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深圳市民接称电话欠费被骗一万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1日 18:00 深圳特区报
警方提醒市民:近来有人冒充电信和公安部门上演骗局,要注意防范 本报记者 谷少传 报 料 人:李阿姨 报料内容:“电话欠费”骗局骗了她1万 报 料 奖:100元 最近,市民要当心一种新型电话骗局了:有人以电信工作人员名义打你家固定电话,告诉你家电话欠费,并热心“报警”,然后又有人冒充“警察”帮助“避免或减少损失”,要求你冻结自己储蓄卡,并按其提供的方法,到银行自动柜员机上缴费或按其提供的卡号到银行缴费,进而诱导受害者把银行卡的钱转入指定账户。 异地电话莫名欠费 昨日上午,家在景田的李阿姨来到本报,向记者讲述了她所经历的“电话欠费”骗局,李阿姨说,这些人冒充电信和公安人员,演技太高超了,他们小区已经有很多业主接到类似电话,有个别人已经上当。 6月4日中午,李阿姨家的固定电话响起来,接起后,是语音提示:您的电话已欠费,若问详情请拨9。李阿姨就拨9,仍是语音提示:为保证服务质量,此次通话将被录音。之后,一年轻女子的声音传来:“这里是中国电信客服中心,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 李阿姨就说想查查电话欠费是怎么回事,女子详细问了李阿姨姓名,说:“你这部电话没欠费,是另外一部以你的名字在广州开户的电话欠费500元。” “我没在广州开过固定电话啊?”李阿姨说。 “那你有没有给别人做过担保啊?”女子问。 “我没做过担保啊。” “那您的身份证可能被人盗用了,最近这种情况比较多,公安局已经派警察来调查了。” “那这事怎么办?”李阿姨有点急。 “我现在帮您转接负责这件事的周警官。让他帮您查一查。”女子又说。 很快,电话里传出转接的声音,不一会,一男子跟大妈通话:“我是广州南城区公安局民警,您用家里这个电话担保,在广州注册了一个电话,又在上海招商银行开了一个账号,有洗黑钱的嫌疑,账号已经被冻结。”李阿姨吓坏了,连说自己没去过上海。 以资金安全为名要求转账 电话里感觉李阿姨很慌张,冒充警察的男子就让李阿姨别急,问大妈家里的座机是用什么方式缴费的,李阿姨说是浦发银行卡。男子提醒李阿姨,她的银行卡已经不安全,为了保证资金安全,警方和四大国有银行商定,将钱存在四大国有银行,就能保证客户资金安全。 当得知李阿姨银行卡上有1万元时,男子就让李阿姨到附近的建设银行开户,把钱从浦发银行转到建设银行,手续办完后再打他的电话,并留了一个手机号码。挂了电话后,李阿姨赶紧到楼下的建设银行开了户,并把钱取出来,转到了建设银行新开的账户。 手续刚办完,那名男子就主动打电话过来了,男子让李阿姨在就近的建行柜员机按他说的方法操作,修改银行卡一些信息后,银行卡就安全了,并且依旧能代扣座机话费。男子在电话里让大妈先按了几个键(什么键,李阿姨也记不清楚了),柜员机屏幕上出现的全是英文,男子让大妈先输入一串号码,说是识别码,然后又让大妈输入10000,说是修改后的密码。 做完这些事,李阿姨还是有点不放心,想看看卡里的钱。把卡往柜员机里一插,输入“新密码”10000,柜员机提示,密码不对,李阿姨再输入老密码,一查余额,卡上的钱不见了。 警方提醒市民一定先核实 正当李阿姨准备报警时,遇到一名女民警刚好来银行调查,一了解,原来女民警也是来银行调查同样的骗局的,在得知李阿姨的遭遇后,女民警让李阿姨到当地派出所去报案,到了派出所李阿姨才知道,和她一样因为“电话欠费”骗局已经有多人已经被骗,而且上当受骗的以中老年妇女为主。 后来,民警和李阿姨特意到柜员机上试了试,当银行卡插入柜员机时,屏幕上出现提示:英文操作还是中文操作。骗子可能是让大妈按了英文操作的键,然后进入转账程序。后来要求大妈输入的识别码,其实是骗子的银行卡号,“新密码”则是转账金额。 深圳警方提醒市民,市民如果接到陌生电话称电话欠费的,一定要多长个心眼,多一份警惕。特别是中老年妇女往往容易成为不法分子诈骗的对象。警方建议市民接到这类电话时,不要着急,也不要轻信对方,先问明对方身份,注意其言语细节,必要时及时向电信部门和派出所了解情况。如果对方指定银行账户,要您存入大量现金,就更要注意防范了,并记下银行账号,到派出所备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