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2010年WAPI产业高峰论坛专题 > 正文
北京傲天动联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范成龙
WAPI产业联盟与宽带无线IP标准工作组于2010年 4月28日在北京丽亭华苑酒店举办“WAPI产业高峰论坛”。上图为北京傲天动联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范成龙。
以下为其致辞全文:
范成龙: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业界同仁,非常感谢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在这么大的舞台上,给各位讲一讲物联网的概念。
首先我要感谢一下WAPI联盟曹主席和秦秘书长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还要先自我揭露一下,我并不是什么物联网的专家,但是我在数据通信网络从业十几年的经历,我今天的主题是进一步从网络角度来看一看物联网,物联网存在的机会,带给各位的机会,带给我们的机会,带给整个行业的机会。
前面的汇报时间比较长,我们公司我就不做简单的介绍了,我就讲一讲物联网的内容。
首先我准备的胶片不多,第一张讲一下物联网概念的演进,物联网这个概念我一直在思考这个主题,为什么要提物联网?我们大家都可以想象到,网络的由来是为什么?本来整个这个世界大家需要通信和交流,所以产生了网络,首先从人自身来讲,网络怎么样形成的呢?第一大家说话,人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说话,也就是通过声波的传播,它是无线的方式。第二个方式交流通过观看,可以说是自然光的方式或者人眼可见自然光的方式,这也是无线的方式交流。
随后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信息量也有很大的爆炸,所以后来产生各式各样的网络技术,尤其是无线电和有线里面的电波传输技术产生这样的技术,这样的技术首先应用到的领域还是人与人之间的通信,随着物体本身或者设备本身,或者各种传感器本身能力的提高,都有CPU,都有核心的处理器,能力的提高,有一些智能,可能有一些反映和智能,然后演化到物联网。我个人感觉,产业的引进从98年概念的提出,03年基础的准备,包括到05年大概定义的产生,到09年变成非常火热的主题,整个的过程都是在遵循着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互联网解决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之间的通信,这个主题还是在人,但是物联网要解决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和认识事务,这个事务包含多种东西,包括大家拿到手提的终端和传感器以及各式各样有可能有智能的物体,可能都需要有一个联网的过程。狭义的物联网,物联网非常火分成两个层面,一个是狭义的层面,一个是广义的层面,在狭义的层面来讲主要是传感器,无论在股票市场还是投资市场,传感器网络很火爆,这是物联网一种表现形式。
广义的物联网可以叫成泛在网,任何有智能的东西,除了动物类,人创造的,包括人本身有智能的东西互相之间的联网是这样一个概念。
下面有一些物联网的雏形,包括现在在推的平安城市,中国电信在推的我的E家,分布式的油井监测,国家要大力坚持智能电网、环境监测,包括现在提出智能建筑和智能桥梁智能建筑物、智能汽车、智能医疗、应急联动等,我们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有无数的东西无数的事务,大家拿得手持终端各样各业用得物件有处理器都有一点点智能,都存在着联网的需求,这是客观存在的。从国家提出物联网站,包括企业的跟进,包括大家对这个理解,其实已经深入到一定的程度。正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这是国内提得感知中国,包括危机处理、智能交通、职能电网、食品安全、医疗保健、旅游、公共安全、国家安全、智慧边疆,所有的内容基于两个环节,我理解都要基于几个环节,一是物的互联,二是人的干预,为什么物的互联本质还是需要人来干预,物不能自己做决定,完全自己做决定,大家看过美国的影片,机器人造反了,机器人就是终极状态的物联网,各种机器联在一块。
这个要结合到我们的理解,我们公司包括我个人针对物联网的理解,我想在这儿和大家做一个分享。
因为在座有很多是专家,我在这儿相当于班门弄斧,也希望大家能交流指出错误,我能进一步前进。物联网也是网络,网络的定义其实已经要逐步变成基础设施了,基础设施和应用在整个行业发展过程当中是皮和毛的关系,就像古话说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基础设施,所有的应用都是没有的,但是如果没有应用,基础设施也没有用,我在图上画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就是云计算的层次,这就是我们可以称之为云端。第二个层次就是当中这么多网络,包括IP的核心网、三层网络、二层网络,这些网络所有都可以统一为一个网络侧,
第三个侧就是最下面我画了终端侧,三个侧成为基本的要素,云端、网络端、终端,形成整个产业的布局。
在终端上发展非常多,从左到右列了很多的终端,从左边电脑上网本的内容,包括手机到电视到家庭的监控,家用一些智能传感器,过渡到条码识别、电子标签、智能监控、工业智能传感器,这是沿着什么样的线索呢?越往左边的终端人参与的部分越多,越往右边的终端,终端自己要独立完成一些工程,会到云端去。在整个物联网的发展当中有两个方面,一是向运营商推进的,从左往右,另一个方面就是感知网络推进的,从右往左,是两个推进方向,我认为整体上统一在三层的架构里面。
我把左边的网叫人联网,人通过电脑、上网本通过互联网上网,最右边是物联网,通过传感器联网,人不需要参与,中间存在很多的中间状态,每一个都是很大的网络,这些终端只跟网络发生关系,不会有任何作用,人联网的过程当中,两个人直接通信,就跟正常的通信一样,你在网络上用MSN或者QQ聊天,你在现实生活中两个人见面,直接用语音做聊天,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对现实世界有作用的。
但是越往右边走,一旦形成智能化传感器,有一些直接的传输的话,必然就需要到云端处理很多的内容,比如说传感器,我举一个很简单的应用,物联网最开始说物,最有用地震传感器沿着地震带放好传感器监测水温、振动等各方面的内容,每一个传感器因为处理能力低下,互相之间不能有互相之间的运作,没有数据模型作为根据,不能起什么作用,必须在云端有云端的处理,大型服务器群,信息中心做判断,去做信息的收集、做模型的分析和最终的决策。最后有一个关键的一步,由人决策物联网是怎么样的运作。
前一段时间大家知道有地震的谣言,如果用物联网,用地震的传感器,我相信一定会产生这样子误报、错报,这样的情况都是非常正常的,一会儿我还要针对这个主题,为什么在物联网之后,如果不是安全的,就是不可用的,在人联网的情况下,不安全的网络,大家可以说它可以推向市场,可以有一段时间是在非管控的发展,但是在物联网的情况下,如果不是管控,这个物联网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它会错误百出,漏洞百出,甚至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问题。这一张我是讲网络结构。
从我们作为网络厂商来讲,我们认为物联网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追溯到计算机界的发展,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大型机时代,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小型机时代,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个人电脑,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桌面互联网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到本世纪最初十年移动互联网,是什么样的过程呢?每过十年阶段,产生的终端数量就是一个十倍的往上涨,每过十年新的十倍的终端就会带给参与的厂商十倍的利益和十倍的规模,这是整个产业的发展趋势。我们现在进入到一个阶段,我把物联网分成可控物联网和不可控,现在的可控物联网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个人手机终端互相联网在监管和认证、计费、控制、安全、国家的监管方面形成可控的局面,而这个局面第一个形成就是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比起桌面互联网有十倍的终端,我下面还要讲到整个用户数产生的变化。
我们现在看到目前的3G,包括将来的4G,加上无线局域网是目前能看到蕴含机会最大的物联网技术,为什么把3G和WLAN是物联网通信的基础技术,而不是说传感器网,传感器网只解决最后50米内的采集的问题,而并不是通信的基础设施。对通信基础设施来讲,目前能看到3G加WLAN潜力最大的互联网技术。卓望的技术总监也讲到3G和WLAN之间的关系,包括互相之间的发展,我有一点体会和大家借这个胶片分享一下。
从整个通信行业的发展来讲,到目前来讲无线通信在很基础的理论上,曹总也提到,并没有最本质的突破,最本质的突破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在当前的频谱状态下,无线占用频谱,得到无线的数据访问,本质突破是没有的。现在的解决唯一方法就是把覆盖区域变小,把覆盖区域变小的方向,把每一个小的基站或者WLAN访问点,基站的范围变小的方向所有的标准都是一致的,大家可以看到,3G和大的宏基站,发展到LTE这个程度之后,肯定以类似WLAN接入点的覆盖范围为主,这也是整个行业发展的特点。
小范围密集覆盖带来几个很大的好处对于终端来说,第一个就是终端更环保了,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我们大家的手机随时可以到800耗瓦,比较起WLAN20耗瓦到100耗瓦功率来说非常大,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决发射功率下降呢,只能通过密集覆盖,通过接入点的密集覆盖,我就觉得,只有WLAN接入点还有其他的基站,其实最终LTE4G的技术本质一定要到接入技术,而且接入点技术的发展会成为爆炸性,尤其在中国接入点小范围密集覆盖成为爆炸性的技术。
还有一点,我这张图上表达的,现在看到20%的规模,其实是整个应用的拐点,也就是当中黄色这条线看到,这是摩根士丹利一份分析报告,在2010年预计全球3G用户和WLAN的用户会超过十个亿,这是整个应用的拐点,迎来应用大爆炸,爆炸的结果是什么呢?各式各样的物联新型的应用遍布整个行业,给新的企业更多的商机,给新的企业更大的规模。
前面讲了物联网我的看法,下面就讲物联网的安全,我们也在想物联网的安全,物联网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但是我们需要用开放的方式来研讨这个主题。首先,物联网的安全肯定是前所未有的,大家知道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当年在单机的时候爆发速度没有那么快,进入到互联网的病毒像蠕虫病毒进入到互联网这个程度以后,病毒爆发、传播、破坏性都是以前的十倍,但是现在进入物联网,尤其刚才我们讲到,我画到一张图从左到右人的交互性下降,物的交互性直接上升的时候,它的安全问题就更加敏感。我总结了四个方面,一是物理设备的物理安全本身,现在看来达到一百亿量级的终端和传感器设备,我重新估算,比这个还有高十倍的级,如果是真正要达到各种智能设备都可以联网,真正十倍的量级。因其分布的广度和深度布放位置安全问题是首要的问题,传感器是用来收集信息的,传感器本身安全不能保证,收集的信息更加不能保证它的安全性。第二信息采集的安全,采集可信的数据或者正确的采集数据都必须有安全的操作方式来保证,
新型可能物联网病毒,新型可能的物联网入侵,由于入口足够多,底层物联网传感器的设备的智能足够低,造成入侵的可能性更大,如果没有合适的合理的合法的安全机制保证网络的运转来讲,人参与得越少对人越是一种灾难,这是我个人的理解。
第三,网络传输的安全,物联网将会形成十倍、八倍于目前规模的网络,其中数据也是十倍于百倍的规模,没有安全的机制,整个网络完全不可有。如果没有安全的网络,没有安全的信息采集机制,没有安全的传感器,我们就无法判断采集的信息是否真实正确、安全的,也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还有一个反馈机制的安全,物联网的应用,我们了解到终极状态就是自动反馈,地震传感器,遍布地震带,它的传感器最终收集的信息根据模型计算,预测出来要发生地震,是不是要预报?预报这是很大的问题,预报不预报是很大的问题,如果说有这样的病毒,我假装设想这样一个病毒,我影响了一万个地震传感器,因为地震传感器是小CPU,是容易被攻破的,我影响一万个地震传感器,会不会影响预报的情况,这是非常大的风险,从目前来看,甚至比带来的好处危害更大。
我们也是深入跟进,不断跟进WAPI标准和做法,还有一些虎符验证方法,这种验证方法不但得到国内企业的支持,在国际上也得到了认可,国际上认可的核心,比目前的方式更加安全的方式,不单单适用于目前的无线局域网,我认为它也适用于物联网,甚至适用于有限的局域网,甚至适用于整个网络的架构,只有通过安全的架构才能形成安全的网络,因为这不是一个单点的问题。
前面很多友商和朋友都讲了网络安全重要性,我是一直做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的,网络安全不是一点的问题,必须是一个架构的问题,只有架构安全了,网络才是安全的,任何一点的安全都不能保证整网的安全。
最后一页胶片,我代表联盟说这个话,我们认为在2009年开始的三到五年间,是无线局域网、物联网通信技术,尤其是WAPI安全技术扩大规模大发展的黄金时间。为什么?产业和技术没有完全定型,很多风险没有分析清楚,我们做企业的都知道,越有问题的地方,越有机会,我们要找有问题的地方上,如果完全没有问题的行业,那肯定已经是夕阳行业了。所以说,产业和技术没有完全定型,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安全需求不断增强,这都是对我们来讲有先发优势的。
我们公司作为WAPI联盟的一员,感受并深切认识到了安全和运营的息息相关,我们在去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都入围了,我们也销售很多的设备,我们感受到了安全在所有运营商心目中的位置,将来的位置,我们也在不断地努力深化基于WAPI解决方案全网络的产品开发,包括物联网,包括WLAN和有线网络,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此呼吁联盟同仁能够在基于WAPI全网络方案全业务方案上全心投入,共创产业美好明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