭亏,而针对一些复杂且短期内无法实现盈利的市场,中兴通讯会放缓进入的脚步,采取不同的业务策略,放慢节奏,追求更高的毛利润。

  电信设备市场的特点在于每个订单都金额巨大,对企业营收带来巨大的波动。这就要求所有这个市场里的玩家都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节奏适应市场变化的速度,此次中兴通讯的亏损,根本就在于自身过快的推进节奏遇到了慢热的市场。对此,侯为贵也承认,在如此快速变化的市场里,保持企业发展的平衡是件非常有挑战性的事情。

  越是资金吃紧的情况下,运营商对性价比看得越重,这或许能给中兴通讯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然而投资回报率是否还能一如当年那么大还是未知数。对于运营商而言,抛开欧债危机因素不谈,由2G到3G,再到眼下的LTE,运营商大型集中采购规模只会变得越来越小。

  而另外一个大国大T的重要市场——美国,对于中国设备厂商而言,很可能在短时间内都是滴水不进的铁板一块,任何企业级别的努力都很难打开美国市场。中兴通讯、华为遭遇安全调查一事沸沸扬扬一段时间后也渐趋平静,但是唯一无法改变的事实就是:不管两家中国企业做何努力,短期内都不可能改变现状。以科技立国的美国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ICT(信息及通信),甚至将其视为国策,而目前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上无论是在运营商的创新、智能终端的发展还是应用方面最为热门的企业都集中在美国,对于这个领域的把控,美国政府一贯态度坚定——来卖智能终端可以,一旦涉及通信设备就绝对免谈。

  面对美国这个对通信设备已经关上大门的大国大T市场,中兴通讯提出将更致力于欧洲市场的深耕细作。目前,中兴通讯在欧洲两个大国——法国、英国还没有实现盈利,在其他例如德国、比利时、奥地利、波兰、瑞典和挪威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规模,但欧洲市场整体还处于亏损状态。不过侯为贵认为,未来随着之前投入的订单逐渐进入工程期,通过不断的优化管理能够缩短投资回报周期。

  就如同联想当年扭亏的双拳战术一样,如果将对海外成熟市场的拓展看成是中兴通讯的进攻战略,那么大本营中国市场则是中兴通讯需要保卫的战场。好消息是,从目前的迹象来看,中兴通讯很有可能从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市场获得更多的订单。

  4G的机会

  在全球电信运营商普遍陷入疲态的同时,中国的3大运营商却一直保持了持续增长。根据Wireless Intelligence发布的统计数据,中国移动以6.8308亿的用户位居全球第一大移动运营商,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跃身全球前10。仅中国三大运营商的用户数,就占据了全球前10大电信运营商总用户数的39%。一直以来,中兴通讯在国内运营商设备市场的营收都比较稳定,这确保了中兴通讯即便在海外运营商设备市场需求下滑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整个公司基本面的稳固。并且,从今年下半年的几场电信运营商招标结果来看,3大运营商都出现了或多或少采购国产设备的倾向。

  随着中国的4G很可能在2013年发牌,各大运营商都将加大对4G的投入,投资规模预计不会少于3G。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11 年年底,3大运营商在3G 建设上的累计投资达到4556 亿元人民币,超过3G 牌照发放之初企业提出的3 年投资4000 亿元的目标。相信在2013年,中兴通讯的业务重点将重新回归国内的运营商设备市场。

  虽然外界的很多分析都将中兴通讯在企业网和移动终端方面的投入和布局,看成是中兴通讯未来成长的更大动力,但是侯为贵称,电信运营商市场的网络设备业务,仍然是中兴通讯立身之本。企业网和终端的发展是扩张更大的市场空间,并非替代网络设备业务,而未来中兴通讯的扭亏关键仍然要看网络设备。

  侯为贵对中兴通讯在LTE时代的表现显得信心满满,多年来中兴通讯一直在潜心LTE领域的研发,共有约4000余名研发人员在从事LTE的产品研发。

  目前中兴通讯为澳电、和黄、Telenor等19个国家的33个电信运营商建设LTE实验局和商用网络,遍布欧洲、亚太和美洲等多个区域,其中,多张4G网络已投入商用。在国内,中兴通讯独家中标北京政务专网,这是中国第一个TD-LTE网络。在早前中国移动TD-LTE招标中,中兴通讯获得总份额第一。

  中兴通讯同时还是目前TD-LTE终端最主要的供货商和推进者,根据国际第三方机构IDC最新数据,中兴智能机在今年第3季度出货量达750万部,同比增长83%,已成为全球第4大智能手机供应商,市场份额与排名第3的黑莓仅差0.1%。其实,中兴通讯在终端领域所取得成绩还不仅如此,OVUM的报告显示,其固网家庭终端市场份额已悄然跃居全球第一。

  对于中兴通讯而言,这已经不是第一次面对危机,也不是第一次借助危机冲破瓶颈——2001年,受到市场泡沫影响,中兴通讯借助“弯道超车”策略,通过当时并不算主流的小灵通与CDMA产品,在竞争对手不重视的领域里中兴通讯找到了自救的机会,在2001年到2004年,中兴通讯实现逆市上扬,到2003和2004年,连续两年的营收增长超过40%。第二次则是2005年以来遭遇增长放缓的瓶颈,在2008年借助中国3G牌照发放,国内运营商大规模3G投资冲破瓶颈。

  电信市场的规律就是对大势和时机的判断和押注,中兴在中国大T和4G上押下了重注,能否收获他们预期的收益,在2013年就应该能看到分晓。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给本文挑错 电话:010-62675595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