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铁通走完8年旅途:生不逢时的第二大电信网(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06日 11:07 财经时报
资本市场还并非最大的问题。在铁通成立之初,国家相关部门曾经给其一项优惠政策:其固定电话基础资费可以比电信便宜20%。这一政策的出台显然是希望能用政策优势为网络不如电信的铁通创造市场空间,让铁通快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而铁通方面也顺水推舟,制订了2001年8月大规模放号的计划。 然而戏剧性的情况发生了。就在铁通放号前一个月,国家正式取消了电话初装费,铁通此前制订的以低额初装费打响知名度的市场策略在一夜之间化为了泡影。 此后的事态发展更是出乎铁通方面的意料。由于当时铁通的主要业务是固话,因此铁通不惜血本的在全国在铺设了优质的骨干网络并改造线路。但这样和电信之间高度同质化的服务让双方陷入了“互搏”态势。为了应对铁通的挑战,中国电信的对策除了打价格战以外,部分地区的分公司在互联互通上也开始给铁通设置障碍,遏制其扩张的势头。最终,铁通在巨大的投入之后却未能在固话市场占到中国电信丝毫便宜。 当时资本市场对于铁通所处的艰难时境也是洞若观火。有投行人士曾表示,在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铁通最终未能出现一项有垄断性的业务维持其现金流,这让铁通长期陷于资金困境无法自拔。 双重身份 铁通的现状并非完全由外部原因所导致。 从一个数字上能看出铁通部分问题的根源所在。目前铁通的员工数量高达7万人,超过了中国移动的一半,而其营业收入却不及移动一省。 不少分析人士往往把矛盾的症结指向铁通与铁道部之间的关系上。在铁通成立的前几年,其控股股东和最大客户就是铁道部,这使得它很难做到真正的市场化,而这一影响则至今仍未完全消散。 事实上,铁通的雏形是在铁道部信号局和电务局的基础上演变而成,在铁道部众多部门中并不属主流,这一身份曾长期困扰着铁通。 直至2004年1月20日,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铁通前身)被划归国资委,更名为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之后,中国铁通才真正独立。 在铁通成立之时的18家股东中,大股东铁道部占51%股份,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另外持有49%的股权的17家股东则为各铁路分局。实质上铁通属于铁道部全资子公司,由铁道部直接管理,同时接受信息产业部的行业管理。 由于长期服务于铁道部,铁通员工的思路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原来为专网服务的思想,转变的过程也痛苦而漫长。即使是在脱离铁道部的管辖,跟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运营商一样被划归国资委管辖以后,铁通依然承担着比盈利更重大的维护铁路通信的责任。 这也正是铁通悲剧的症结所在。它的双重身份一方面为它带来了铁路通信的稳定收入,但另一方面也让其变身为独立电信运营商的计划深受掣肘。 根据铁通提供的数据,多年以来铁通的市场份额长期在2%以下徘徊,其前几年的一项重要目标也仅是市场份额提高至2%-3%。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