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李进良:应鼓励中移动高端用户带号转TD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3日 17:01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专家李进良:应鼓励中移动高端用户带号转TD网
79岁的知名电信专家李进良

  主持人:您今年多大年纪?

  李进良:29年生的。

  主持人:79岁。一个79岁的老人如此关心我们国家的民族知识产业,这真是罕见。现在有位网友就问了,他说李教授您好,我觉得你们这些专家在电信体制改革的时候,好像根本就说不上话,你们还一再奔波,觉得这值得吗?我现在觉得好像您说得上话啊(笑),但是以您79岁的年龄还奔波这个事,您觉得值得吗?

  李进良:对于这个事情,我跟网友谈谈我自己个人的经历。我是1952年从清华毕业,当时我们的老师叫马约瀚,他给我们提出要求,说清华毕业的学生应该健康的为社会工作50年,现在我已经满足了这个要求,而且超过了5年(笑)。

  在这个过程里面,因为我毕业之后,正赶上抗美援朝,大家可能看过上甘岭那个电影,王成就说向我开炮,他背的那个电台就是我当时参与设计的。后来我又有机会到朝鲜前线去,作为我们中国自己制造出来的电台在朝鲜暴露了许多的问题,我去了以后对我一个很深刻的感受,我们不少通信战士不是死在前线,而是死在这个电台出了毛病,要拿去维修,当时美国人他是把一些交通要道封锁了,但是你必须通过这个交通要道才能把这个电台送到后备区,就是通过交通要道的时候打死了,因为自己有这个亲身体会,在朝鲜战场上我是修过成千上万的电台,所以我回来之后我就感觉,如果我的电台不出毛病不是可以少死一个人吗?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曾经日以继夜的去把电台进行改进,这么五十多年我都是从事了移动通信,50年代,美国的情报局对中国的评价,认为中国是“两大一小”,比较先进的,所谓“两大”一个是原子弹就是氢弹还有一个导弹,这两个中国自主创新搞得不错。另外一个就是小电台,我们当时看了一下,我们比美国人差距不是太大,也就是说在自主创新的条件下面,中国人民我们的技术,我们是可以做到和人家的差距拉近。

  但是很遗憾从80年之后,我们国家当时有一个错误的政策,以市场换技术,结果我们看到中国第一代移动通信,就是TACS完全是国外的。第二代是GSM,我们运营商是全世界最大的,第一,PHS是小灵通,在日本都没有发展得很好,在中国有9千多万用户,国际上只要在中国能用上,就会形成一个很大的网站,但是我原来是电子工业出生的,有100多个厂,技术都不错,当时这些厂大部分都面临问题,为什么呢?市场丢了。

  我们知道在80年代以前,诺基亚是一个很小的公司,就由于第二代数字通信的发展,才成为一个跨国公司。也就是说中国这个市场使得诺基亚、爱立信以及摩托等等壮大起来了,中国的移动企业都陷入困境,因为我们原来一些同行他们的工厂破产之后,甚至去报销医药费都很困难,因为厂没了,所以这就是对我深刻的印象,从丢失了第一代,错过了第二代,第三代这非常难得,有这么一个机遇,中国提的标准是成为国际标准之一,而且成为主流标准,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们中国自主创新的一个典范!是我们能够站起来的一个机会!基于这样的情况下,所以我觉得从民族的责任感我觉得我应该尽我的力量,都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我在移动通信领域从大学毕业一直到现在,工作了50多年,过去有机会参加了国际电联,我知道国际电联对于第三代的重要性,我也了解国际和国内的情况,所以我能够剖析国际上的情况,因为当时还没有互联网,当时的3G怎么说呢?叫做移动的ISDN网,2B+D,只要移动能做到这个程度就行了,没想到到90年代,互联网的发展,互联有一个特色,我们从网上下载得多,我们发给网上的少,所以国际上就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想到互联网,只有想到移动的GS网,而我们中国在1998年最后一天我们提了TD-SCDMA,TD-SCDMA经过咱们分析之后,最能满足互联网的要求,中国的3G体制是先进的,但是我们的工业基础差,我们如何把中国的3G推上去,通过把我们的产业链瓶颈壮大起来,中国就有可能再通过3G,不至于让我们的厂再倒闭,中国的市场可以让中国人重新获得这个技术,所以我一直想国家建议,因为我认为是我对国际情况比较了解,对国内的情况也比较了解,在移动通信领域又搞了一辈子。

  主持人:就因为在2G以前基本上都是国外标准垄断了移动通信业,我们国家运营商都是采用国外的电信设备商巨头提供的设备,所以有人就说我们国家的运营商被外国设备商俘获了,意思就是受到他们巨大的影响,在3G时代有可能再延续,所以才会出现您前面提到的WCDMA违规建网的事情,您对这个现象怎么看呢?

  李进良:对于这个问题,也要从历史上来看,历史上原来有电子工业部、邮电部,联通怎么会成立的呢?当时的情况下面,中国电信运营业就是由邮电部一家垄断,因此国产的设备很难进入到运营商,就是部门所有制就分割造成了这个问题.

    怎么解决?就是必须要在中国能够形成竞争,这个意见当时我和有关部门一起给国家提了这个建议,但这个建议是经过三年的时间才最后获得国家的批准,所以为什么叫联通呢?就是由电子工业部、铁道部等几个部门共同组织的,但联通的成立我觉得打破了中国一家垄断的局面,也促使了联通的发展,联通成立以后就感觉如果从固定电话发展,是完全没有这个可能性的,所以必须找一个突破点,这个突破点就是移动性,在当时的条件下面有两种移动运营体制,一种就是GSM,一种就是CDMA,但由于CDMA不成熟,就选择了GSM,所以联通选择了GSM,当时的中国电信就晚了一年选择了GSM,我们国家两个运营商都选的GSM,由于只有两个企业在竞争,所以使得移动有快速的发展。

    所以这个历史上的情况就是邮电部门过去比较习惯了是从国外进口,比如说交换机是国外的,第一代TACS也是买的人家的,所以第二代也是买的国外的,移动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有一些标准不完全是公开的,你比如GSM,有一些内部接口,要采用了谁家的设备,就得继续采用那一家的设备,你比如说广东是采用了爱立信的设备,福建采用诺基亚的设备,北京采用摩托的设备,因此你后续还都得分别采用爱立信的、诺基亚的、摩托的设备,所以这个情况就和历史上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同时反过来又影响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碰不到一个市场就没有这个机会,所以这个东西应该说是历史形成的,不一定是哪一个人的问题。

  

本文导航:
·专家李进良:应鼓励中移动高端用户带号转TD网
·专家李进良:应鼓励中移动高端用户带号转TD网(2)
·专家李进良:应鼓励中移动高端用户带号转TD网(3)
·专家李进良:应鼓励中移动高端用户带号转TD网(4)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