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四川网通无线维护工程师救灾纪实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9日 14:47 新浪科技
5月12日14点28分,汶川大地震爆发。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员工们紧急撤离机房。灾情就是命令!通信线就是生命线!短暂的恐慌后,四川网通维护中心的无线维护工程师们在中心领导的带领下迅速冲进的机房。余震在继续,虽然楼梯仍在晃动,墙体仍在脱落,但丝毫阻挡不了员工们奔向本职岗位的决心……灾后的半小时,四川地区的话务量猛增10倍以上,造成严重的通信堵塞,接通率下降到7%,无线核心网络由于严重过载已濒临崩溃。网络安全和畅通保障迫在眉睫,无线维护工程师们在室主任胡健的带领下迅速反应,马上采取措施对无线核心网进行保护,同时紧急启动了“高话务应急预案”,对无线网络进行话务的紧急疏通。由于措施得当,反应及时,避免了系统崩溃,保障了无线网络最大话务吸收和通信的基本畅通。话务全部疏通时,已是深夜了,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回家看望一下自己的家人。 在随后的通信抢修过程中,工程师们发扬不怕苦累、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有限的人员分成两组轮班倒,不分昼夜地以最快的速度配合重灾区抢通通信。据统计,灾害造成四川网通289套基站中断。截至27日,除汶川有一个基站未恢复外(基站所处房屋为危房),其余全部恢复通信,日平均恢复基站25个。整个抢修通信的过程中,共处理故障基站200个,调通2M电路40个,配置基站数据40个,测试调通卫星电路3条,升级新版本一套,临时修改用户数据近千个……此外无线维护人员们还肩负起基站故障的实时监控和信息的及时通报任务。在这些平凡的岗位上,一个个勇士成为四川网通的骄傲。 系统工程师王翔,在地震爆发后的短短几分钟后,奋不顾身地冲进墙体已损坏的机房,为尽快抢通重灾区阿坝的通信,他三天三夜连续奋战。饿了,就吃点干粮;倦了,就用冷水洗洗脸;余震来了,仍坚守在机房……当领导安排其他人员来替换他时,他却说:“阿坝的情况我最熟悉,有我在,抢修要快些。要和时间赛跑,我能挺住!”5月19日21:30,汶川的卫星电路调通,基站恢复,阿坝的通信命脉被最终打通。直到此时此刻,王翔仍坚守在第一线,没有回家看望在温江的父母。 工程师彭刚,地震发生后一直坚守在机房抢修核心网,他的孩子当时高烧40度,正是需要他的时候,但他毅然选择留在机房,直至话务全部疏通。 工程师宋琪,家在重灾区德阳,作为女儿,直到现在都没有来得及看望年迈的双亲,灾情发生后,她一直住在机房旁边空地上的帐篷,以便在需要时第一时间赶到机房。 工程师唐建松,每天在机房工作平均达12小时,以坚强的毅志驱走疲惫,继续着高强度的抢修工作…… 5月19晚,市政府余震公告发布后,再次出现的高话务量引起多台无线交换机故障,这时,所有的手机都打不通。无线维护人员们立即赶往市政府机房。瘫痪的交通阻挡不了他们,赶不上车就骑车和步行。通信又一次及时的抢通,等大家忙完了,已经又过去了一个通宵。 四川网通无线维护人工程师在此次灾难面前所表现出毫不退缩、迎难而上的精神,为四川网通积累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战斗经历使每一位一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都有一种新的体会。因为有他们的坚守和付出,网通的用户可以放心的拨打出每一个电话,告诉家人,我很平安。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