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2008年,众人瞩目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中国北京召开。有着那么一群人,他们正用一种特殊而坚强的方式在诠释一个不同的奥运精神——生命的奥运。他们就是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奥运助威团的成员们。而中国移动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有着丰富的信息化资源和全方位的服务,希望为广大客户特别是社会上需要关爱和帮助的群体提供更多便利去感受奥运的精彩瞬间。
从3月起,中国移动上海公司携手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共同弘扬“人文奥运”精神,进行了一场与生命赛跑的爱心传递计划。活动以助癌症患者圆奥运梦为内容,通过不同方式提供关心和帮助。表达了中国移动回馈社会的感恩之心,也体现了中国移动积极践行“以天下之至诚而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的企业责任观。该活动也是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倾情上海、共圆梦想”2008年度回报社会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让“生命的奥运”绽放出更美丽的光彩。
缘起篇 五年美丽而艰辛的守望 200张门票:缘分的开端
医学上将五年定为癌症治愈期,自从中国申奥成功的2003年起,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发起了“健康活五年,相约北京看奥运”的主题活动。俱乐部向报名参加的新生癌症患者每人发放一只储蓄罐,鼓励他们在每天存入2元钱的同时,播下生命希望的种子,五年后,带着康复和积攒的3650元钱上北京看奥运。以后俱乐部每年举行一次体育大联欢,互相鼓励“一个也不能少”圆梦北京奥运。“健康活五年,北京看奥运”成为鼓舞他们与病魔抗争的精神支柱。
五年,在人的一生中只是短暂的一段,但是对于癌症患者来说不亚于雄关漫道。残酷的事实是2003年起五年艰难的跋涉,相继有不少癌症患者倒下。2003年的宣誓仪式上,80岁的上海体育学院教授李启腾和8岁的小男孩梁浩志代表2000多名报名参加相约北京奥运活动的癌症患者担当领誓人。而如今李教授已辞世,而身患白血病的梁浩志现在已经脑转移,丧失记忆,无法正常生活,不得不退出了赴京的行列。随着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流逝、以及不少因病致贫的并有的离开,到去年11月俱乐部正式组建“上海癌症患者北京奥运助威团”时,2000名报名者中仅剩160余位病友在坚守,更加残酷的是,经过五年艰难而美丽的守望,已经几乎触及到了自己的生命终极理想,4位患者在奥运前又掉队了,无数的人为之唏嘘,但同时也有百余名会员正在踊跃争取希望能成为替补团员。
此时,又有另一个阻碍横亘在了北京奥运助威团前:奥运会门票比预想得还要难买。奥运门票预定必须提供银行账号,而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助威团成员大部分没有银行账号,而且订票中票率仅为10%。不少助威团成员为此焦灼但又一筹莫展。
就在此时,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听闻了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这个美丽而艰难的五年之约的故事,上海移动的很多员工都深深被打动了,纷纷表示,即使我们都不能去北京现场观看奥运,我们也希望能把这些珍贵的机会留给这个与生命顽强赛跑着的特殊群体。于是,中国移动上海公司迅速与集团总部取得联系,在奥运门票非常紧缺的情况下调用全国资源,筹措到200张门票捐助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圆了这一特殊群体期待5年的“相约奥运”梦想。
4月初的一个周末,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上海公司总经理郑杰冒着绵绵的春雨在第一时间把第一批200张奥运门票送到了癌症康复俱乐部。
本文导航: | ||
·中国移动上海公司结缘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 ·中国移动上海公司结缘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2) | ·中国移动上海公司结缘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3) |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