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网通工程师吴时东、宋杰救灾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8日 14:11  新浪科技

    见证历史 诠释责任

    记北京网通公司机动局卫星工程师吴时东、宋杰

    2008年4月至5月,无论是在神圣苍凉的青藏高原,还是在遍地瓦砾的成都平原,他们追随着历史的瞬间,也经历了心灵的洗礼,他们就是网通人吴时东、宋杰。

    追随火炬进藏

    4月24日,北京网通机动局应急三部便携卫星系统通信人员吴时东、宋杰与北京电视台3名记者组成了北京电视台珠峰奥运火炬传递报道小组,飞抵绒布寺珠峰大本营奥运火炬传递新闻中心,进行珠峰奥运火炬传递登顶相关报道。

    已经6次登上青藏高原和连续4次进藏的吴时东、宋杰,在那儿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宋杰在日记中写道:绒布寺海拔5050米!我们下了车无暇欣赏近在眼前的珠峰,没多休息一分钟,就进行了卫星设备的选址,以及协调电源的工作。工作在紧张地进行中,为的是早一点把设备架好、试通。我们以及设备都是第一次来到这样的海拔高度,不知道设备能否适应高原反应,另外我们处在卫星波速覆盖的边缘地带,说实在的我们心里也没有底。每次给设备加电前都要用万用表仔细地检查电源却发现电工师傅把电源的火零线接反了,着实把我们吓着了。排除了故障,加电、找星、给激励、发载波,设备正常运行!图像声音各项指标良好!北京收到了稳定的画面、清晰的声音!我们成功了!但是随之而来的坏天气又给传输带来了困难。5月3日吴时东在日记中写道:早起发现下雪了。我们在雪中开始了工作,从北京带来的遮阳伞也派上了用场。也许是老天故意给我们出点难题,北京也下着中雨。下雨对我们所用的卫星信号有很大衰减。我们采取了备用方案,启用备用参数,提高了可靠性,效果比预想的还要好。今天的传送还是直播,现场连线北京电视台午间的《特别关注》。大家聚精会神,一点不敢马虎。我不时还要关注北京那边的雨情。在这样艰苦的环境和恶劣的天气下,我们圆满完成了直播。

    在珠峰的19天时间里,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开始了新闻节目的制作和回传工作,他们密切配合,克服了高寒、缺氧、狂风、大雪等恶劣的自然环境带来的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诸多困难,高质量地向北京回传了大量新闻节目,优质传输2160分钟,实现了中国通信业海拔最高的电视传输,也赢得了北京电视台领导的高度称赞,被誉为“北京电视台北京奥运会的第一块金牌”。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本文导航:
·北京网通工程师吴时东、宋杰救灾纪实
·北京网通工程师吴时东、宋杰救灾纪实(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抗震救灾!义卖捐款1元起
•易趣热销诺基亚手机Top8
•1元抢拍~索尼T系超薄卡片机
•瑞丽风百搭长款T恤,暴显瘦
•39元抢今春惹眼的包包
•韩版公主款圆头美鞋30元起
不支持Flash